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論持久戰》充分體現了偉人的思想深度

毛澤東的《論持久戰》是大學就看過的,當時認為這本書太空泛了,雖然其中給出了大量的相關說明,但由於其本身難以精確的所以並沒有記錄下什麼。時隔至今,突然感覺到這篇文章是極其有水平的文章,這種思想方法是值得學習的。

《論持久戰》充分體現了偉人的思想深度

《論持久戰》是毛澤東於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的演講稿,是關於中國抗日戰爭方針的軍事政治著作。毛澤東在總結抗日戰爭初期經驗的基礎上,針對中國國民黨內部分人的“中國必亡論”和“中國速勝論”,以及中國共產黨內部分人輕視游擊戰的傾向,系統地闡述了中國實行持久戰以獲得對日勝利的戰略;也有人認為中國能夠依靠國際援助迅速取勝,不過我認為當時認同“亡國論”的人要多。毛澤東這時候寫這本書也就顯然是為了肅清這種思想、統一思想、統一戰線、共抗日軍的。

不涉及他本人所熱愛的哲學,雖然部分的體現了他在矛盾論中提到的矛盾的對抗與發展,也把其他人的觀點說成是機械唯物論的,是錯誤的,但是很少有抽象的、生澀的語言。因為目的就是為了讓儘量多的人懂並接受他的思想,所以簡單易懂屬於第一要素。

《論持久戰》充分體現了偉人的思想深度

文章中處處也顯示了一種堅定而強烈的情感,這是從文字中就能感受到的,也就這本身就是毛澤東人格魅力的一部分,自信到絕對相信自己的地步,對自己堅信不疑,這是大多數領袖都具備的特點。對於領導者來說,大多數時候快速的決定比不正確的決定更重要,更能顯示出自己的氣魄來。所以其中沒有任何不確定的詞彙以及語氣,整體只描述了兩種觀點,一種是正確的,一種是錯誤的,也處處表達出錯誤的觀點是必須要糾正的。

其中描述的幾個理由都是一些很常見、容易接受的理由。例如中國是正義的,日本是邪惡的。中國是本土作戰,日本是跨地域作戰。中國有國際援助、支持,日本受到國際上的譴責、攻擊。中國人多,日本人少。日本人到中國作戰,他自己本身就是被中國人所包圍的,所以他需要處處小心謹慎。

單單是說明觀點還不行,其中也說明了一堆理由;或許是受限於演講稿的篇幅,或是其他原因,沒有對因素對結果產生的具體影響進行論述,也沒有對具體的形式變化進一步的講解。但是已經足夠把道理說明白了。

《論持久戰》充分體現了偉人的思想深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