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當我們談論自有品牌,其實討論的是市場整合

當我們談論自有品牌,其實討論的是市場整合

■ 撰文 | 李華

關注並置頂商業觀察家獲取零售新聞

中國零售市場,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目前,都在做自有品牌。

做的角度無外乎幾個,擁有自有、獨有商品體系。建立新的零供關係,以提升效率。更好的利潤、差異化表現。增加顧客粘性,更好去競爭。等等。

但做自有品牌,有時候就是個“坑”。

“燒錢”會傷害你的現金流。動銷、週轉的“慘淡”,讓你積累了一堆庫存。沒有能力把控流程,做到穩定商品品質供應,則讓消費者拋棄了你。最後,當你信誓旦旦覺得,我有渠道,“渠道為王”之時,最終你卻發現,你並不瞭解消費者。

由此,在“大坑”之前,為什麼全球零售發達國家,自有品牌銷售佔比很高?他們經歷過什麼?

原皇家阿霍德集團副總裁(自有品牌佔比近50%)、自有品牌專家埃德加艾爾澤曼稱,從歷史總結看,零售行業的合併導致的集中度提升,和零售模式的成熟,是推動自有品牌份額成長的重要因素。

集中度

英國是歐洲自有品牌銷售佔比最高的國家,超過50%。英國零售市場格局如何?四大零售商(Sainsbury’s與Asda合併算一家)主導,佔據絕對市場份額。

當下全球市場,能把自有品牌銷售佔比做得很高的國家中,幾乎沒有零售市場集中度低的國家。

自有品牌不是OEM貼個商標就算完成了工作,背後要實現的是,商品研發能力及品質長期管理能力、定價能力、對消費者的理解及消費趨勢的洞察能力。

零售商要做到這些,一定基於本身有較強的零售能力,理解商品,對消費者有足夠精準的洞察。至少得有區域市場內的渠道密度、銷量產出能力,擁有強零售終端,進而能形成上游議價、整合能力。

舉幾個例子。

做消費品牌,最重要的一定是商品品質。如果沒有長期穩定供應、好的商品,品牌是做不起來的。

在服飾品類,中國有數以千計、萬計的服裝廠,可這個市場裡的人常說,真正工藝好的、水平高的工廠,中國也只有100個左右。這些工廠有ODM能力,他們不缺訂單,大家搶著下單,全年都是滿開。

這些工廠也很少能快速“複製”同樣的“高水平”工廠。

所以,零售商如果做服裝自有品牌能拿到這些工廠的訂單份額嗎?

還有乳製品等,當下,中國的優質奶源幾乎都被“壟斷”了,零售商又能拿到國內份額嗎?能不能做到穩定、高品質、長期商品供應?

因此,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商業觀察家》認為,零售商做自有品牌可能要有兩個基礎。

一、要有量、有終端影響力。

如果沒有較強的終端零售渠道,沒有足夠的市場影響力,是很難拿到優質產能訂單的。

沒實力,誰跟著你呀。優質工廠不缺訂單,零售商想買“產能”,別人不一定賣給你。你想依靠他們做決對低價沖銷售,別人不會跟你做。

工廠流水線是不能停工的,一停工,成本非常高。沒有長期的銷量“保證”,沒有渠道影響力和零售能力,工廠怎麼會有信心。

加上國內優質產能很多都被分割、“壟斷”,因此,未來做自有品牌的基礎,很大一部分是通過向品牌商買斷商品,來做自有品牌,但如何獲得可口可樂、伊利等的“買斷款”呢?憑什麼這些巨頭品牌商給你開闢一個渠道,一個更低的採購價?

在生鮮領域,當下市場,上游品牌化、集中度提升的趨勢非常明顯,所以,需要實力能跟他們“對接”。

二、要有標準輸出能力。

國內優質產能份額如果拿不到,做自有品牌也有其他方式。比如做進口商品,建立買手團隊。進口商品相比國內商品而言,標準化程度更高,這受益於發達市場,及國際貿易的規範化、標準化。

但進口商品的品項選擇侷限相對更大,不僅要考慮國內適用性,且受宏觀政策影響較大,也需要做比較大投入。

另一類,就是輸出標準,做國內中小廠,有閒置產能的工廠。這可能會是未來的”主流“。

在中國,各個領域都是產能過剩的,有許多中小工廠是“吃不飽”的,他們有閒置產能。

由於中國整體流通效率比較低。渠道壟斷,或者說“供應商佔主導”的流通模式(主要是渠道“壟斷”下的低效和價格虛高,比如百麗對百貨商場渠道的“壟斷”,幾大奶企對線上線下的“獨佔”。),既造成商品售價虛高、效率低下。也導致很多中小廠沒有足夠空間發展(本身品質能力也相對差),即便能提升品質,做好商品,其生產出來的商品也可能找不到有效終端銷售通路。

