05.13 历史上王朝更替,为何由南向北统一注定会失败,唯独明朝成功了

历史上的王朝更替有个奇怪的现象,从军事路线上来看,由西向东、由北向南才是统一中国的正确姿势,而由南向北却鲜有成功的例子,从历史的大数据来看,建立统一王朝的概率,北边大于西边、西边大于南边。但朱元璋不信这个邪,偏要从南方开局,结果他赢了,明朝成为唯一一个由南向北建立的王朝。

历史上王朝更替,为何由南向北统一注定会失败,唯独明朝成功了

我们所说的南方和北方,是以秦岭淮河这条传统分水岭为界。这条分水岭非常奇特,不仅把中国版图划分为南北两方,连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农业生产、生活习惯也因这条界线产生了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使得南方和北方在战略获取资源上互有长短。

北方农业以小麦玉米为主,一年一熟,再往北则以游牧为主,南方农业以水稻为主,一年两到三熟。在粮食产量上,南方远超北方。虽然粮食是战争的重要资源,但在冷兵器时代,南方的粮食生产能力却很难转化为军事优势。

历史上王朝更替,为何由南向北统一注定会失败,唯独明朝成功了

古代战争中,士兵的身体素质尤为重要,北方人主食小麦高粱玉米,在蛋白质和热量上高于南方的大米,北方士兵的身材普遍比南方士兵高大,单兵素质占有优势。金国灭了辽国,接着又灭了北宋,然而在彪悍粗犷的蒙古人面前却又变得不堪一击。因为吃米的打不过吃面的,吃面的打不过吃肉的。北方相对艰苦的自然环境更容易塑造彪悍的性格和尚武精神。

游牧民族对于后勤的依赖度很小,例如辽、金、蒙古基本以骑兵为主,每个士兵配备一到两匹战马,能够携带数月的口粮。他们的口粮以风干的肉干为主,只需很少的食量就能提供足够的热量消耗。尤其对蒙古骑兵来说,根本没有后勤的概念,这比强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南方军队具有更高的作战效率。

历史上王朝更替,为何由南向北统一注定会失败,唯独明朝成功了

另外,南方山脉纵横,水系交错,人群被这些地理因素分割的过于碎片化,方言众多沟通不便,有很强的地方观念,不利于团结和融合,而北方方言比较统一,更容易凝聚人群。除去这些软实力,造成南北军事差距的最重要因素是战马产地都不在南方。只有寒冷的气候下才能产出优良的战马,中国几大马场分布于西北地区、河套地区和东北地区。南方虽然也产马,但不适合作战,只能用作驮运。

既然北方占据了这么多有利因素,为何朱元璋却能逆势而行,由南向北建立大明王朝呢?北宋之前,以中原为核心的北方地区,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但在南宋时期,随着宋室南移,南方获得了更大程度的开发,中原的核心区域也转移到了南方,部分人口开始由北向南聚集,同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超过北方。南宋时期,南方获得了空前的开发,战争潜力获得极大提升。

历史上王朝更替,为何由南向北统一注定会失败,唯独明朝成功了

元朝占领中原后,为了军事部署均衡,在南方建立了庞大的马场,从北方运来大批战马,至元末,南方马场的规模仍维持在十万匹之上,最后这些战马都成了朱元璋的战利品。朱元璋利用这些战马组建了与元朝对等的骑兵部队,弥补了古代南方军队的传统短板。

朱元璋聚集了徐达、常遇春、汤和、胡大海、李善长、李文忠、蓝玉、沐英等一批杰出的军事人才。陈友谅称王后,元朝的注意力聚焦在了陈友谅身上,朱元璋则趁机扩充实力,并接受了朱升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策略。而元朝宫廷内部出现严重内耗,内部斗争激烈,皇位更替频繁,实力上彼消己涨。

历史上王朝更替,为何由南向北统一注定会失败,唯独明朝成功了

由南向北统一还面临一个巨大困难,就是军队的后勤供应,不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的北伐不可能成功。元朝由于实行区别化的民族政策,汉人地位最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汉人更加认可明朝的正统性,民意偏向于朱元璋,朱元璋因而能够发动百万民夫投入到后勤运输之中。最终朱元璋的得力干将徐达、常遇春攻占元大都,灭亡了元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