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中國式“巨嬰”有多悲哀?家長無底線的溺愛,只會害了孩子

獨立是每一個社會人所應具備的素質之一,是評估一個人能否在社會上扎深根腳,發揮其潛力的的基礎。

談到明星的孩子,很多人會認為家裡寢食無憂,生活裡沒有任何壓力,應該會特別幸福,從小過著滿足和幸福的生活。其實不然,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明星非常重視教育孩子的方式,從各方面培養孩子自理和獨立能力。

范瑋琪的兩個孩子就懂得拿著工具打掃房間,陪媽媽去超市採購物品,主動推車並學會自己付款,很是會照顧媽媽。

中國式“巨嬰”有多悲哀?家長無底線的溺愛,只會害了孩子

黃磊很注重培養孩子動手能力,女兒多多獨自成功完成製作金黃蛋糕和三色冰棍。

著名模特張亮的兒子天天繼承了他的廚藝,可以動作非常嫻熟給妹妹煎雞蛋。

謝娜的雙胞胎女兒不到兩歲,在媽媽的指導下學會了自己剝雞蛋。

明星們尚且能這樣,再審視我們的生活,有不少的家長光顧著賺錢,認為讓孩子豐衣足食就是最好的愛;而有的家長只知道學習成績重要,而忽視孩子綜合能力的培訓。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孩子對家長產生的依賴心理不斷滋長,最後蔓延全身“病入膏肓”。

中國式“巨嬰”有多悲哀?家長無底線的溺愛,只會害了孩子

很多孩子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有的孩子甚至升入中學了,生活還不會自理,不會煮飯、不會洗衣服,“巨嬰”的例子層出不窮。家長們如此溺愛孩子,孩子喪失了生活的自理能力,表現愛的方式一旦缺乏科學性就會給孩子造成危害。

這樣的“無獨立性”教育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危害?

1.難以承受挫折。大家都知道,一旦習慣了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下,哪裡能經得起飽含風霜的敲打。獨立性差的人往往心理十分脆弱,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抗壓力,一旦走進社會,沒有了父母的保護就很容易受挫。

中國式“巨嬰”有多悲哀?家長無底線的溺愛,只會害了孩子

2.毫無責任心和責任感。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一味地欣然接受他人的付出,而自己卻沒有作出相應的回報,這類人難以扛起照顧家庭的重任,更不用說承擔起社會責任。

雖然明星生活軌跡讓普通人望塵莫及,但凡是可以借鑑的教育孩子的方式都不應被拒之門外。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1.寵愛有度,把握分寸。孩子們是父母愛情之花結出的果實,自然會得到父母千般寵愛於一身,但不能無限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2.提升孩子的操作能力。手是孩子身上的一個器官,父母應該多鍛鍊孩子的大腦,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育他們的各項技能。

中國式“巨嬰”有多悲哀?家長無底線的溺愛,只會害了孩子

3.增強責任意識。責任心和責任感是人格教育的核心,一個優秀的小孩,既能照顧好自己,也能換位思考體諒他人。家長要有從小培養孩子責任意識的前瞻性,鼓勵孩子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善始善終。如果孩子實在是遇到難題時,可以給予孩子一些思路建議,但要儘量讓孩子嘗試獨立解決。

孩子終究要長大,脫離港灣的保護,獨立在浪潮裡闖蕩。如果一直把孩子保護起來,擔心孩子的雙手起繭,不讓他們進行基本的勞動,孩子就很難體會到獲得麵包過程的不易。家長要學會適當放手,儘量在孩子駛離碼頭之前,給他們培養自理能力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