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为什么不改为发行一种像美元一样小面值大购买力的货币呢?

新会谭生


因为币制改革的成本太高了,这个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

首先要说明的是,日元的面值偏大,这是一个日本国家的历史延续下来的结果。

在二战时期,由于日本悍然发动了无数场侵略战争,到最后国家越大越穷,日本政府没有财力了。为了缓解财政困境,日本政府开始加印钞票,人为制造通货膨胀,掠夺日本老百姓所剩无几的家庭财富。

当时日本的货币面值已经很大了,在战败投降后,由美国人主导,日本在1958年发行了1万、5000和1000面值的货币,用于满足战后重建的交易需要。如果不是朝鲜战争爆发,日本能否取得今天的经济地位,只怕很难说。

不管怎么说,日本现在跻身发达国家了,日元的币值也相对稳定了,理论上可以更换小额钞票了,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么做的成本非常高:

第一,日本现在最小的交易单位是元,如果发行小额货币,便可能产生更小的交易单位,类似于中国的“角、分”。这意味着全部商品都要重新标价,而之前签订的交易合同也要相应修改,是一个浩大繁琐的工程,且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难在短时间适应,影响交易效率。

第二,如果更换为小额货币,意味着日本的银行ATM机和自动售货机都要更新换代,而这两者在日本社会可以说是随处可见,这又是一笔庞大的成本。

第三,小额面值货币如果和大额面值货币同时流通,在交易中一定会形成混乱,但如果直接一刀切,立即让大额面值货币退出流通,参考印度的废币风波,日本社会是一定会出现骚乱和动荡的。

最后,日元在外汇市场上也是一种重要的货币,如果更换币值,外国投资者也会很崩溃,这会引发日元币值在外汇市场的动态,不利于日本经济。

总之,日本不改换小面值货币,是因为更换的成本过高,且更换后弊大于利,既然如此,反正大家也用得习惯,当然便一直维持现状了。


速读财经


其实,世界上最方便的货币,我觉得是日元,因为日元的最小单位是元,没有角,分。而且日元面额虽大,但是基本上和美元一直是一基本单位对应一基本单位的,也就是说,基本上一日元和一美分是挂钩1:1的。不了解的人可能觉得人民币换算日语麻烦,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日元数额直接去掉两个零就是美元数额,然后再用美元乘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比如,10000日元,就基本上是100美元,再换人民币,大家就会换了


永远都存在


大面额纸币和硬币其实确实不太方便,实事求是的说,日本人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曾经有日本的财政官员提出发行新版日元,在原来日元的基础上,缩小100倍。这样的话呢,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价格,基本上就可以保持在1~1.5日元兑一美元。和世界各国主要货币之间的兑换也就能保持在10以内。

但问题在于,这样做的成本是非常大的,而获得的收益是极其有限的。进行货币替换的时候,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首先,两套货币同时流通,容易给假币制造者以可乘之机。其次,商品流通就需要两套价格体系,容易引发紊乱,额外增加社会成本。最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价格系统紊乱。这种情况其实在欧元刚刚面试的时候就发生过。比较典型的就是在意大利。意大利本身的货币里拉,由于历史上通货膨胀很高,所以和日元一样也是高面额的货币。在使用欧元之后,很多意大利老百姓一时间不能适应,定价和消费的时候,都出现了一些紊乱行为。于是就出现了非常有趣的一幕,商家抱怨,采用欧元面值之后收入降低了,而民众抱怨,采用欧元面值之后物价上涨了。

进行货币替换之后所能带来的收益,其实不大,主要是可以节约商品标价标签的书写和印刷成本。这种费用其实并不高。短时间内还需要准备两套价签,实际上还会增加成本,一进一出,收益其实几乎就不存在了。


用户4325101516


我觉得挺好的啊,这样就不用角和分了。

说实话,日元真的很方便,至少比美元方便多了。

当时在美国,每个商品都精确到分,如果不刷卡的话,真的费劲,算都算不清楚。可乐2.99元,加个汉堡3.78元,加份薯条0.99元……反正你算去吧。他们的硬币还特别多,1分,5分,10分,25分,50分……一找钱一大把。

现在人民币基本淘汰了分币了,几乎不怎么出现。角一般也是5角比较多。

所以我还挺羡慕日元的,就是元,不用那么多费劲的计算。价格也很多都是10元级别以上,挺不错,根本没有你说的那么麻烦。人家的100元,就和咱们一元差不多,无非多两个0而已。

所以我想说的是,根本没必要缩小100倍。


sAviOr本座


我是费其士,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不知道为什么会觉得有必要换发新日元呢?就因为日元兑换比值低?

