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水滸傳宋江的計謀“招降納叛”,為什麼朝廷將領都願意歸降呢?

說宋江大搞“招降納叛”活動,一點不假。他和吳用巧施計謀把一些朝廷官員“誘”上山,也接納了不少慕義或躲難上山的武將文官,這當然包含“納叛”的意味。

水滸傳宋江的計謀“招降納叛”,為什麼朝廷將領都願意歸降呢?

單說“正兒八經”的“招降納叛”(即接納“被俘歸降”的朝廷武官)也不少,如關勝、秦明、呼延灼、董平。張清,索超,宣贊、郝思文,韓滔,單廷珪、魏定國、凌振、龔旺、丁得孫等朝廷將領,另有項充、李袞等“山大王”及地主武裝將領扈三娘,盜賊鬱保四,共十九名。

水滸傳宋江的計謀“招降納叛”,為什麼朝廷將領都願意歸降呢?

如何看待宋江的“招降納叛”?

一概肯定和一味否定都是不對的。宋江早就有歸順朝廷之心,他把朝廷武官招納進來,這些人的上山雖帶有被迫性,然而卻同宋江有“共同言語",這無疑增添了鼓吹招安的力量。

但是,宋江這種“招降納叛”的性質,還是有利於梁山的發展和當時的形勢,是好的!因為,宋江搞這些活動都是在招安之前。不管怎麼說,宋江還是梁山義軍的一個領導人,那些被俘歸順的朝廷將領“降"的是梁山義軍, “叛”的是封建朝廷,這有何不好?

水滸傳宋江的計謀“招降納叛”,為什麼朝廷將領都願意歸降呢?

再說,“優待俘虜”,“接待投降者”、“鼓勵反戈一擊”之類的政策,歷來被人們所重視和運用。既然被俘朝廷將領願意投降,允許他們投降並加以使用,也是無可厚非的。從效果看,這些被俘將領,在“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之後,的確是未曾站出來反對宋江的招安政策。但是,大多數梁山好漢也一樣沒有公開站出來反對。因此,也不能過多地責怪他們。

另一方面,這些朝廷將領自歸順梁山之日起,都與梁山同心同德,這對瓦解敵軍,壯大義軍力量,把梁山事業推向最高峰,都曾起過好的作用。這是不能否定的。

水滸傳宋江的計謀“招降納叛”,為什麼朝廷將領都願意歸降呢?

如東平府兵馬都監董平大開城門,引梁山義軍入城;汝寧州都統制呼延灼的倒戈慕容知府,而後慨然上山,都是極有意義的。我們還可以看到,正由於梁山正確執行了廣攬人才,招納歸順人員的政策,所以隊伍越來越壯大。甚至引起一種十分喜人的“連瑣”反應,如招降了關勝後,關勝則招降了單廷珪,單廷珪又去招降了魏定國,如此這般,便使圍剿梁山的官兵迅速瓦解,而義軍則越戰越興旺。

水滸傳宋江的計謀“招降納叛”,為什麼朝廷將領都願意歸降呢?

那麼,被俘將領為何願意歸順梁山呢?

這一則是朝廷的腐敗與黑暗,使他們對前途失去了信心。同時,由於自己被俘,也難以找到別的出路。客觀上,則是梁山及其首須的濃重義氣,感動了他們。作者也正是藉此著力宣揚梁山及其首領的忠義觀念,讓宋江對被俘將領反覆進行“替天行道"的說教,訴說忠於朝廷的衷腸心曲。他對被俘的索超說:

“你看我眾兄弟們,一大半都是朝廷軍官,蓋為朝廷不明,縱容濫官當道,汙吏專權,酷害良民,都情願協助宋江,替天行道。若是將軍不棄,同以忠義為主”;

宋江還常以“只待朝廷赦罪招安”的表白,去規勸和討好降將。作品刻畫宋江如此謙恭的表現,確實表現出梁山的重義氣和宏宏大度,使被俘將領受到感動,情願歸降,就連那打傷十六員梁山大將的張清亦“見宋江如此義氣,叩頭下拜受降。"這對團結各方人士,結成統一戰線。壯大梁山力量,無疑是有作用的。

水滸傳宋江的計謀“招降納叛”,為什麼朝廷將領都願意歸降呢?

此外,作者又反覆強調“神意”,即所謂星魁“合當會聚,自然義氣相投”,“也是天罡星合當聚會,自然生出機會來”等等,所以朝廷將領的被俘歸降顯得更順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