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打臉北宋,高麗奪遼280裡,築城12座

986年,為收復燕雲,宋太宗親率大軍征伐遼國,史稱“雍熙北伐”。由於宋低估了敵人的力量,加上宋軍統帥行動不協調等原因,北伐失敗。

打臉北宋,高麗奪遼280裡,築城12座

雍熙北伐

宋遼戰爭結束後,遼為了迫使高麗臣服,遂展開了對高麗的三次大規模征伐,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高麗與契丹接壤,卻與之絕交,反而向宋稱臣納貢。並且企圖聯宋攻遼;二是大量接納渤海移民,並且乘機佔領前湯海國的領土;三是迫使高麗臣服於遼,徹底解除遼經略中原的後顧之憂。遼聖宗遂決定東征高麗。

992年,遼任命東京留守蕭恆德為都統,率領80萬大軍發起了第一次對高麗大規模的征伐。

由於高麗倉猝應戰,遼軍迅速攻佔蓬山郡。遼軍佔領蓬山郡後,主帥蕭恆德致書高麗王廷,促其速降。高麗亦遣使李蒙戩赴遼營交涉,蕭再令高麗“若欲求和,宜速來降’’,“若不出江而降,當須殄滅”。

高麗王廷和戰議論不決。蕭恆德遂率軍繼續南下,直趨清川江南岸的安戎鎮,但遭到大道秀、庚方率領之高麗軍隊的有力抵抗。蕭遂不敢冒險深入,再次遣人促降。高麗遂派徐熙為使,赴遼營議和。徐熙據理力爭,遼聖宗遂因高麗求和通交,令蕭恆德罷兵回朝。

由於徐熙卓越的外交才能,高麗雖然在軍事上戰敗,但在外交上取得了意外的勝利,麗遼兩國達成和議,高麗為此獲得了

江東二百八十里的領土

打臉北宋,高麗奪遼280裡,築城12座

粉紅部分為高麗獲得的280裡領土

和議內容如下:

近奉宣命,但以彼國信好早通,境土相接,雖以小事大,囯有規儀,而原始要終,須存悠久,若不設於預備,慮中阻於使人。遂與彼國相議,便於要衝路陌,創築城池者,尋準宣命,自便斟酌,擬於鴨綠江西創築五城,取三月初擬到築城處下手修築,伏請大王預先指揮,從安北府至鴨綠江東計二百八十里,踏^行穩便田地,酌量地裡遠近,並令築城。發遣役夫,同時下手,其合築城數,早與回報,所貴交通車馬,長開貢覲之途,永奉朝廷,自葉安康之計。

依據徐熙和蕭遜寧達成的議和條件中的規定:

第一,要奉遼為正朔,使用遼朝年號,與宋斷交。

第二,以鴨綠江為中心,遼在其西面築五城,三月動工。

第三,高麗可在從安北府到鴨綠江東面的二百八十里地區築城,但築城數目要向遼通報。

第四,其築城時間要與遼朝築城時間一致。

是年,高麗“始行契丹年號”,並於同年四月“遣侍中樸良柔奉表如契丹,告行正朔,乞還俘口”。六月,高麗“遣元鬱如宋乞師以報前年之役。宋以北鄙甫寧,不宜輕動,但優禮遣還”。

宋此舉正中高麗下懷,自是與宋絕。至此,高麗與契丹建立起封貢關係。此後,高麗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與遼關係,修好兩國因戰爭帶來的負面影響。994年,八月,“遣使契丹進妓樂,卻之”。

995年,高麗遣李周禎如契丹獻方物,又進鷹“;同年九月,“遣李知白如契丹獻方物,遣童子十人於契丹習其語”,並“遣左承宣趙之遴如契丹請婚,以東京留守駙馬蕭桓德女許嫁”。遼鑑其征伐高麗,迫使高麗“稱臣納貢”的目的己達到,為了籠絡高麗,遂“遣崇祿卿蕭述管、御史大夫李琬等齎詔來撫諭”,並遣使冊封王治為高麗國王。

按照麗遼達成的和議,高麗既得江東二百八十里之地,遂著手築城防守。994年,高麗命徐熙率軍進駐江東,積極經營新得土地,徐熙首先修築長興、歸化二鎮及郭州、龜州。995年,修築安義、興化二鎮。996年修築宣州、孟州,並在鴨綠江下游設置勾當,“以李承乾勾當使,尋遣河拱辰代之”,管理渡江事務。

打臉北宋,高麗奪遼280裡,築城12座

至此,高麗將鴨綠江左岸地區女真完全驅逐出境,使之成為高麗領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