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家鄉的冬至是這樣過的嗎?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講法,也就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陽氣慢慢開始回升。

家鄉的冬至是這樣過的嗎?

冬至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23日。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冬至前後,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運行的速度稍快,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陽直射南半球的時間比直射北半球的時間約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寒冷氣候的開始,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詩云“西北風襲百草衰,幾番寒起一陽來。白天最是時光短,卻見金梅競豔開。”(左河水)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開始逐漸變長,正午太陽高度也逐漸升高。所以,有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家鄉的冬至是這樣過的嗎?

那麼祖國大地各個地區有什麼冬至習俗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首先大家都知道我們的祖先對自然的敬畏,那麼我們的祖先在冬至的時候會懸著祭拜祖先祭天祭祖。“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禮,是歷代帝王禳災祈福的一種方法,是冬至日必須舉行的一種儀式。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國泰民安。

《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

家鄉的冬至是這樣過的嗎?

冬至吃貨的小夥伴有福啦,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的朋友冬至這個節氣有著南吃湯圓北吃餃子的風俗習慣哦。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這是人們熟知的冬至習俗。“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湯圓也稱湯糰,“圓”意味著“團圓”“圓滿”,所以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在我國北方,每年農曆冬至日,都有吃餃子的習俗。

家鄉的冬至是這樣過的嗎?

此習俗也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之事。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辭官回鄉時適逢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非常難過,便吩咐弟子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向民眾施捨“祛寒嬌耳湯”。

家鄉的冬至是這樣過的嗎?

冬至一到,意味著進入數九天,我國大部分地區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每九天為一個小節,共分為九九八十一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首民間歌謠便是九九八十一天間季節氣候的生動反映。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不同的風俗,冬至你家的家鄉會是怎樣的一種場景呢?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家鄉的冬至是這樣過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