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TCL集團聚焦半導體產業 淨利潤連續兩年同比增超30%

TCL集團聚焦半導體產業 淨利潤連續兩年同比增超30%

近日,首批科創板9家上市企業申報受理名單出爐,33隻影子股中有20家在3月25日漲停,其中,TCL集團(000100.SZ)因為參股晶晨半導體和利元亨放量漲停,成交額約60億元。

3月25日,TCL集團披露了一則投資者調研接待記錄。TCL集團稱,目前TCL創投公開的項目包括已上市的寧德時代、勝宏科技、通源石油、生物股份、中嘉博創、納晶科技等企業,還涵蓋部分具備科創板甚至於主板上市潛力的、科技驅動型企業,包括寒武紀科技、無錫帝科、星環科技等。

記錄顯示,截至2018年末,TCL創投業務管理的基金規模為93.65億元人民幣,累計投資項目108個,主要投資於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半導體、先進製造、大數據等領域。

TCL集团聚焦半导体产业 净利润连续两年同比增超30%

在3月20日召開的2018年度業績交流會上,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表示,“根據企業變革轉型的戰略,2018年集團又重組剝離了39家非核心企業,業務架構調整為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智能終端業務、產業金融及投資業務和其他新興業務等四個業務群,核心產業為半導體顯示和智能終端。”

重組扭虧為盈 實現利潤近3億元

3月19日,TCL集團發佈了2018年度的業績報告,實現營業收入1133.6億元,同比增長1.60%;歸母淨利潤34.7億元,在2017 年歸母淨利潤增長66.3%的基礎上再增長了30.2%,這是繼2017年後連續兩年實現同比增長超過30%。

2018年營收和淨利潤的同增長,是TCL交出的首份成績單。2019年1月7日,TCL集團開2019 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相關議案,根據議案,重組完成後,TCL集團的主要業務架構調整為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產業金融及投資創投業務、新興業務群三大板塊。

事實上,TCL的變革重組早在兩年前就已經開始。此前,經過連續兩年的虧損,TCL開始變革轉型,精簡運營管理流程,優化業務及組織架構,持續降本增效,增強核心業務的行業地位和競爭優勢。兩年多來,TCL集團共出售、關閉非核心業務企業63 家,大幅減少虧損企業,將人力、資金和技術等資源聚焦在主要產業上。

根據2018年數據,重組後TCL集團淨利率將由3.59%提高到7.35%;資產負債率由68.4%下降到64.1%,同時收到47.6億元現金;員工數量由9萬人減少到3萬人。從2017 年鉅額虧損轉為當期盈利,2018年度實現利潤近3 億元。

業績交流會上,有記者問李東生,如何看待制造企業多元化和專業化經營。李東生表示,從TCL自身情況來說,多元化和專業化是相對的,TCL的智能終端業務不僅僅是做電視,還包括彩電、手機、家電以及很多新興智能終端產品,而專業化是指集團聚焦的華星半導體顯示業務。

另外,李東生指出,縱觀全球產業的發展和變遷,專業化經營模式具有更好的效率和競爭力。通過這次重組,TCL集團將完成由多元化經營向專業化經營的轉變,進一步聚焦半導體顯示及材料產業,以產業金融與投資創投業務支持主業發展,定位於高科技產業集團。

聚焦核心業務 深耕半導體顯示及材料

經過前期的變革重組,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成為TCL集團的核心業務,具體來說,主要是柔性顯示屏業務。華星光電主要負責半導體顯示面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早在2017年9月,華星光電就已建成中國第一條G4.5柔性OLED的中試線,併成功研發7.2寸可內/外摺疊產品。目前,華星光電擁有兩條8.5代線,兩條G11代線,在武漢有兩條6代手機面板線,共六條面板線。

在大尺寸領域,兩條G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t1和t2)保持滿產滿銷,實現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量全球排名第五、32吋和55吋UD產品出貨量全球排名第二、對國內一線品牌客戶出貨量穩居第一;G11- t6項目已於2018年11月投產,有望於2019年底實現滿產。在中小尺寸領域,6代LTPS-LCD產線-t3項目於2018年第四季度實現滿產滿銷,並以當季2480萬片的出貨量躍升至全球第三、國內第二,增長速度全球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蒸鍍式OLED於2018年11月份已在武漢的t4產線點亮,今年進入爬坡期。

