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從杜甫《石壕吏》中,斑窺“安史之亂”下唐王朝的社會情況

引言

杜甫是唐朝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生活年代正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在杜甫的詩歌作品中,有很多詩作描寫了當時動盪的社會、黑暗的政治以及貧苦的百姓生活,因此他的詩被後世人譽為“詩史”。“三吏”、“三別”正是此類作品的傑出代表,它記錄了“安史之亂”時期,杜甫在洛陽、潼關、石壕等地的所見所聞。

從杜甫《石壕吏》中,斑窺“安史之亂”下唐王朝的社會情況


《石壕吏》寫作背景

《石壕吏》是“三吏”之一(另兩吏分別為《潼關吏》、《新安吏》)。

公元758年,時年四十七歲的杜甫因受房琯案的牽連,由左拾遺(諍諫機構,作用是指正皇帝過失)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負責地方禮樂、祭祀、學校等事)。

此時正是“安史之亂”時期。在從洛陽趕往華州的任所途中,杜甫曉行夜宿,曾投宿於新安縣的石壕村中。《石壕吏》正是他投宿石壕村時,遇到兵吏深夜抓人、強徵入伍的所見所聞。

陸時雍《唐詩鏡》:

其事何長,其言何簡。“吏呼”二語,便當數十言。文章家所云要令,以去形而得情,去情而得神故也。

從杜甫的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斑窺在“安史之亂”影響下唐王朝的社會情況。

從杜甫《石壕吏》中,斑窺“安史之亂”下唐王朝的社會情況


由“暮投石壕村”看當時交通及服務業的癱瘓

“暮投石壕村”是《石壕吏》中的第一句,意思是:日暮的時分到石壕村投宿。“暮”:傍晚,指太陽落山的時候。

古代交通方式落後,人們在出行時速度緩慢;人口較少,旅途中經過的有些地方荒無人煙;再加上社會治安情況不如現在良好,經常有盜賊出沒。所以古時候出門在外的旅客大多是結伴而行,走官方修築的大道。並以“未晚先投宿”為原則,每天時候尚早便趕到大的市鎮,找到正規的旅館歇息。

唐朝前期,隨著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交通和服務業也迅速蓬勃起來。為了適應發展的需要,唐朝政府還專門制定“驛傳制度”。

即在全國水陸交通要道上設立驛站,分為陸驛和水驛。陸驛備有馬匹,水驛備有船隻,供來往官吏使用以及政府文書的傳遞。在這些繁忙的交通線上,服務業也逐漸興起。很多商人在道路旁開設茶樓、旅館,接待來往客商,為南來北往之人提供飲食、住宿及車馬等各種服務。

從杜甫《石壕吏》中,斑窺“安史之亂”下唐王朝的社會情況

從詩句中“暮”、“投”、“村”這些字眼中,我們不難看出,杜甫是在天快黑了的時候,才到偏僻的石壕村中借宿的。杜甫此時雖然被貶離京,出任華州司功參軍,但依舊是朝廷命官。按道理,他應該是走官道,晚上在驛站或者旅館投宿。為什麼會在天快要黑了,才借宿到石壕村中的一戶平民百姓家中呢?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安史之亂”的影響,當時的交通及服務業破壞嚴重,幾近癱瘓。

《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

“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

杜甫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爆發已經三年多了。在這三年的期間裡,叛軍相繼攻陷了洛陽、潼關、長安等城市。受戰爭的影響,大批人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交通和服務業也陷入了癱瘓的狀態。

所以杜甫在上任的途中,壓根沒有驛站和旅館來提供食宿。由於兵荒馬亂及對交通要道的封鎖,他才不得不走小路赴任,最終在傍晚時分來到了石壕村借宿。

從杜甫《石壕吏》中,斑窺“安史之亂”下唐王朝的社會情況


從“有吏夜捉人”看當時兵制的破壞

唐朝前期的兵制,是以均田制為基礎的兵農合一的府兵制度。後來由於土地兼併,均田制遭到破壞,府兵制也就蕩然無存,隨之替代的是募兵制,即招募民眾當兵,是一種有償式的職業軍人。

