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民国时期沭阳的黑热病疫情(1934-1939 )

沭阳往事 | 民国时期沭阳的黑热病疫情(1934-1939 )

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虫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地方性传染病。1934年,海沭地区发生特大洪灾,导致黑热病大爆发。

据时任全国经济委员会卫生实验处寄生虫学系主任在姚永政1935年第2期《社会医学》杂志刊登的《江苏黑热病调查》一文记载:“苏北黑热病蔓延,患此症者为数甚众,自徐州以东,以宿迁、淮阴、涟水等属为最烈。”“黑热病英名为Kala-zrar,俗名为症块病。往时此病盛行于地中海及印度,患者皆肤黑发热,故名黑热病……此病流入中国,恐不足20年,当时有一曾在印度驻防之英国兵士,在北平病死,复经协和医院解剖研究,发现为黑热病,从此南下蔓延到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为害之烈,以沿旧黄河道各地为最,此外东海、泗阳、淮安、涟水、灌云、阜宁、沭阳、邳县、萧县、丰县、砀山、沛县等,亦为黑热病患者人数较多之区,单以东海而论,患者亦超过1500人,统计苏北黑热病患者,前后将至10万人。”


沭阳往事 | 民国时期沭阳的黑热病疫情(1934-1939 )


同年10月下旬,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CIFRC)委派杨骏昌赴沭阳,协助当地基督教牧师林厚恩发放麦种。(参见《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民国二十四年度之工作》)

据杨骏昌撰《沭阳之行》一文记载,待抵达沭阳马厂后,林厚恩牧师称:“沭阳附近有一种极可怕的流行病,就是‘黑热病’,若提起这病的可怕程度,管保你不敢起逛沭阳的心。这种病的现象是在肚腹内长一大硬块,渐渐的面色黑黄,少则三月,多则一年,准死不得活。至于这种病的来源与治法,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清江浦的仁慈医院医生,已有人做了若干年的研究,但是还没有得到结果。我们到一个村子去调查时,由二十多人抱着长黑热病的小孩子,请我们医治,我们只有忍着同情的眼泪说:‘我们是不会治病的!’”


沭阳往事 | 民国时期沭阳的黑热病疫情(1934-1939 )


“仁慈医院”,坐落于今淮安市清河区和平路上,民国元年(1912),由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传教士林嘉美夫妇创办。前文中作者曾提到在沭阳马厂耶稣堂一同开展赈灾的林厚恩牧师(J·R·Woods)即林嘉美之子。

史籍记载,林嘉美,又名林蔼士,原名詹姆士·乌兹(James Woods),1868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早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后在纽约市医院任职三年。清光绪十五年(1889),21岁的林嘉美与胞兄埃德加·乌兹(Edgar Woods)以及葛理翰(Jammisand Sophie)受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的委派,前往清江浦开展步道并实施医疗服务。其后不久,埃德加因病回国,林嘉美夫妇则继续留在淮阴工作。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二年,苏北接连遭遇洪水侵袭,清政府赈灾乏力,林嘉美夫妇在淮阴鸡笼巷开设西医诊所开展赈济救助的同时,引进玉米、山芋等农作物新品种,他们还招募灾民开挖多条泄洪渠,应征者可换取粮食。


沭阳往事 | 民国时期沭阳的黑热病疫情(1934-1939 )


民国元年(1912),林嘉美夫妇在淮阴水渡口附近买下一片无主坟地,建西式三层楼房三幢,平房一百余间,并将鸡笼巷门诊迁入新址,正式命名为“仁慈医院”,林嘉美任院长。民国十七年,苏北地区爆发黑热病,次年达到高峰期。据十八年三月至六月统计显示,仁慈医院门诊共收治黑热病患者13545人,病重住院736人。


沭阳往事 | 民国时期沭阳的黑热病疫情(1934-1939 )


