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何不推荐水稻施用复合肥?

冬爸爸爱你们


并不是不推荐水稻施用复合肥,只不过在现今的生产技术和机械推广的程度,即便是施用复合肥,也不会明显的提高产量和降低肥料用量,反而有可能会增加肥料的施用成本。

水稻种植,与其他农作物的种植环境截然不同,田面长期保持水层,土质因为整地的需求而变得黏重、不透气。而且,因为长期保持水层的原因,水稻的肥料利用率相对比较低,要比传统的旱田种植低一些。

1、肥料施用方式对肥料施用效果的影响。水稻种植一般需要施肥3次左右,底肥、蘖肥和穗肥,主要以氮磷钾为主,其中用量最大的是底肥,氮磷钾都会按一定的比例施入。传统的底肥施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放水泡田之前撒施,在进行水整地;还有一种是水整地之后在进行撒施。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就是边撒肥、边整地。相对比来说,最后一种方式的肥料利用率比较高,前两者的肥料利用率要低一些。一方面是旱扬肥过程中的光照、风吹等条件造成的肥料光解引起的损失,一方面是肥料表施之后肥料养分难以渗透田面以下的土层里,造成养分大部分残留在水体里,也会造成养分的大量流失。

传统的肥料是氮磷钾三大单体肥料混拌使用,因为传统三大肥的肥效持续期相对短,肥料利用率也低,超过60%的肥料都损失了。但是使用复合肥呢?按理说复合肥有缓释或者控释的能力,只不过在前两种最为普遍的施用方式,肥料的缓释或者控释能力已经限制到了最低,肥料的利用率也不见得就比传统三大肥高。

2、后期追施肥料用量如何确定?还有一点就是传统三大肥的配比灵活,后期追肥的比例和数量也容易判断。如果使用复合肥的话,农民朋友会计算施入复合肥相当于多少尿素、二铵和钾肥吗?会通过纯量来计算商品粮吗?没几个会的吧。这么看来,使用复合肥,后期的追肥就是盲目、无目的的施用状态,其实也不利于节本增效和安全生产。

在我们黑龙江农垦现在也在推广使用复合肥,但是与之配套的是推广侧深施肥技术。秧苗、肥料一起下地,肥料施在秧苗根系侧方5厘米、深3厘米的位置,利用泥浆把肥料封闭在泥浆以下,这样才能大幅的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浪费。所以,脱离了先进机械设备的支撑,水稻种植使用复合肥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属谷类,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原产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关于水稻施用复合肥的问题,为何不推荐水稻施用复合肥呢?下面我相信讲解一下:

  复合肥大家都知道,复合肥里面含有两种以上的肥料,在农民种地施肥的过程中省去很多麻烦,可以说很便利。施一次肥肥庄稼补充了多种营养。但是任何肥料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复合肥的营养成分都是固定的,比例上面是没办法动的。

  但是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对各种元素的肥料的吸收不尽相同,比例上也是差很多,尤其是对钾肥的吸收最多,氮磷钾三种肥料的吸收比例一般是2:1:3。并且水稻的肥效反应时间比较慢。所以成分比较固定的复合肥就不能够满足对肥料的需求。所以说并不是很推荐种植者使用复合肥。

  如果实在是想用复合肥,可以考虑使用水稻专用复合肥,水稻专用复合肥主要是根据水稻对肥料的需求特点生产的复合肥。一般水稻专用复合肥主要做水稻底肥使用,根据土地肥力情况使用,每亩地的用量大概在25千克左右。

  使用普通配方复合肥的时候最好是结合测土配方进行施肥,另外还需要考虑当地的土壤肥情况以及水稻产量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施肥。

  另外就是复合肥一般做基肥使用,不建议当做追肥使用,否则就是对肥料的浪费。最好选择氯化钾复合肥和氮磷钾复合肥,不推荐使用磷酸二胺。一般复合肥的使用时间水稻在深翻土地之前做基肥施入稻田,一般每亩地施肥量在15公斤左右。

  最后最推荐的还是使用氮、磷、钾三大肥料自行混合进行施肥。要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合理施肥,每个地区的土壤情况不同,所以不能够完全照搬其它地区的施肥策略。

  首先必须施足底肥,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效果更好。一般把40%左右的速效氮肥,全部的磷肥和60%的钾肥做基肥使用。另外30%的氮肥做孽肥使用。最后剩余的30%的氮肥和40%的钾肥可以做穗肥使用。


杭漂小伙


为何不推荐水稻施用复合肥?