在這句詩中,詩人不是用“徵兵”、“招兵”和“募兵”,而是用“捉人”。這說明當時政府已經不是按規矩辦事了,而是強迫性、強制性的抓百姓來補充兵力。“夜”這個字說明“官府抓人”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很長時間了。百姓為了躲避抓捕,白天離家,只有在晚上回家睡覺的時候,官吏才有可能將他捉住。

“老翁逾牆走”說明老翁對這種事情已經見過很多次了,他經常用這種方法躲避追捕。這次或許是他聽到了徵兵官吏的敲門聲,或者是官吏在附近鄰居家的動靜,所以他很熟練地翻牆逃走了。

仇兆鰲《杜少陵集詳註》: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從軍。今驅盡壯丁,及於老弱。

唐朝兵制,普通人除了正常的服兵役、徭役之外,有兄弟的家庭,可以派遣一人去當兵。從詩作後面可以看到,文中的老翁家庭中,三個兒子已經上戰場去了,而現在官吏卻還在四處抓人,連老翁自己也要被抓去充軍。這說明受戰爭的影響,唐王朝平亂兵力嚴重不足,傳統的“募兵制”已然遭到了破壞。

從杜甫《石壕吏》中,斑窺“安史之亂”下唐王朝的社會情況


從“二男新戰死、急應河陽役”看前方戰事的吃緊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從前幾句詩來看,之前老婦的三個兒子是被徵去參與“鄴城之戰”了。

“鄴城之戰”是“安史之亂”中期的一次重要戰爭。唐軍由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率領,叛軍的指揮將領主要是安慶緒和史思明。這場戰爭雙方損失慘重,傷亡無數。

“急應河陽役”,一個“急”字點明前方戰事吃緊。所以官吏才會深夜前來捉人,並且連年邁體衰的老婦都不放過。

“河陽”位於現在的河南孟州,“鄴城之戰”圍攻安慶緒時,史思明派大軍援助安慶緒。由於唐軍內部矛盾重重、指揮不統一,在敵人的夾攻下,唐軍前線潰敗。郭子儀等只得退兵河陽,並四處抽丁補充兵力,由此便出現了石壕村中“吏夜捉人”的那一幕。

從這幾句詩中,我們可以看到唐朝軍隊和“安史叛軍”在鄴城、河陽等地呈現著一種焦灼的狀態,雙方雖互有輸贏,但都不知道最終結果。所以只好四處抓人、擴充兵力、積極備戰。

從杜甫《石壕吏》中,斑窺“安史之亂”下唐王朝的社會情況


從“獨與老翁別”看矛盾的激化及後期的農民起義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一個“獨”字說明老婦已經被徵兵的官吏抓走了。

其實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因為從前面的“老翁逾牆走”中,我們可以推測出,老翁已經經歷過好幾次這種事情了,不然他在不知道什麼事的情況下是不會翻牆逃跑的。根據之前的幾次經驗,官吏抓人只是針對男丁,老婦是安全的,所以他才會丟下老婦,獨自逃跑。但這次老婦卻也被抓走了。這其中深入反映的是社會矛盾的加劇。

由於戰爭的需要,大量男丁投了戰場中,成為了一堆白骨,連老婦人也沒有幸免。

這就造成了農業經濟中勞動力的嚴重不足,農業產量急劇下滑。但統治者的稅收並沒有減少,反而因維持戰爭不得不增加稅收。由此激化了農民和地方的階級矛盾。

最後農民階級由於無法生活,紛紛揭竿起義,反叛朝廷。較大規模的有“安史之亂”後的浙東袁晁之亂、浙西方清之亂、蘇常張度之亂和舒州楊昭之亂。

唐王朝後來雖然平定了“安史之亂”,但卻因為戰爭激化了社會矛盾,動搖了國本。唐朝也因“安史之亂”逐漸由強盛走向衰弱。

從杜甫《石壕吏》中,斑窺“安史之亂”下唐王朝的社會情況


結語

詩云:三男戍,二男死,孫方乳,媳無裙,翁逾牆,婦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孫、姑媳慘酷至此,民不聊生極矣!當時唐祚,亦岌岌乎危哉!

杜甫的《石壕吏》雖然寫的是一個小村莊中官吏深夜捉人的事情。但透過這件事情,結合時代背景,我們可以看到“安史之亂”下唐王朝的一些社會情況。杜甫詩作的“詩史”稱號也是名副其實、當之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