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拥有“被占时期博物馆”,几百年来反反复复被他国占领?

这个国家拥有“被占时期博物馆”,几百年来反反复复被他国占领?

在里加,当你看过这里的历史资料和触目惊心的展品,才会真正了解拉脱维亚人的民族精神和坚强的性格特质。里加的“被占时期博物馆”,是一座特殊的博物馆。展馆规模宏大,展品和历史资料丰富又详细,有众多珍贵的历史照片。

博物馆的展品记录了拉脱维亚在20世纪为期51年被占领期间的辛酸历史。1940年拉脱维亚被苏联占领,1941年被纳粹德国占领,1944年再次被苏联占领。展览以历史事实,向人们展示了拉脱维亚这段不同寻常的历史时期所发生的故事,还有那些不该被忘却的受害者、丧生者,以及强权政治的占领者。

拥有“被占时期博物馆”,几百年来反反复复被他国占领?

其实,纵观拉脱维亚的历史,几百年来反反复复被日耳曼、瑞典、波兰、沙皇俄国、纳粹德国等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被苏联兼并,直至1991年再次独立。拉脱维亚民族一直在争取自己民族文化和生存权利的道路上前仆后继,死而后已,凸显出这个民族不屈的精神和灵魂。

难怪,他们贏得了世界的尊重。在博物馆的资料照片上,像比利时国王阿尔伯特二世、荷兰女王、美国总统小布什的夫人劳拉、英国女王以及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等,来此参观后都欣然提笔留言,表达了对拉脱维亚人民的崇敬和赞赏。从波罗的海3个小国来看,历史上这些弱小的国家,都有被大国欺辱和侵占的痛苦回忆。

拥有“被占时期博物馆”,几百年来反反复复被他国占领?

像爱沙尼亚早在1346年,即被日耳曼的条顿骑士团占领,日耳曼贵族长期统治爱沙尼亚,后来的丹麦、瑞典等北欧强国也频频插手。1700年沙皇俄国和瑞典的北方战争,最终使得爱沙尼亚成为俄国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纳粹德国占领,后来又成为苏联的加盟国。

拥有“被占时期博物馆”,几百年来反反复复被他国占领?

在爱沙尼亚塔林下城一条僻静的街区,有一幢外表极为普通的灰色建筑,木制的大门配门楣的古朴悬窗,所有的地下室窗户全被条石砌死,这就是当年克格勃和苏联内务部队的秘密据点,地下室是行刑逼供的场所,许多冤魂在此游荡。而今,大木门依旧不那么引人注意,那幢灰蒙蒙的建筑,依旧横躺在街区的一边。但是,塔林人不曾忘记那往日的一切,在那幢简朴的玻璃房建筑里,叫作占领和争取自由之战博物馆,入口处的那扇地狱之门是由两个特殊的符号组成的。意味深长的是,门前一长排行李箱,前后排列着,象征着排队前去领死的人。据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1万多名犹太人死于纳粹的魔掌。记住历史,是为了教育后人开创未来。

拥有“被占时期博物馆”,几百年来反反复复被他国占领?

在拉脱维亚的邻国—立陶宛,几百年来先后被波兰、沙皇俄国、普鲁士等瓜分,但是,立陶宛人民没有退缩,他们以不屈的精神抗争,最终赢得了自由。

当你来到立陶宛维尔纽斯市中心一处花岗岩外墙的建筑,沿街的基石面镌刻着一段段文字,那是立陶宛人对那段辛酸历史挥之不去的记忆。一处用各色石头垒起的纪念碑,简简单单,只有一块说明牌,揭开了这幢大楼里一段不可告人的秘密。原来,这里原是当地的克格勃总部大楼,后被改建成了博物馆,用于纪念那段难以忘却的历史,尤其是将许多被迫害而死的死者名字刻在基石上,足以令人振聋发聩。据资料记载,这个貌似平平常常的花岗岩大楼,其地下室当年是纳粹设立的监狱和审讯室。

拥有“被占时期博物馆”,几百年来反反复复被他国占领?

波罗的海人民不会忘记过去,他们以各种形式真实记录了历史的一切。纵然,人的身躯可以被无情地消灭,但是,人的精神是永恒的。波罗的海的历史表明了一个真理:不屈的灵魂,乃是民族、是国家的希望。

波罗的海人民,就像波罗的海那样奔流不息,永不停步,也像波罗的海的海风,春风拂面,温馨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