其实,真的没关系,日元只是没有角、分而已。但是,使用起来却更方便,计算也方便。

比如,美国超市就很喜欢把物价定的有零有整的,1.19美金,买15个是多少钱,你一下子能算清吗?至少我算不出。

日本国内定价大多是整数,500日元、600日元、1000日元、1500日元…… 这样计算就很方便。

顺便说说,像印度人定价,也总是把数字搞很复杂。卢比不值钱,所以像39、73、29块买一小份……然后,你可能要同时买好几份、十几份,真不容易一下子算出来。

当然,支付宝出现以后,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费其士


因为流通的日元钞票包括硬币最小的是一元,就是日元符号类似冈的那个字,而美元和人民币最小的是分,商店记账最小也是分,日元则不是,就是元为最小。

可以理解成,日本人把他们的“一元”叫做“100分”,人家称呼为100罢了,但是在货币的地位就是他们的“一元钱”,因此是以硬币的形式存在的。

这样理解后,日本的“一元钱”大概等于美国的“一美元”也相当于我们的“七块钱”,日元硬币最大的有500日元,相当于人民币三十几元了,在东京街头好多地方吃碗面条还有找零,算是很有成就感的硬币了。

千万别被叫法搞错了,日元是属于价值比较高的货币


邱大福MichaelQ


一句话,无用功。货币发行的主体不变,也就是货币背后的国家信用主体不发生改变,那也就是发行的新版货币兑换旧版,比如1:10兑换,这有什么价值呢?要重新制版新货币,要替换流通的货币,各种银行结算系统换算。但货币本身的成本几乎不发生变化,一张纸印100和印1成本是不变的。


迭代版呐喊


货币一般不会转向小面值的。因为这种反向操作行为必定会带来社会混乱和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纵观中国历史上,凡是出现大面值货币强制时间小面值新货币,必然会附带国家混乱,不久要灭国。

反观,货币面值越来越大可以让民众们自行慢慢兑换大额货币。当然,该国的薪资水平和物价也会跟随货币值慢慢提升。


金晶林


日本在二战以后做出了很大的经济改革、货币改革,因为踏上了世界经济大融合的背景,也就成就了日本能够迅速得以发展壮大。当然,以GDP总量来说,曾经想着超英赶美,一度跃居世界GDP总量的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近些年来我国也是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一举超越日本经济!

但是,在整个日本经济“腾飞”的阶段,货币却呈现了不稳定的态势,并且形成了兑美元的大幅升值贬值的巨幅震荡的现象。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不重新定义日元,甚至发行一种小面值而能够扩大购买力的货币呢?

货币重新定义不亚于动摇一个经济的根基。日本二战以后市场经济改革发展了几十年,而在这几十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货币的对内对外的汇率关系。在1985年左右,日元兑美元的汇率高达260日元:1美元,当时对于日本来说刺激出口是十分巨大的,可以说是“牺牲”了一时间日本的“资源”“劳动力”进行对外出口。那个时候可以说日本企业在全世界都是“吃香”的,因为有钱!

当然,“有钱”是因为本国货币的大量发行。这就是日本货币购买力上出现了国内、国外的不平衡却又平衡的现象。由于货币的超发,而没有更多的通道沉淀过剩的货币,所以日本的房地产就成为了过剩货币最重要的沉淀渠道,所以,在当时日本出现了东京一座城市的房地产总值能够买下整个美国。本国内的货币超发,而对外的汇率依旧存在较为稳定以及升值的现象,可以说当时“薅羊毛”的经济体在之后却被日本“薅羊毛”。因为更多的经济体与日本产生贸易,也促使着日元的使用以及储备,“白纸”换物资的形式不单单被美元所玩儿,日本同样也是可以。

当然了,这整个的过程需要的时间则是几十年的努力!如果说现在改为发行一种像美元一样的小面值大购买力的货币,这个行为不亚于让日本再将整个过程走一遍,甚至还没有现在的情况好。


厚金说


其实这个问题感觉非常没有意义。有两点,就感觉解释了。首先,怎么才能定义币值低那?确实和美元比,很低,可能1比100左右。但是如果按比美国低就算币值低,那人民币是不是也应该更替?换个角度想,日元也是韩元的10几倍,这样想是不是日元应该继续贬值??还有就是你提高了币值没有丝毫意义,只会让经济更混乱,这是一个中学政治书的基本常识。提高币值又不会让国家多很多钱,只是对外升值,购买力是不变的。但是外国看见你升值这么快,就不可能从你国家进口了,因为本来1块钱买你的东西,可能现在要100,傻子才会做。。原因就是,币值的高低是市场选择的表现,和购买力,价值什么的都没有关系。只要市场可以流通,币值高低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因为人不会在乎你口袋里是1美元。还是100日元。因为这不影响你这些钱能买多少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