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李玫瑾教授稱,小時候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情商基本都不高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個人情商高的體現,就是說話讓人覺得舒服。

在聊起情商這個話題前,我們先了解一個國外的實驗,就是著名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三山實驗:
讓孩子從四個面觀察桌子上的三座山之後,讓孩子描述坐在對面的洋娃娃看到了什麼。而許多孩子會回答洋娃娃和自己看到的是一樣的。

李玫瑾教授稱,小時候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情商基本都不高

為什麼會導致這樣呢?核心原因在於:

他們的思維能力受限於以自我為中心出發的視角,無法理解他人與自己的不同。 無法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場,以及更高的維度,來客觀地思考問題、認知問題。

總以為自己看到的也是人家所看到的,自己所感受到的也是人家所感受到的。

所以,他們總是痛苦於為什麼我喜歡的你不喜歡,我想要的你不想要,我對你好你卻不對我好,我為你付出這麼多你不感謝我不說還要討厭我、厭煩我。 也常常被人視為沒眼色,不考慮他人感受,自私自利等等。

李玫瑾教授稱,小時候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情商基本都不高

在這個社會上想讓孩子有很好的人際關係,只有高智商是遠遠不夠的, 很多父母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不會跟人聊天,說的話會讓人感到很不舒服,但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情商這麼低。

李玫瑾教授曾在演講中坦言:“孩子之所以情商低,小時候都是因為父母的薰陶!”

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

第一點,永遠是用辱罵和不講道理的方式面對孩子; 動輒辱罵毆打處罰,嘴裡沒有好話,臉上沒有好臉; 從來不負責任,有功勞歸自己,有錯誤推孩子; 有時逼得沒辦法,有些黑歷史講歪理都講不通,就裝失憶,耍無賴。

李玫瑾教授稱,小時候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情商基本都不高

第二點,對外人永遠是說孩子這不好那不好,多笨多不聽話。 按照中國的國情,多數人是謙虛幾句,呵呵兩句,說孩子沒那麼好; 這種人不是這種正常的謙虛,就恨不得把孩子評價的一無是處,讓人家同情他,覺得他很不幸。

而且這種人有個特點,在外人面前裝的仗義疏財熱心助人,在別人眼裡他是好人,回到家裡他就是魔鬼。因為他完全是為了討好別人才幹那些事的,他根本自己就不願意幹;他心裡的氣向誰發?家庭中地位不如他的人。

李玫瑾教授稱,小時候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情商基本都不高

家長們應該怎麼做?

很多家長在面對與孩子的溝通衝突時,總是為了省事兒而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 或者是嚴厲地禁止甚至打罵; 或者是謊話連篇地哄騙,許一些不會兌現的承諾,或者編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謊言。

不得不說,這樣做的確可以立竿見影,但這樣做也無異於是望梅止渴。

李玫瑾教授稱,小時候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情商基本都不高

首先,這扭曲了孩子的認知。 如果一開始構建孩子認知世界的,都是虛假或錯誤的信息,這就相當於是建房子的時候把地基打歪了,後面這房子要是出問題了就得從地基開始修理。

其次,家長怎麼應對情緒衝突,孩子就會學會怎麼應對情緒衝突。

家長簡單粗暴地胡搞一氣,孩子以後一樣會簡單粗暴地胡搞。

李玫瑾教授稱,小時候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情商基本都不高

人類有兩個大腦: 一個是反應快的、衝動的、容易犯錯的情緒大腦,一個是反應慢的、理性的邏輯分析大腦。 很多人的行為出錯或闖下大禍,都是因為僅憑著本能衝動去行事。

事實上,包括我上面舉的那些例子,那都是從孩子出生開始到現在,每天每天都堅持在做的事情。 比起簡單的呵斥或者哄騙,每件事都去耐心地解釋的確是很費工夫,每天每天地堅持也並不容易。

可是,我很清楚,我若是沒有耐心,我的孩子就一定會變得沒有耐心; 我若做事全憑本能衝動,那麼孩子也會被本能衝動的情緒所控制。

李玫瑾教授稱,小時候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情商基本都不高

所以,“耐心”是我們為人父母必須具備的品質。

“情商低”這個問題的核心,其實是認知能力的不足。

包括我自己,其實曾經也是一個典型的“自以為是”的低情商者。但後來學習了心理學之後,情商就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升。

李玫瑾教授稱,小時候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情商基本都不高

這不過是因為我認知世界的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已。

因此,要合理地應對世界,與身邊的環境和諧相處,前提是要更全面的認知世界。

不論是兒童的,還是成人的情商,其實都是可以訓練、培養並且提高的。

這其中的前提就是,多學習,多讀書,多提高,別偷懶,遇事冷靜多動腦。

李玫瑾教授稱,小時候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情商基本都不高

如果您曾經因為說錯話得罪了別人而不自知,又或者脾氣易怒暴躁,那麼或多或少對於孩子的成長和人格形成會產生深刻的負面影響。

我們肯定要尋找自身的原因,想想看,日常閒聊時都動輒對孩子“人身攻擊”、扣帽子、貼標籤,當孩子真的遇到大麻煩,大委屈的時候,怎麼可能再次想回到這個“無情的港灣”,會跟家裡說呢?

所以,情商的提高,包括孩子的培養,都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

這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學習,運用,思考,反省,再學習,再運用,再思考,再反省。

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耐心。這個世界仍然遵循著老祖宗們總結出來的生活智慧:欲速則不達。

李玫瑾教授稱,小時候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情商基本都不高

如果我們的孩子沒有情商的話,出去與人交往的時候,很可能就被人們排斥,背上不善良、不禮貌、不懂事的罪名。善良的孩子,人格是光彩照人的,我們在孩子心裡種下愛心的種子,孩子的心理就會長出濃郁的仁愛大樹。這個世界上,最溫暖的人心的美德是善良,讓你的孩子成為“有溫度”的孩子。

李玫瑾教授稱,小時候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情商基本都不高

《高情商,一本給孩子的人生格局書》,裡面就提到高情商是打開孩子人生格局的金鑰匙,如果父母覺得自己的情商還不夠高不夠好,我們可以通過這本書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養成有著最為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李玫瑾教授稱,小時候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情商基本都不高

65元全5冊關於高情商逆商、心態習慣和性格的家教書籍,這是一套為孩子的格局和未來譜寫美好的書籍,核算下來一冊只要13元,不過是每天一頓的飯錢價格,只要你肯花上好幾個晚上和孩子一起閱讀做練習,相信你和孩子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會有所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