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吐血参禅 剃头开悟 这名女子可伏狮

褚耀济

体味人生的无常

祇园行刚(公元1597至1654年),名行刚,号祇园,俗姓胡,嘉兴人。处士胡日华之女。(注: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胡日华,字养素,嘉兴竹里人。宋经学家胡安国裔孙。由庠生入国学,不愿受职,筑园林以隐。德望倾一时,为乡饮大宾。)

自幼,行刚即秉至深性情,爱好禅静。但父母不遂她愿,将她许配给秀才常振(有说常振未)。婚后不久,常振去世。她独自奉养翁姑。31岁丧父、34岁丧母,行刚体悟人生无常,发愿修行,誓了生死。

嘉兴金粟寺,有密云圆悟(1566~1642)禅师。行刚前往请教怎样学禅。悟禅师见她丧服还没期满,暂时没有收她为弟子。

奇女子 | 吐血参禅 剃头开悟 这名女子可伏狮


参话头吐血数升

服丧期满,悟禅师正式接受行刚为弟子。三十五岁时,行刚剃发染衣,受具足戒,哀请悟禅师开讲人生真谛,禅的要妙。


密云甚器重她,让她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行刚痛彻追究,体不沾席。但久无入头,未曾参透。

后来悟禅师离开金粟寺,石车通乘禅师继席。行刚又向乘禅师求法,请求开示:“大师慈悲,弟子学禅,久思不得其门而入。不知究意该怎么样,才能入山探宝,不致空回?”

乘神师道:“你可把这句话头,仔细参究:爹娘在没有生下你前,你的本来面目,是个什么模样?”

行刚得了话头,一心参究。白天思量,晚上思量,行也思量,坐也思量,百计思量,没个入口处。日煎夜熬,劳心思虑,深加逼拶,直至有一天,行刚呕血数升,依然参究不辍。

奇女子 | 吐血参禅 剃头开悟 这名女子可伏狮


剃头的时候开悟

一天,行刚头发长了,去剃头。剃头师父动作干净利落,剃刀在行刚耳边沙沙作响。剃刀的爽利声,让行刚心头感到一阵透亮:愿来用看话头的方法,一旦横扫百种杂念,千种妄想,话头本身,就会失去意义而变成包袱。现在我何不也像剪子落发那样,把那话头的渣滓,来个彻底的扫除?

行刚豁然大悟,触目遇缘,无不了了。她写下自己的开悟偈:

父母未生前,虚凝湛时圆,

本来无见少,云散露青天。


石车通乘禅师见行刚豁然贯通,于是授给她如意祖衣,印可(承认参禅合格)了她。(注:通乘(?~1657),字石车,俗姓朱氏,金华人。明末清初诗僧。年二十六弃家受具,远参天童密老人,机契得法。继席海盐金粟寺,宗风颇振。(见《槜李诗系》卷三十三))

此后,行刚在胡庵闭关九年。攻苦食淡,艰辛备尝。

奇女子 | 吐血参禅 剃头开悟 这名女子可伏狮


了不起的伏狮院

闭关期满,行刚道业非凡。五十一岁,应请入住梅溪伏狮院。在这里,她首创了庵中禅堂,订立规矩法度,森严峻绝,尼众整肃,戒行森严,禅观清寂,接应学人时棒喝自在,法矩清严,法席兴盛,伏狮院成为江南有名的禅宗尼庵。

奇女子 | 吐血参禅 剃头开悟 这名女子可伏狮

插图|锦呈

出家众、白衣居士向她瞻礼求法者,日不间断。当世士大夫家的闺阁女子,没有不向她虔诚请教的。世间人,无论识与不识,闻其风范,都以手拍额,赞叹道:这真是古佛再世啊。

看她在升座中云:

……僧问:“开炉结制,龙象骈臻,今日和尚升座,将何法示人”?师竖一指。

进云:“诸佛未出世,人人鼻孔撩天,出世后为什杳无消息”?

师打云:“你分柝看”。

僧一喝,归位。

师乃云:“从来个事人皆具,何必山僧落二三”。

喝一喝,云:“喝处掀翻海岳,认将为喝成肴誵,笑看结角罗纹处,铁眼铜睛不易窥,且道超宗越格一句作么生”?道: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踢踢翻鹦鹉洲。

卓拄杖,下座。

又有人曾问他:

觉如问:这拄杖作么生用?