1931年《天德医疗新报》第5卷 第3期刊登了林嘉美(Dr.James Woods St.)与钟纳生(Dr.L.Nelson Bell)撰写的《仁慈医院治疗卡拉阿差之简略报告》,文中提到“卡拉阿差Kala-azar(俗称痞块)一症,频年盛行于本区,猖獗为患,尽人皆知,历来因缺乏本病之认识及适当之治疗,故大抵一任其侵袭,而不加抵御,贻害之深,资难言宣迨”,林嘉美经研究发现,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539名患者中,采用静脉注射新斯锑波霜(Neostiboson)的患者,其中完全治愈的有1914人,死亡43人,症状缓解者473人,中途停药者99人,其疗效显著,最大程度降低了黑热病的致死率。

从这一系列文献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文中对黑热病的描述中,所谓“准死不得活”、“已有人做了若干年的研究,但是还没有得到结果”的论断其实并不准确。而就在杨骏昌完成对沭阳赈灾工作的1936年,国民江苏省政府决定在“涟水、泗阳、宿迁、宝应、淮安等县城,设立防治黑热病办事处”,“亟救苏北人民于水火”。


沭阳往事 | 民国时期沭阳的黑热病疫情(1934-1939 )


1936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聘请省立医政学院,为苏北农村训练初级医药服务人员。据文献记载,首期培训人员共58人,毕业后及编入淮阴区黑热病防治队,分赴涟水、泗阳、宿迁、淮安、淮阴、宝应、阜宁、沭阳、睢宁、铜山、海州、邳县、沛县、萧山、丰县、砀山等县。按原定计划,该防治队共有10支分队“每分队设五防治站,每站由一服务员担任防治工作。总队设涟,并于相当地点设一分队,宿、泗各设三分队,淮安、宝应各设一分队,规定总队每日门诊五十人,分队下每防治站卅人。”所有经费列入廿五年度预算。


沭阳往事 | 民国时期沭阳的黑热病疫情(1934-1939 )


然而仅仅一年后,侵华日军便占领了国府南京,并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939年2、3月间,沭阳、涟水、泗阳等县相继落入敌手。然而此时,黑热病疫情已蔓延至涟水阜宁地区,患病人数达到4万余人。据1939年1月7日上海《申报》刊文称:“黑热病在江淮一带,蔓延甚广”,由于“西药昂贵,贫民无力购治,往往坐以待毙。”为此淮阴士绅王宝槐(字叔相)向苏北国际救济委员会致函,并附以“黑热病用国药医治方法”。文中提到,“救济黑热病事,敝处办理已近五年,未尝间断,施丸药达数十石……除淮阴日常不断施药外,如涟水、沭阳均有代办施药处所。涟水系朱伯符先生代办,沭阳系徐葆愚先生代办。”


沭阳往事 | 民国时期沭阳的黑热病疫情(1934-1939 )

王叔相先生

据王叔相称,“所谓黑热病,即是腹内生痞,其致病之因,由于饮食不洁,水土不良,兼感时疫不正之气,故又名疫痞,死人甚速,且易传染,与寻常血痞、气痞迥乎不同。施药之前,须先验明是否为黑热病痞。敝处有考验病状说帖,随药分送,验明给药,不致有错。治方成丸,丸有大小之别,成人日服三次,每次服大丸一粒,小儿亦日服二次、每次服小丸三粒、极为简单省事,病轻者一个月即愈。”


参考文献:

1、姚永政.江苏黑热病调查[J].社会医学,1935,(2).

2、杨骏昌.沭阳之行[J].农村,1936,(1).

3、(美)林嘉美,钟纳生.仁慈医院治疗卡拉阿差之简略报告[J].天德医疗新报,1931,(3).

4、(美)波洛克着. 钟爱华传 洋医生的中国心[M]. 北京:团结出版社, 2014.04.

5、苏北黑热病之调查[N].申报,1935-01-20(10).

6、中央社.苏防治扑灭黑热病 训练农村初级医药服务人员[N].申报,1936-03-24(7).

7、黑热病 国药治疗 功效甚著[N].申报,1939-01-7(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