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大明宮是怎麼毀壞的?

鍋是碗的鍋


大明宮主要是因為黃巢火燒長安城被毀壞的,大明宮被譽為“千宮之宮”,面積大小是現在故宮的4.5倍,如果這個宮殿群現在還保留著的話,那就又是一大世界奇蹟,瑰麗國寶了。

說起大明宮,那就有一段不得不說的故事。

大唐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強盛之極的一代王朝,繁華盛世自然要有一個繁華的樣子,年年風調雨順,老百姓安居樂業,作為大唐的統治者自然也要享盡繁華,宮殿也要修的盡善盡美,方才能顯示出大唐氣派。今天咱們就聊一聊被譽為“千宮之宮”的大明宮。

▲ 大明宮全景

說起大明宮的修建,還要追溯到玄武門兵變。大唐武德九年,太子李建成夥同齊王李元吉密謀發動兵變除掉秦王李世民,但是沒有想到李世民先下手為強,在玄武門發動兵變,誅殺了太子李建成,控制了唐朝軍政大權,李淵的皇帝之位名存實亡。次年,李淵被迫退位,李世民正式登基為帝。

雖然李世民做了皇帝,李淵成為了太上皇,但是李世民為了維護父子之間的關係,表示對李淵的尊重,並沒有搬進太極宮,而是在顯德殿辦公起居。李淵雖然沒有搬出太極宮,依舊能夠享受奢靡的生活,但是諾大的宮殿沒有了百官朝拜,也顯得有些冷清,再加上大權旁落,李淵不免有些悲寂之感。

▲ 李淵

而且太極宮地勢低窪,雖然面積宏大,但是一到夏天悶熱難耐,每天無可事事的李淵自然對自己這個兒子有所不滿,時間久了,忍無可忍的李淵便以喜好清靜為由提出了搬出太極宮到城西宏義宮去住。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李世民按耐不住內心的小激動,自己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搬到太極宮了。但是,李世民手下的大臣們卻發現了問題,原來宏義宮是當初李淵為了表彰李世民的戰功而為李世民專門建造的,宮裡的一切陳設、擺件,以及規格都比太極宮低了一個檔次,李淵雖然退位了,但畢竟還是太上皇,衣食住行都享受著皇帝的待遇,搬到宏義宮肯定是不妥的,再者說了,宏義宮本是當初老子賞給兒子的,現在竟然要老子住進去,這不是明擺著給李世民難看嗎?一旦李淵真的住進宏義宮,那麼李世民就要落下個不孝子的罵名(雖然他本來就不孝順)。

▲ 宏義宮一角

李世民明白這個道理之後,立馬決定在長安城北苑中的龍首原高地為李淵修建一座專門的避暑行宮,而且為了顯示出自己對父親的尊重,李世民決定要把這個宮殿建造的極為氣派,光是準備工作,就用了兩年時間,設計極為精巧,佔地面積宏大,更是徵集了全國有名的能工巧匠為宮殿雕欄畫柱。李世民親自為其命名“永安宮”,旨在求“永世安康”之意。

但是不巧的是,工程進行到一半,太上皇李淵就駕鶴西去了,宮殿修建的再好,李淵也沒有福氣去住了。李淵死後,“永安宮”的修建工程就停了下來。後來直到唐高宗李治繼位才繼續把其修建完成,並將其改名為大明宮。

▲ 大明宮一角

由於大明宮修建的極為奢華,因此修建完成之後,就成為了之後歷代皇帝居住辦公之所,歷代皇帝又根據自己的喜好最大明宮進行翻修重建擴大,到唐憲宗時期大明宮達到鼎盛。但是此後蕃鎮割據嚴重,大唐國力衰微,再也無力維持大明宮的修繕。公元880年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大明宮部分被焚燬,後來朱溫縱燒長安城,大明宮徹底的付之一炬。這座歷代宮殿中的珍寶,被譽為“千宮之宮”的大明宮就這樣變成了一堆廢墟,大明宮是北京故宮的4.5倍,可以想象有多麼的富麗堂皇,實在令人感到惋惜!


海佑講史


大明宮被毀了三次

第一次:是黃巢攻打長安,所謂的戰爭殘酷。後來地方官員修復一遍

二次:不到五年,李茂貞的一把大火把大明宮“掃地盡矣”。此為大明宮所經第二次焚燬,所謂的“火焚宮城”。

第三次朱全忠下令徹底廢毀長安城,此為對大明宮的第三次焚燬。這一次給己經破敗不堪的大明宮致命一擊,除一些體積較大、搬不動的磚石類建築物以外,其餘全蕩然無存。


用戶109368110549


大明宮的毀焚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安史之亂,第二階段黃巢之亂,第三階段朱溫燒燬。


蘭亭新苑


其實大明宮和圓明園一樣毀於戰亂,亡與百姓。


腳踩內聯升


都是農民起義惹的禍


中外歷史名人館


歷史進程問題


手機用戶1101087


唐僖宗時,大明宮屢遭兵火,乾寧三年(896年)被燒燬。數年後,因為戰備的原因,宮殿的遺蹟也都被拆除


手遊王小二


因為戰爭被毀


記住我的臉回憶受的傷


黃巢攻入長安後,大明宮就變成硝煙瀰漫的現場…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