师便打云:这样用。遂示一偈:“贫僧一条拄杖,应用纵横无量,魔佛当头普施,定作人天榜样”。

直接以“打”的动作来回答拄杖之用,但这只是外在形式,其内在之用是看学人动静机缘、起心动念,而以拄杖点拨,应用无量,使之明心见性。

行刚禅师曾在“题自像”二首中对自己这样描写:

祇园不会禅,饥吃饭来倦打眠,人来问道无他说,劈脊粗拳绝妙玄。

手携如意,闲闲无虑,玉洁冰贞,寒梅发蕊,咦,无限香风动,我无隐乎尔。  

行刚有诗《孟夏关中咏》四首:

诸老门庭家业盛,自知疏拙隐为安。

玄机棒喝都休歇,万法虚融莫问禅。

百结鹑衣倒挂肩,饥来吃饭倦时眠。

蒲团稳坐浑忘世,一任尘中岁月迁。

高卧云嶒寄幻躯,白云翠竹两依依。

眼前幻境随迁变,深掩柴扉乐有馀。

茅舍风高孰敢亲,棒风喝月走烟云。

俨然宝钵虚空托,淡饭黄齑自现成。


还有诗:

踏翻生死本来元,故乡别是一壶天。

顿忘人我超尘劫,逍遥只在刹那间。


奇女子 | 吐血参禅 剃头开悟 这名女子可伏狮


名士朱彝尊的推崇

朱彝尊的伯祖母赵淑人也虔诚地拜她为师。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中有《女冠·尼》一卷,选录了女道士和比丘尼的诗作,其中也选录了性禅师祇园行刚的诗。

朱彝尊并在诗作前谈到自己对祇园行刚的评价:“先伯祖母赵淑人尝师事祇园,疑义必质,故余少日曾见之,威仪醇朴。毋论空门行业,即以节妇论亦宜,存其片言以当凤楼新戒也。”他认为,即使不论其佛法证悟之有无,就其言行,就可以节妇誉之,所以祇园虽然是位所谓杀活自在的禅师,但是其行止依然以醇朴严谨为风格。

朱家当时是书香门第、官宦望族,伏狮禅院女禅师能请到官妇听法继而成为其弟子,说明其弘法是相当成功的。

奇女子 | 吐血参禅 剃头开悟 这名女子可伏狮


大气开阔不让须眉

行刚尼师相貌魁硕,面如满月,举止态度,大气开阔,看她的仪表风范,令人意消。她平等待人,无论贵族贫者,她都慈悲接待。海内僧众,或兴建寺院,或需要支持,有求于她,她不让对方失望,一定相帮。

有人劝她,你也为常住想想,别把钱财都布施出去。行刚尼师说:丹霞终生一布衲,赵州所卧唯一脚床,扁担山晓了禅师餐橡栗过日,杨枝方会禅师破屋不敝风霜,清苦淡薄,原衲子家风,祖先模范。昔曹洞宗芙蓉楷和尚,终身不发疏薄,不请化主,我当效之。


奇女子 | 吐血参禅 剃头开悟 这名女子可伏狮


一众杰出弟子


顺治十一年八月,行刚感到身体不适,卧倒在床。伏狮庵尼众见庵主病倒,急忙请医熬药,劝她服下。行刚拒不服药,她曰:“老僧世缘已尽,秋残去矣。”九月二十六夜,行刚让弟子备水沐浴,换上干净僧衣,说偈而逝。世寿五十有八,僧腊二十有三。

弟子奉其全身塔于伏狮院之左。吴铸为作《塔铭》。又整理她的名言警句,编成《伏狮祗园禅师语录》两卷,《祇园刚禅师语录》被收进《嘉兴藏》。时任贵阳太守、朱彝尊的伯父朱茂时为作序,以“光仪峻肃”来形容她。朱茂时是当时著名的士大夫,也是参与后期《嘉兴藏》刻事的重要居士。

行刚尼师门下有许多杰出弟子,嗣法门人就有:普闻授远、怡然超宿、义川超朗、义公超珂、一音超见、古鼎超振、一揆超琛等多人,其他奉教的缁素弟子更不在少数,在当时造成相当的轰动。

行刚尼师一生事迹,可为尼众楷模,持身严谨,待人慈悲,喜舍具足,足以令后世深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