零售商是可以整合這些資源的。但前提則是,能建立有效組織方式將零售終端與工廠高效連接。零售商得有足夠的單品產出能力。

同時,零售商要能輸出一套標準提升上游能力,進而保障長期商品品質,及商品研發能力。進而做好自有品牌。

就像阿爾迪一樣,只經營1000支SKU左右(大賣場經營數萬支SKU,是很難都做買手直採的。),單品採購量大(產出也大)、週轉快。

通過提供更好的購物便利性體驗(更小型店鋪,精選品類,消費者購物流程幾分鐘,至多十幾分鍾便可),為消費者節省了時間。以及建立強大買手選品能力、商品研發、標準輸出、品控能力,實現了去中間環節、去品牌溢價的工廠直採,為消費者節省了金錢。

進而,前端銷量產出與後端供應鏈資源整合滾動發展。

阿爾迪跟工廠合作的“穩定性”強。訂單簽約週期很多是10年等長約。

跟阿爾迪合作的工廠不是非常大的工廠,沒有資金、名氣去做市場、做推廣。但與阿爾迪合作後,他們也不需要營銷費用了。

阿爾迪每批次訂單雖然毛利率會少點,但量大,訂單週期長,且“無庫存”,一出廠就運給阿爾迪(阿爾迪保障”產出“),能節約成本。整體算下來,工廠的利潤其實還是很可觀的。

這一套模型,阿爾迪盤活了既有供應鏈資源,為市場提供了性價比,也成就了自己。阿爾迪自有品牌佔比非常高,在所進入的市場中,所佔市場份額也非常高。

由此,做自有品牌的過程,某種程度看,其實也是零供關係整合、市場整合的過程。

要能創造出強大的終端零售能力,要有量、產出,或者是形成新的零售渠道。這樣才能打破過去“固化”的零供格局,盤活“吃不飽”的供應鏈資源,進而改革既有零供關係,建立以消費者為主導的模型。

這一塊,近一兩年內,拼多多做得比較好,其抓住了微信紅利,形成了一個新的零售渠道,進而,據此整合上游既有中小工廠資源,通過拼團方式集中訂單,去中間環節,工廠直採做出低價、性價比。前後端快速滾動發展。

但拼多多似乎沒有形成阿爾迪上游標準輸出能力,是一個將中小工廠資源集合的平臺形態。他的商品長期品控能力是否具備,當下有疑問。所以,他是否能形成阿爾迪那樣的用戶粘性,可能也有疑問。

線上線下

整體來看,當下市場,通過線上方式做自有品牌的企業,發展都很快。出現了很多“嚴選”、“精選”。

線上做自有品牌有線上的優勢,無空間限制,能力具備、模式可行、有流量,起初的跑量就很快。

一些品類也比較適合線上做。比如凍品。

線下做凍品是跟新鮮生鮮品類陳列在一個空間內,相比而言,凍品的賣相都不好看,消費者不願意買。

但線上,通過圖片的展示方式,凍品跟其他生鮮的展示效果是“一樣的”。消費者受到同樣的“感染”,相對更容易做出購買決定。

所以,一些進口牛肉、凍品海鮮等自有品牌,線上賣得更好。

但目前,線上的“嚴選”、“精選”也出現了普遍的同質化問題,把包裝去掉,看不出太大差別。

這背後可能還是一個買手能力、商品能力問題。

線下,當下也普遍在做自有品牌,就《商業觀察家》看來,線下做自有品牌,一大價值在於,能不能據此建立新的零供關係,進行零供改革,創造出新的效率。而不僅是貼個商標,或者獲得更多毛利。

既有的零供關係是“固化”的,賣紙的就是那幾家供應商,賣牛奶的也是那幾家供應商,賣休閒食品的還是那幾家供應商。無非是你在這個區域市場佔比高點,我在那個區域市場佔比高點。聯合”佔據“了同質化的零售終端,新的供應商進不來。

“固化的格局”,零供雙方都不思進取。價格越賣越高,或者品質越賣越低,商品設計研發幾乎沒什麼進步,品牌也老化。反正”穩定格局“下,不怎麼努力,也能獲得豐厚利潤。

直到消費者“買不動”,以及新的零售渠道出現,客流被分流,才發現競爭力缺乏了。

因此,自有品牌是對既有零供關係的一次修正。做得好,就是對市場的一次整合。做得不好,就是一堆庫存,”倒“得更快。

如何做好呢?

就是上文所說的那些能力。

目前來看,一些中小企業反而力圖要跑在前面。比如以生鮮傳奇、冠超市、金好來等十多家區域中小零售商為發起單位,組建的螞蟻商聯,就力圖構建強協同關係,集中各家訂單,來做工廠、源頭直採,來建立買手能力,做自有品牌,進而變革零供關係,提升流通效率。

這樣的基於“朋友圈”的聯繫,未來有可能進化為“親戚”的聯繫,也是一個路子。整合資源、能力,並分擔風險。前端形成量,後端形成商品能力,滾動發展。

文章出自公號商業觀察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