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从杜甫《石壕吏》中,斑窥“安史之乱”下唐王朝的社会情况

引言

杜甫是唐朝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生活年代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在杜甫的诗歌作品中,有很多诗作描写了当时动荡的社会、黑暗的政治以及贫苦的百姓生活,因此他的诗被后世人誉为“诗史”。“三吏”、“三别”正是此类作品的杰出代表,它记录了“安史之乱”时期,杜甫在洛阳、潼关、石壕等地的所见所闻。

从杜甫《石壕吏》中,斑窥“安史之乱”下唐王朝的社会情况


《石壕吏》写作背景

《石壕吏》是“三吏”之一(另两吏分别为《潼关吏》、《新安吏》)。

公元758年,时年四十七岁的杜甫因受房琯案的牵连,由左拾遗(诤谏机构,作用是指正皇帝过失)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负责地方礼乐、祭祀、学校等事)。

此时正是“安史之乱”时期。在从洛阳赶往华州的任所途中,杜甫晓行夜宿,曾投宿于新安县的石壕村中。《石壕吏》正是他投宿石壕村时,遇到兵吏深夜抓人、强征入伍的所见所闻。

陆时雍《唐诗镜》:

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吏呼”二语,便当数十言。文章家所云要令,以去形而得情,去情而得神故也。

从杜甫的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斑窥在“安史之乱”影响下唐王朝的社会情况。

从杜甫《石壕吏》中,斑窥“安史之乱”下唐王朝的社会情况


由“暮投石壕村”看当时交通及服务业的瘫痪

“暮投石壕村”是《石壕吏》中的第一句,意思是:日暮的时分到石壕村投宿。“暮”:傍晚,指太阳落山的时候。

古代交通方式落后,人们在出行时速度缓慢;人口较少,旅途中经过的有些地方荒无人烟;再加上社会治安情况不如现在良好,经常有盗贼出没。所以古时候出门在外的旅客大多是结伴而行,走官方修筑的大道。并以“未晚先投宿”为原则,每天时候尚早便赶到大的市镇,找到正规的旅馆歇息。

唐朝前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交通和服务业也迅速蓬勃起来。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唐朝政府还专门制定“驿传制度”。

即在全国水陆交通要道上设立驿站,分为陆驿和水驿。陆驿备有马匹,水驿备有船只,供来往官吏使用以及政府文书的传递。在这些繁忙的交通线上,服务业也逐渐兴起。很多商人在道路旁开设茶楼、旅馆,接待来往客商,为南来北往之人提供饮食、住宿及车马等各种服务。

从杜甫《石壕吏》中,斑窥“安史之乱”下唐王朝的社会情况

从诗句中“暮”、“投”、“村”这些字眼中,我们不难看出,杜甫是在天快黑了的时候,才到偏僻的石壕村中借宿的。杜甫此时虽然被贬离京,出任华州司功参军,但依旧是朝廷命官。按道理,他应该是走官道,晚上在驿站或者旅馆投宿。为什么会在天快要黑了,才借宿到石壕村中的一户平民百姓家中呢?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安史之乱”的影响,当时的交通及服务业破坏严重,几近瘫痪。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爆发已经三年多了。在这三年的期间里,叛军相继攻陷了洛阳、潼关、长安等城市。受战争的影响,大批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交通和服务业也陷入了瘫痪的状态。

所以杜甫在上任的途中,压根没有驿站和旅馆来提供食宿。由于兵荒马乱及对交通要道的封锁,他才不得不走小路赴任,最终在傍晚时分来到了石壕村借宿。

从杜甫《石壕吏》中,斑窥“安史之乱”下唐王朝的社会情况


从“有吏夜捉人”看当时兵制的破坏

唐朝前期的兵制,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度。后来由于土地兼并,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制也就荡然无存,随之替代的是募兵制,即招募民众当兵,是一种有偿式的职业军人。

在这句诗中,诗人不是用“征兵”、“招兵”和“募兵”,而是用“捉人”。这说明当时政府已经不是按规矩办事了,而是强迫性、强制性的抓百姓来补充兵力。“夜”这个字说明“官府抓人”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百姓为了躲避抓捕,白天离家,只有在晚上回家睡觉的时候,官吏才有可能将他捉住。

“老翁逾墙走”说明老翁对这种事情已经见过很多次了,他经常用这种方法躲避追捕。这次或许是他听到了征兵官吏的敲门声,或者是官吏在附近邻居家的动静,所以他很熟练地翻墙逃走了。

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

唐朝兵制,普通人除了正常的服兵役、徭役之外,有兄弟的家庭,可以派遣一人去当兵。从诗作后面可以看到,文中的老翁家庭中,三个儿子已经上战场去了,而现在官吏却还在四处抓人,连老翁自己也要被抓去充军。这说明受战争的影响,唐王朝平乱兵力严重不足,传统的“募兵制”已然遭到了破坏。

从杜甫《石壕吏》中,斑窥“安史之乱”下唐王朝的社会情况


从“二男新战死、急应河阳役”看前方战事的吃紧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从前几句诗来看,之前老妇的三个儿子是被征去参与“邺城之战”了。

“邺城之战”是“安史之乱”中期的一次重要战争。唐军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领,叛军的指挥将领主要是安庆绪和史思明。这场战争双方损失惨重,伤亡无数。

“急应河阳役”,一个“急”字点明前方战事吃紧。所以官吏才会深夜前来捉人,并且连年迈体衰的老妇都不放过。

“河阳”位于现在的河南孟州,“邺城之战”围攻安庆绪时,史思明派大军援助安庆绪。由于唐军内部矛盾重重、指挥不统一,在敌人的夹攻下,唐军前线溃败。郭子仪等只得退兵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由此便出现了石壕村中“吏夜捉人”的那一幕。

从这几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唐朝军队和“安史叛军”在邺城、河阳等地呈现着一种焦灼的状态,双方虽互有输赢,但都不知道最终结果。所以只好四处抓人、扩充兵力、积极备战。

从杜甫《石壕吏》中,斑窥“安史之乱”下唐王朝的社会情况


从“独与老翁别”看矛盾的激化及后期的农民起义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一个“独”字说明老妇已经被征兵的官吏抓走了。

其实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因为从前面的“老翁逾墙走”中,我们可以推测出,老翁已经经历过好几次这种事情了,不然他在不知道什么事的情况下是不会翻墙逃跑的。根据之前的几次经验,官吏抓人只是针对男丁,老妇是安全的,所以他才会丢下老妇,独自逃跑。但这次老妇却也被抓走了。这其中深入反映的是社会矛盾的加剧。

由于战争的需要,大量男丁投了战场中,成为了一堆白骨,连老妇人也没有幸免。

这就造成了农业经济中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农业产量急剧下滑。但统治者的税收并没有减少,反而因维持战争不得不增加税收。由此激化了农民和地方的阶级矛盾。

最后农民阶级由于无法生活,纷纷揭竿起义,反叛朝廷。较大规模的有“安史之乱”后的浙东袁晁之乱、浙西方清之乱、苏常张度之乱和舒州杨昭之乱。

唐王朝后来虽然平定了“安史之乱”,但却因为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动摇了国本。唐朝也因“安史之乱”逐渐由强盛走向衰弱。

从杜甫《石壕吏》中,斑窥“安史之乱”下唐王朝的社会情况


结语

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

杜甫的《石壕吏》虽然写的是一个小村庄中官吏深夜捉人的事情。但透过这件事情,结合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看到“安史之乱”下唐王朝的一些社会情况。杜甫诗作的“诗史”称号也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