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 后工业化时代,青山绿水是否还是个梦?

金融工作者,曾就职于国内某股份制银行,从事信贷风险与市场管理工作12年。目前其家庭投资组合中涉及p2p、众筹、私募、股票、国债逆回购、房产等多项投资,经常往返于国内各地考察项目。

端午,我回到地处西南的家乡小城(面积超过1500平方公里,城乡总人口不到20万)。

车辆驶入县域,眼前的场景令我颇为震惊:家乡政府多少年来苦苦追求的青山绿水终于变成了现实!

后工业化时代,青山绿水是否还是个梦?

从省城回乡的公路边,记忆中树木稀疏的情况没有了,山坡上树木密度极大,一片郁郁葱葱。回到城郊的老宅,原本想沿着儿时的小路,上山远望一眼家乡县城的发展与变化,却发现几乎找不到当年那些宽敞的山路,取而代之的,是山路淹没在杂草中,两侧树木林立。(过去人们行路顺带砍伐树木和灌木回家当柴火形成,再加上放牧牛羊等牲畜,以至于上学时我对于荒漠化的理解就来自于这些山路和周边山坡。)

好不容易到了可以眺望县城的山脊,原本一览无遗的县城风光早已被树木遮挡了大部,只漏出城区部分,记忆中连片的田野也已让位于高高的楼房和密集道路,高速公延伸至望不尽的远方。

后工业化时代,青山绿水是否还是个梦?

围绕在县城周边的山岭,呈现浓密的墨绿色——这原本是那些专人管理的果树林才有的深色。

眼前的场景,让我再次想起了新闻上看到的信息——家乡连续5年GDP增速全省三强,且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

听老爸说,那是因为现在再没有人再上山偷伐树木了,人们更愿意使用液化气、电磁炉。也没有人愿意再用椽子和柱子盖土木结构的房子,钢筋混凝土的楼房已经成了“新欢”。

后工业化时代,青山绿水是否还是个梦?

随着了解的深入,一个经历了高速发展后的家乡,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了我的面前。

如今,家乡年轻人很少愿意再干农活——山后10年前开出来的产业园区企业(我家原有的山地大约八年前就被征收用于这个工业区)每天都在增加招聘工人,本地年轻夫妻一个月的工资收入(合计5000-6000元)顶过去种田近1年收入。

县城周边仅存的那些水利和交通条件较好的连片水田大部分也已被出租给“外地人”,用于种植花卉和苗木,而每一亩地年度租金最新报价则达到了2500元(数年前仅在900元左右)。这背后恰恰是近年来集体土地的流转和规模化种植政策的推动。

后工业化时代,青山绿水是否还是个梦?

伴随着山地变工厂、耕地变城区、剩余水田租金高涨的,是一栋栋拨地而起的住宅,挤满了本就不大的平地区域。

与我年龄相仿的一位朋友,近来还申请到了一套公租房——三室一厅合计近90平米(这样的公租房政府计划供给近千套)。这套公租房每月租金和物业费仅需区区一百多元,小区配套地下车库和篮球场,最近计划建设一个游泳池……

同时,为了保护环境,家乡政府给村里配套了垃圾车,同时严禁村民焚烧垃圾、焚烧秸秆的行为,对于不听劝告的村民,将坚决地进行处罚,而太阳能路灯早已在两年前开始安装。

县城和周边居民看病,基本都愿意开着私家车到100公里外的省城——去年新开通了到省城的高速公路,无论是看病、购物还是旅游,都更为方便。

城市区域最新开发的楼盘,每平米报价普遍在5000元左右,最高的已经到达了6500元,大约是6年前的2倍。

……

不得不说,听完老爸的一系列介绍后,我确实被震撼到了。(特别是那套每月100多元就可以住的房子)我唯一想到的,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

无疑,眼前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基于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

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直观变现就是GDP的那些数据)、没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为人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丰富的生活物资,那又如何阻止人们不为了生存而破坏环境呢?

如果柴火有限又用不起电器和煤气,人们只有上山偷伐森林,来解决基本生活物资需求;

如果没有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及由此带来的工作岗位,人们就不会有相对种田更高和更稳定的收入来支撑日常消费和扩建楼房支出;

后工业化时代,青山绿水是否还是个梦?

如果没有这几年县城周边工业企业集中发展带来的税收大幅增长,政府就没有足够资金来建设公租房,更没有资金来建设通往省城的高速公路……

诚然,这些发展是需要代价的。

家乡工业园区发展最显著的代价就是炸平了几个山头作为工业用地,占用了大批的旱地(这些地缺水且肥力较差,本来产量就较低),发展初期空气污染严重(2016年引入天然气作为园区企业主要燃料后整个环境才大为改观),城区的扩展和高速公路的修建占据了原本绿油油的大片良田,同时政府债务大幅增加。

但,人们赢得了除此之外的大片青山,以及祖辈至今从未拥有过的良好的居住条件和物质产品。而这一切,又得益于家乡经济的高速发展。

早期传统的、粗糙的工业确实会制造大量的污染,但只有科技不断发展,才会从总体和根本上让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为了环境而推翻工业文明,我们只能抛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便利。

可谁又愿意再回到“钻木取火”的过去呢?

更重要的是,现代环保意识也是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起来之后才出现的。在后工业化时代,青山绿水与经济发展并行或许并不矛盾,唯有发展,才能让青山绿水与生活水平同步改善,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