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琅琊王氏對東晉的時局有何影響?

輿地鏟史官


論及南北朝時期的門閥士族,王謝兩家可謂無人不知,尤其是以徐州琅琊郡為郡望的琅琊王氏,更是在南朝尤其是東晉政權中長期執掌樞機,貫穿東晉政權始終。那麼,琅琊王氏對於東晉時局所產生了什麼重大的影響呢?



圖/琅琊王氏祖祠


王與馬共天下

首先,東晉政權之所以能夠建立,王導功不可沒。永嘉初年,中原的動亂已經勢不可免的情況下,東海王司馬越接受了王導的提議,派遣司馬睿去鎮守江東,其目的無非是把江東作為一條退路。然而正是王導的這次建議,使得永嘉之亂髮生之時,司馬睿成為了流播江表的唯一正統皇室血脈,直接將司馬睿推上了東晉的皇帝寶座。



司馬睿剛剛登基的時候不過是一個掛名的皇帝而已,並不具有制定大政方針和治理國家的實際權力,實權掌握在以琅邪王氏為代表的門閥士族手中。當時,王敦坐鎮荊州,不但掌握著東晉主要的武裝力量,而且幾乎控制著東晉一半的土地(荊襄之地)。王導則以宰相的身份掌控中央政府。此外,琅琊王氏的其他兄弟王舒、王含、王虞、王彬、王邃等也都擔任刺史和都督等要職。當時的一句時諺“王與馬共天下”絕非誇張之辭。


東晉的中流砥柱

東晉政權建立之初,王導為了籠絡江東士族,曾經自學吳語在宴會之上與當地士族交好,使吳會人士進入東晉政權,從而融合了南北士族,穩定了東晉的社會基礎。


王導、王敦兄弟之後,琅琊王氏繼續發揮著東晉王朝中流砥柱的作用,其子王邵為東晉吳國內史,其堂侄王羲之則為東晉會稽內史,兼領右將軍,另一位堂侄王彪之更是官至尚書令、護軍將軍、散騎常侍。東晉後期桓溫當政時期,王彪之作為琅琊王氏的核心人物與陳郡謝氏的代表人物謝安共同挫敗了桓溫的篡權舉動,並且在桓溫死後與謝安共同執政,保證了淝水之戰前東晉政權的穩定局面。



圖/王羲之書法作品《蘭亭集序》


在神州陸沉的大背景下,琅琊王氏在南渡政權中把握了核心地位,並始終以東晉政權的重要保障力量而存在。


參考文獻:1. 東晉門閥政治,作 者 :田餘慶著出版發行 :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1989.01

2. 王心揚著,東晉士族的雙重政治性格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