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孩子總說這幾句話,長大之後很可能不孝順,必須趕緊改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都是百般溺愛,百依百順,孩子稍微有點不開心,彷彿天都塌下來了,趕緊給孩子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更有甚者,孩子初學人語學會了幾句罵人的話,家長都覺得孩子很可愛,還會教他更多罵人的髒話。我記得以前我姑姑家的孩子就是這樣,姑姑叫他罵人,沒有一點禮義廉恥,而且家長也要注意,千萬不要總對孩子說這幾句話。

一.“你專心學習就行,別的不用你管”

自從有了孩子,家長就把自己放在了“無私奉獻”這一角色上,孩子要啥給啥,平常家務活也不讓孩子做,一切優先考慮孩子。結果呢,只會養出孩子的優越感,比如父母病了,孩子卻想著自己晚上還有電影要看,不願意去探望父母,把家長不求回報的付出看作理所當然,長大後孝順的幾率非常低,除了學習什麼都不讓孩子過問,秋秋小時候父母經常吵架,現在早已離婚,那個時候無論爸爸還是媽媽總是對秋秋說:“好好學習去,大人的事你管什麼”,可是他們不理解,他們吵架,直接影響到我不能學習。

孩子總說這幾句話,長大之後很可能不孝順,必須趕緊改

二.“你看看人家xxx,什麼都比你強”

這是很多中國父母都會犯的錯誤,不管孩子做錯了什麼,都是指責、批評、比較,誰誰家的孩子怎樣怎樣優秀。實際上拿自己家孩子的弱項和別人家的孩子強項比,真的很沒必要。秋秋還記得小時候,自己媽媽也總說:“你看看人家xxx,人傢什麼都比你好,也不像你一樣天天就知道玩”如果自己反駁了,回應你的又是劈頭蓋臉的口水噴泉。絲毫不敢反抗,那個時候秋秋心裡想的就是如果我不是媽媽的孩子多好,就讓xxx來做媽媽的孩子吧。

孩子總說這幾句話,長大之後很可能不孝順,必須趕緊改

三.“我不要,我就要這樣”

現在很多家長都會被孩子牽著鼻子走,尤其是對於特別寵孩子的家庭,比如做的這道菜孩子不喜歡吃,家長就會在徵求孩子的意見之後重新做,孩子哭著鬧著不想去上學的時候,家長看到孩子哭也會妥協,那就今天不上學了,其實家長這樣做,很容易讓孩子變得過於自我,認為一切圍著自己轉都是應該的,殊不知,這樣下去不僅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而且別想著孩子以後能孝順你,所以是時候樹立家長的威嚴了。

孩子總說這幾句話,長大之後很可能不孝順,必須趕緊改

四.“媽媽我沒有筷子(舉例)”

經常對父母發指令:媽媽幫我拿筷子,媽媽我的球鞋洗了嗎?爸爸你把我的書桌收拾一下......有的孩子經常指示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去幫他們做自己可以解決的任何事情,把家人當傭人一樣的使喚。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不孝順的比例幾乎佔到七成以上,他們的潛意識裡,覺得父母把自己生下來就是為自己服務的,而長大後更會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覺得顧忌父母的感受,不會敬重長輩,甚至會百般逃避照顧父母。


希望以上介紹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我是秋秋育兒經,歡迎寶爸寶媽們關注我,育兒路上我們一起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