这个问题村民小江来回答。

水稻种植生长的过程中,对料肥中的各种元素吸收的比例是不相同的。如,水稻生长对钾肥和氮肥以及磷肥的吸收比一般为3:2:1,这样的吸收比也是结合各种植区的实验情况,而得出的。其具有普遍化;覆盖化;实际化。

复合肥一般都含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料肥和元素。其也叫做化肥,且具有高养分,副作用小,物理状态稳定。且多肥合施,使用方便。对促进农作物的生长、高产、稳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就水稻来说,普通复合肥的营养元素配比,并不与水稻促其生长发育等,需要的量比有着有效的对应。题主所说的不推荐水稻使用复合肥,是片面的。这要结合水稻的实际生长及田块间的情况来决定的。可以这么说,如若水稻正缺少此种复合肥的元素,那么对应施入这种复合肥是没有问题的。但为了对水稻的施肥和其吸收更高效,一般都推荐使用水稻专用复合肥。

水稻专用复合肥是根据水稻生长需要而专制的化肥品种。正如一些花草、果树、瓜类等为其配制的专用肥是一个道理。其在养分营养元素方面更全面。其综合考虑了水稻各阶段生长对养分的需要。



总结,水稻对其肥效外在表现是比较缓迟的。水稻复合肥的使用还要考虑种植地块的土壤环境。如,硫酸钾型复合肥适用的土壤环境;氮磷钾复合肥适用的土壤环境,等。水稻对复合肥的需要,更倾向于专用复合肥,也就是水稻生长中对养分元素的需要。


村民小江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属谷类,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原产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关于水稻施用复合肥的问题,为何不推荐水稻施用复合肥呢?下面我相信讲解一下:

复合肥大家都知道,复合肥里面含有两种以上的肥料,在农民种地施肥的过程中省去很多麻烦,可以说很便利。施一次肥肥庄稼补充了多种营养。但是任何肥料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复合肥的营养成分都是固定的,比例上面是没办法动的。

但是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对各种元素的肥料的吸收不尽相同,比例上也是差很多,尤其是对钾肥的吸收最多,氮磷钾三种肥料的吸收比例一般是2:1:3。并且水稻的肥效反应时间比较慢。所以成分比较固定的复合肥就不能够满足对肥料的需求。所以说并不是很推荐种植者使用复合肥。

如果实在是想用复合肥,可以考虑使用水稻专用复合肥,水稻专用复合肥主要是根据水稻对肥料的需求特点生产的复合肥。一般水稻专用复合肥主要做水稻底肥使用,根据土地肥力情况使用,每亩地的用量大概在25千克左右。

使用普通配方复合肥的时候最好是结合测土配方进行施肥,另外还需要考虑当地的土壤肥情况以及水稻产量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施肥。

另外就是复合肥一般做基肥使用,不建议当做追肥使用,否则就是对肥料的浪费。最好选择氯化钾复合肥和氮磷钾复合肥,不推荐使用磷酸二胺。一般复合肥的使用时间水稻在深翻土地之前做基肥施入稻田,一般每亩地施肥量在15公斤左右。

最后最推荐的还是使用氮、磷、钾三大肥料自行混合进行施肥。要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合理施肥,每个地区的土壤情况不同,所以不能够完全照搬其它地区的施肥策略。

首先必须施足底肥,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效果更好。一般把40%左右的速效氮肥,全部的磷肥和60%的钾肥做基肥使用。另外30%的氮肥做孽肥使用。最后剩余的30%的氮肥和40%的钾肥可以做穗肥使用。


大智若愚141050382


我们这的农村,多数都使用复合肥,用老三样的倒是非常少,在我看来,复合肥只是适合底肥,用在追肥上,就有点浪费了。复合肥应与测土配方联合使用,这才能发挥复合肥的根本优势,土壤缺什么元素,就买相对含量的复合肥,这才是复合肥的正确用法。


  1. 就好比我们明知道,我们稻田地里的磷超量,氮超量,钾含量少,要想买到适宜的复合肥,就是高钾型的,但都是高磷高钾,或者氮磷钾配比一样,再或者就是高氮肥,这几种里,也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肥,有时为了调节比例,我们会在买复合肥的基础上,买几袋老三样调节下,化肥里氮磷钾配比,以满足土壤的需求。
  2. 水稻底肥需要氮磷钾齐全,到了插秧后,对氮的需求更高,直到分蘖中期,才需要钾,磷是一点都不需求,在磷含量超标的水田地里,扬磷会起肥皮的,对稻苗伤害很大,多的甚至影响稻苗分蘖。
  3. 到分蘖末期,水稻需要的就是磷和钾,对氮的需求又变低了,如果不是稻苗颜色特别黄,都不建议追氮,氮对稻瘟病的影响太大,尤其是分蘖末期与穗肥阶段,追加氮肥,很有可能染上稻瘟病。从上面两个情况来看,复合肥基本不能满足需求,就是满足了,也会浪费另一种元素,要么浪费磷元素,要么浪费氮元素,浪费的这一部分,都是我们农民的成本。


