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你敢相信嗎?會偷懶的家長反而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偷懶在我們的既定印象中是個貶義詞,那麼為什麼說家長越會偷懶,孩子越優秀呢?因為“會偷懶”這三個字,看起來雖然簡單,但分寸卻不容易拿捏。

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時,到底哪些事情需要偷懶,哪些又不能偷懶呢?

這三件事,家長需要偷懶。

1

懶於包辦孩子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貪玩,不肯乖乖吃飯,家長總是追著餵給他吃;

家長每天幫孩子把書包、玩具收拾得整整齊齊,孩子完全不用操心;


為了讓孩子認真學習,家長從不讓做其他的事情.....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家長把這種越俎代庖的行為,當成是對孩子的愛,絲毫沒有反省過自己是否有錯。

你敢相信嗎?會偷懶的家長反而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其實,孩子的懶,都是家長慣出來的。家長總是為孩子包辦一切,長此以往,孩子會產生很強的依賴性,不僅自理能力差,還會缺乏責任感。

只有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的自主性和動手能力才會有所提高。這樣不僅家長輕鬆,孩子也會越來越聰明、能幹。


2

懶於為孩子做決定

中國父母為什麼活得這麼累?因為操心、干預的太多。

小到看什麼書、買什麼玩具,大到上什麼興趣班、學文科還是理科、大學選什麼專業,家長通通都要管。

可是,家長做的選擇和決定,真的是對的嗎?真的適合孩子嗎?

高中時,有個女同學文科很有天分,成績能排到年級前列,卻被家長硬逼著學了理科。不擅長理科的她,總是在班上墊底,到了高考時更是連本科都沒考上,只好讀了專科。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容易走彎路,而自己則經驗豐富,所以總是會替孩子做決定,這樣其只會讓孩子找不到自己的興趣、天賦,喪失選擇和判斷的能力。


你敢相信嗎?會偷懶的家長反而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孩子只有從小就自己做決定,才能學會獨立思考、承擔責任,漸漸擁有掌控自己命運的能力。

父母可以給予意見和參考,但請不要多度干預,因為這是孩子的人生,我們沒辦法幫孩子走完他的人生。

3

懶於催促孩子做事情

叫孩子起床,孩子總是磨磨唧唧很久才起來;


晚飯後,孩子緊緊盯著電視,遲遲不肯寫作業;


孩子和小夥伴玩得開心,怎麼喊他回家都不肯……


這些情況在生活中我們一定經常能遇到,大多數家長都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安排行事,於是就一遍又一遍地催促他。


你敢相信嗎?會偷懶的家長反而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可是,孩子也有自己的節奏。如果強行加快孩子的節奏,會影響他們身體的激素分泌,產生早熟、易煩躁、耐性差等問題。

而且,在家長催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一旦離開家長的管教,會像一匹脫韁的野馬,自我管理能力特別差。

一方面,家長應改掉催促的習慣,讓孩子自己承擔事情的後果,如上學遲到、沒完成作業、考試成績不理想等。這樣,孩子才會意識到調整節奏,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

你敢相信嗎?會偷懶的家長反而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另一方面,家長可以協助孩子制定一個計劃表,提高他對時間的把握度,學會高效地學習和生活。

愛孩子,就應該多帶他接觸新鮮事物,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思考能力、邏輯能力、動手能力等等,一味的代勞只會讓孩子漸漸習慣溫室生活,一遇到困難只會退縮。

你敢相信嗎?會偷懶的家長反而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教育之路,也是學習和探索之路。找對方法和技巧,就能事半功倍。

家長應該學會適時偷懶,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相信孩子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