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一个端午节过五天,带你们走进别样的端午文化——莆田五日节

儿时的歌谣: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一日、初六嘴撅撅。

一个端午节过五天,带你们走进别样的端午文化——莆田五日节

我记忆里,小时候盼完年三十,就盼端午,过了鬼节盼八月十五,十五一过冬至到,过了冬至尾牙至,尾牙过了盼年三十。这样一直循环盼望着,陪我也度过了儿时的童年。为什么这样盼? 年三十围炉吃大餐后拿压岁钱最开心。

年过完了还有一个头牙,福建和广东地区每月初二和十六给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打牙祭,尤其是做生意的特别重视头尾两个日子,会隆重祭祀并聚餐。

对于孩童的我,头牙早已经上课读书,大餐与我无关,但端午就不一样了,家里准备各种过节的东西,还可以偷偷跑出去看赛龙舟。

一个端午节过五天,带你们走进别样的端午文化——莆田五日节

鬼节,这有出嫁后的女儿回来祭祀已故的父母,我们那一辈也幸运长辈兄弟姐妹多,每年都几个姑姑回来,祭祀完了就是团聚一起的日子,还能给不少零花钱和零嘴。

鬼节后基本就开学了,我就会特别期待中秋,而家里大人就掐指算着冬至过了,要迎接尾牙的事, 尾牙基本都是期末考试那一天,作为一年中最后一个打牙祭的日子,十二月十六。过了它就是寒假和期盼的年三十。周而复始,童年没有现在这样衣食无忧,可是,现在也少了过去那一份期待。

莆田人对于一些传统的节日总是很用心的传承。五日节,不是真的五天都在吃喝。以前大家都不富裕,不像现在这样什么都不用准备,到日子马上买。必须要一点点做,一点点存。家家户户都忙,就把一些节日用的分开准备,这也就有了五日节的说法。

初一糕,五月的第一天,为了祈望今年的早稻丰收,家家户户都会蒸煮糕来食用,象征家家有余粮。我妈经常开玩笑:"小时候家里穷,你们的曾外祖父觉得什么都没有米饭划算,什么做米粉、米糕都是亏了。那会几代同堂,一家十几口吃饭,确实需要精打细算。"可就是这样,还会在五月初一的那天吃糕,吃的是对生活无限的盼望和憧憬。

一个端午节过五天,带你们走进别样的端午文化——莆田五日节

初二粽,基本都在初二那天,家大人拿出买好的粽叶、糯米、红枣、花生、稻草,那会没有那么多花样,家家多为红枣花生馅,把粽叶和糯米泡开,然后卷起叶子一勺米一颗红枣一两课花生再一勺米,然后把粽子裹好,用稻草捆好。

孩子看着手痒就会下手,然后漏米散架,就算捆的有那个意思,没有捆在节点上,下锅煮了也是水捞饭。看着大人们娴熟的包好后,我们都围在灶台旁,等着盼着粽子出锅。

一个端午节过五天,带你们走进别样的端午文化——莆田五日节

刚出锅的粽子又香又烫,大人会建议放一会,刚出锅的米马上吃,没嚼劲,孩子哪里管那个,抓一个在手里,猴急的使劲拽那个稻草,可是越拽越紧,最后只能用牙齿。扒开层层的包裹,看到粽子,一口下去,满口的清香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的惬意。现在,一桌子的粽子,可就是吃不出过去的味道。

初三螺,过去的田野里有蛙叫,河沟有鱼虾蟹和螺,每到夏日到来临,我们就下河摸鱼,但我小时候,河里的螺已经不能吃了,都是去市场买。

一个端午节过五天,带你们走进别样的端午文化——莆田五日节

听我爸妈说他们小时候的故事,真的很让人向往。那会虽然穷,可一群人上课溜出去用捞鱼钓螃蟹,完了装文具盒里,上课打开,螃蟹在教室乱爬。我妈告诉我,夏日螺最肥也最甜,还量产,所以端午的第三天家家会煮螺吃,我们几个小的会比谁的桌面螺壳多。现在想起来真的幼稚又伤感。

初四艾,艾草在中医里一直有祛湿散寒,镇咳平喘的功效,古代治瘟疫也会用到艾草。在夏日到来之际,家家都会去野外采集艾草等物,悬挂门前辟邪除病,还可以驱蚊。基本家家收集的同时会一起收集艾草、鱼腥草、车前草、菖蒲、浦姜等二十余种草药,悬挂放置在露天处吸收露水,在初五中午和一起烧煮,制作成午时水,一家人一起用午时水洗澡用。五月号称毒月,也是五毒最活跃的季节,古代莆仙人民为了度过夏季的多雨,预防蛇虫鼠蚁,就会用午时水洗澡,祈求平安健康。

一个端午节过五天,带你们走进别样的端午文化——莆田五日节

初五这一天最热闹,家家准备着煮午时水,一般煮午时水也会放进去很多鸭蛋,等水煮沸了,捞出金黄色的午时蛋,吃了会健康长寿。中午,所有人用午时水洗澡换新衣服,摸雄黄,点檀香,然后家家煮面条,莆田基本家家煮卤面,搭配煎茄子,同时桌面一定会摆放午时蛋、粽子、桃子、糕一家人围坐一起享用美食,随后一起去看赛龙舟。

可以说初五这一天一定是最开心,吃的最饱。以前一般都是年三十过了,初一都没什么大鱼大肉吃了,所以端午节过了,初六依然嘴巴撅的高高的。

一个端午节过五天,带你们走进别样的端午文化——莆田五日节

儿时回忆里,我们初五最开心,不止有吃喝,还有新衣服,家里的大人会用五线绳编织手串让我们戴着保平安,还会准备网兜去亲戚家串门装粽子和午时蛋。因为那会邻里乡亲,过节都打开门,孩子会到处跑。大人也不吝啬桌上的东西,会开心的让孩子尝尝自己的手艺,做做对比。然后就会看到我们去看赛龙舟的路上提着一大兜的东西。

高楼大厦建起来,家家户户都关在门里过节,孩子一个人在屋里玩电脑打游戏,端午吃面条也只是觉得是家里换口味,习俗已经淡化出视线,孩子也不再到处奔跑在喜悦中。

一个端午节过五天,带你们走进别样的端午文化——莆田五日节

我老觉得现在节日少了什么,写到这会我知道了,节日从简,一切都方便了,但少了制作的乐趣。大人忙着做生意,孩子也忙着学习考试,慢慢的午日节也变成一个假期。大楼建起来了,人也关进自己的世界,没了儿时串门的过节方式,真的孤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