  4. 在复合肥里,有一种两元素复合肥,叫氮钾追施,它能满足肥料的前期需求,但是价格太高,我们这是80斤装的一袋100元,氮钾含量为30:5,自己买100斤装的尿素100元,含氮量46,钾100斤装200元,含钾量50。
  5. 按氮钾追施的肥量对比,自己配才需要68元多,虽然氮钾追上,写着各种添加元素,但它价格依然高,从这样一对比氮钾追施的价格就太高了,用它有点得不偿失,如果是氮含量超标的地可以,毕竟氮钾追施不用拌肥了。
  6. 说实话,从现在的复合肥生产工艺,没看出使用复合肥能提高水稻的产量,我们村有两户人家年年都买老三样,产量和我们也差不多,它们地里的有机质少了,我们的也少了,就是这个含螯合的复合肥,我都用了六七年了,也没看见改变土质,我们的复合肥更多的还停留在概念上。


水稻施用复合肥要与其余的肥料配合,不能单施复合肥,根据自己的土地配肥,才是最合理的,除了测土配方,任何人对你土地的理解,都超不过你。


田俊超白


第一次听说“不推荐水稻施用复合肥”!

可能只是道听途说而已!或者只是一种误解!

粮食是我们人类的口粮,复合肥是作物的口粮!

有机肥是不可能完全替代复合肥的,两者的区别:有机肥相当于中药――药性慢,但不伤身!复合肥相当于西药――伤身,但见效快!

之所以说是误解,理由如下:大多数水田都是在放水整田时撒施复合肥,随着机器一遍一遍来回折腾,容易导致化肥随水溢出自家的田埂!于是有的农户就改为插好秧个把礼拜后追施,这样施肥容易踩踏稻秧!特别是碰上大雨时期,有的大户由于水田太多,在雨停后施肥,根本就忙不过来,可能会剩余几亩或者几十亩没有撒肥。到秋收时,发现水稻没有减产!于是乎“水稻不施肥”也是可以的[祈祷][祈祷][祈祷],他们就没想到――假如你吃大餐时喝醉啦,是不是下一顿不吃也不会饿啊?!

我们这里水田施肥方法可以推广一下:午收后,先深翻土壤,等到放水整田前三天再撒肥深翻――既保证了肥料的利用率,又保证了水稻秧苗不被踩踏!

[祈祷][祈祷][祈祷]


命自我立17


水稻施用复合肥很常见,一般作底肥施用,有时也会作追肥,但有一些观点说不推荐水稻施用复合肥,主要是考虑复合肥的含量较为固定,难以平衡养分,会造成部分养分流失,利用率不高,在水稻生产上的确存在这类问题,不仅是复合肥,而且在使用氮肥、钾肥上等都有,像氮肥的利用率仅有30%-35%之间。

水稻对氮、磷、钾的需肥比例为1:0.5:0.7,根据水稻生长需肥规律,一般40%氮肥、全部磷肥、60%钾肥作基肥施用,合理配比使用复合肥是可以的,建议结合测土配方进行。当然,也可选取水稻专用复合肥,不仅含有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还有硅、锌等中微量元素,能很好地满足水稻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常年秸秆还田的地块,钾肥用量可适当调减30%。

在南方双季水稻施肥上,一般基肥可施用48%复合肥30-40公斤/亩或使用控释肥20-30公斤/亩,分蘖期追施尿素+硅锌肥,在穗肥上可施用10-15公斤/亩48%复合肥或用尿素+钾肥或全部施用钾肥(优质稻);在南方一季稻上,因一季稻的生育期长,产量更高,基施的复合肥要更多,一般在40-50公斤/亩,追肥上也会增加一些。以上是可供参考的基本施肥方案,具体需根据土壤类型、品种产量水平等调整。

云众地服务宗旨: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云众地


额~看了以上大神们的回复,好多呀~哈哈

种植水稻我个人比较建议测土配方,当然有人肯定说这成本有多高呀,其实可以和一些肥料厂家谈,让他们测土配方,毕竟一方水土都不一样,看看本地区土壤元素含量再来配方,这样做到科学用费。

当然并不是说复合肥不好,还是看你定义的复合肥是什么?15-15-15的吗?还是其他比例的?

总之,最好的肥料就是配方,因地制宜是最好的选择。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哈~

作为一名从事农业6年的新农人的观点,如有不对,还请指教哦~


胡盼盼家农场1990


谁来为我们测土配方


用户9754018704135



我每年都用,史丹利水稻复合肥,每一亩一袋复合肥,和二十斤尿素,就够用了。也不须要在施肥了。而且稻粒饱满。


肥料大了,①稻容易被风乱倒②稻粒发暗,千粒重减轻。③叶包穗。而且稻穗还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