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蜜”一樣的生活——記莆田市特困老人提前過上“小康”生活

“我來這邊,他們照顧得很好,伙食比較好,比我老家還好,下午還有點心什麼的,飯都端到我面前,住得很習慣,比我老家好,住在這邊我很滿意”,莆田市涵江新縣鎮外坑村特困老人蔡某彬老人說:“現在的生活,就像‘蜜’一樣。”

蔡某彬年輕時患有類風溼引起手腳變形,生活不能自理,父母過世後,蔡某彬經常是有了上頓沒下頓。今年9月,蔡某彬入住了涵江梧塘鎮幸福療養院,享受當地政府集中供養,生活質量直線上升,提前過上“小康”生活。

近年來,莆田市深入貫徹習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充分發揮民政兜底保障作用,切實保障特困供養對象基本生活,積極解決不能自理特困供養對象“入住難”問題。

一是大幅提標,提升特困對象生活品質。提高集中供養標準。“十三五”期間,莆田市多次提高特困供養對象供養標準,2019年7月全自理、半護理、全護理分散供養特困對象供養標準分別達每人每月1169、1394、1619元(仙遊縣1092、1299、1506元),全自理、半護理、全護理集中供養特困對象供養標準分別達每人每月1403(仙遊1310)、2788、4048元,特困供養對象年平均供養標準達16416元,較“十二五”期間提高276%,為提高特困供養對象生活質量提供資金後勤保障。持續開展小額保險。由市、縣兩級政府出資,按照每人每年30元標準,為全市特困供養對象購買意外身故、意外傷殘、疾病(自然)身故保險,最高賠付金額達3萬元,進一步提高困難群眾抵禦自然災害和意外傷害侵襲的能力,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該項工作系全省首創。發放在職人員補貼。制定出臺莆田市養老護理崗位入職在職獎補方案,對符合條件的在崗人員發放3千到3萬元不等的入職和在職獎補,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從事養老護理和特困供養工作,進一步提升莆田市供養服務水平。

二是盤活資源,改善特困對象生活條件。實施特困供養機構提升改造。投入3000多萬元建設或修繕了一批佈局相對合理、設施比較完善的敬老院,通過無償提供服務場所、發放床位運營補貼等方式,鼓勵民間資本介入運營,推動公辦供養服務機構轉型升級。盤活養老服務機構閒置床位。各縣(區、管委會)民政幹部主動對接養老服務機構和特困供養對象,發揮紐帶橋樑作用,鼓勵和引導生活不能自理特困對象入住養老服務機構集中供養,減輕寄養家庭和當地政府壓力,盤活養老服務機構閒置床位,為特困對象提供更優質、更專業的服務。加強全市區域床位資源統籌。針對部分縣區閒置養老(特困供養)床位和生活不能自理特困對象入住需求之間不平衡問題,莆田市提前開展供需調查和集中供養意願徵詢,實現各縣(區、管委會)間床位資源共享,協調解決特困對象跨區域集中供養30多例。

三是政企聯動,引導特困對象集中供養。全面簽訂供養協議。全市分散供養特困對象2800多名已全部簽訂委託照料協議,委託近親屬提供特困對象日常看護、生病照料、住院陪護等。全市集中供養特困對象600多名已全部簽訂集中供養協議,委託專業機構提供吃、穿、住、教、醫、葬等服務。加強特困政策宣傳。依託微信公眾號、門戶網站、印發政策問答、分發政策解析等多種形式,切實加強特困對象供養等政策宣傳,進一步提高基層幹部專業素質和群眾政策知曉率。鼓勵參與集中供養。針對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供養對象和部分獨居特困供養對象,組織特困供養機構和養老服務機構上門宣傳政策,分析利弊,轉變特困對象傳統家庭供養思想,採取短期免費試住和無償提供服務相結合等方式,吸引特困供養對象集中供養,提高特困供養對象生活幸福指數。

涵江梧塘鎮幸福療養院院長陳某粦介紹說:“能自理和半自理的特困供養對象,我們養老機構每個月給每個人200塊零花錢;不能自理的特困供養對象,我們養老機構每個月給他們300塊零花錢;一天是四餐,早中晚,下午有個點心,給他洗澡、端飯給他吃,剪指甲、理髮,相關零零碎碎的我們都做。”

今年1到10月,莆田市共發放特困供養金4420萬元,惠及特困供養對象3800多人次,新增生活不能自理特困對象集中供養350多人,供養率由年初的9%提高到37%,增幅居全省首位。(莆田市民政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