在2018年業績會上,華星光電首席技術官張鑫指出,2019年可以說是柔性屏的元年,華星今年t4柔性屏已經開了一個手機,預計可能會再開三個,目前華星主要處在良率爬坡階段,預計2019年底,華星靜態彎折柔性屏的良率能達到70%以上。

李東昇補充了關於柔性的概念,過去很多手機用的柔性屏實際上是用柔性OLED做的曲面屏,以及三星的LTPS柔性屏,都屬於靜態彎折的產品,是目前市場上主要的產品。另外一種是AMOLED柔性摺疊屏,有一些廠商已經發布了,但目前市場上還未推廣,今年華星光電會將這種柔性摺疊屏實行量產,向市場提供。

“坦白說,柔性摺疊屏還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大規模商業應用可能比預期的時間會晚一些。”李東生坦言。

2018年,華星光電實現營業收入276.7億元,淨利潤23.2億元。

除華星光電外,華顯光電、廣東聚華和華睿光電也是TCL半導體顯示及材料的主要業務群。廣東聚華是“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我國顯示領域唯一一家國家級創新中心。新型顯示材料方面,華睿光電承擔著“印刷OLED顯示關鍵材料產業化示範項目”的責任,蒸鍍式OLED印刷和電致發光QLED材料均有所突破。

華顯光電(0334.HK)主要從事中小尺寸TFT-LCD /OLED顯示模組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8年,華顯光電充分發揮與華星光電的協同效應,優化產品結構,導入多家國際一線品牌客戶,實現模組銷量6,048萬片,同比增長13.0%,實現銷售收入52.8億元,同比提升52.4%。

TCL集團CFO兼COO杜鵑表示,除了原有的t1和t2業務之外,2019年武漢的t3將全面滿產,深圳的t6也會全面量產。

圍繞核心主業 實行全產業佈局

根據企業變革轉型的戰略,2018年,TCL集團重組剝離了39家非核心企業,業務架構調整為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智能終端業務、產業金融及投資業務和其他新興業務等四個業務群,核心產業為半導體顯示和智能終端。

為集中資源將半導體顯示業務做強做大,TCL決定將智能終端業務剝離出售,由新組建的TCL實業控股收購該項業務,資產、負債和員工也隨業務轉移。

李東生解釋道,華星業務和終端業務拆分,是因為這兩種業務的管理邏輯差別很大,華星業務項目投資週期長,而智能終端的技術迭代非常快。“從法律和實際股東利益來講,華星是完全獨立於智能終端業務的,這對於華星的客戶將會有積極、正面的作用。”

另外,TCL通過創投進行佈局,以直接入股或投資的方式建立產業鏈競爭力,公司的產業金融及投資創投業務,包括TCL 金融和TCL 資本。TCL 金融可為主業及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金融服務,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財務成本,並利用溢餘資本創收增益。TCL 資本將主要圍繞核心主業產業鏈,對核心電子器件、基礎軟件及高端通用芯片等領域進行前沿投資與佈局。

李東生在業績會上指出,產業金融和投資業務將繼續圍繞核心產業發展,提供資金管理和金融服務支持,創造穩定增長的利潤。

TCL的戰略佈局,除了生產經營,還有輸出佈局。

2018年,TCL藉助“一帶一路”的發展契機及消費電子產業的整合機遇,開拓全球市場,加速全球化業務佈局。整合TCL 電子、TCL 通訊和家電等業務資源,推動產品研發設計、產業鏈管控、市場推廣及品牌全球化領域的聯動,通過品牌營銷推廣和提升產品力,推動TCL 從中國品牌向有競爭力的全球品牌轉型。目前,TCL在全球已有28 個研發機構、10 家聯合實驗室、22個製造加工基地,業務遍及160 多個國家和地區。2018年,TCL海外業務收入佔比49.7%。

TCL集团聚焦半导体产业 净利润连续两年同比增超30%

武漢亢龍太子被曝拖欠29億元貸款本息 跨界地產“惹禍”?

河北燕郊產業轉型路:售樓處變商貿城

長租公寓的“蠻荒時代”

南國置業管理層震盪 全國擴張戰略遇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