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话说错了吗?三国最弱的是刘备吗?

大马哈鱼12


曹操挟天子已占天时!孙权凭长江占地利!刘备虽得卧龙,凤雏,没有地盘只能抢刘璋的益州!占人和也无用,益州离中原远,虽有心但无力!


慈航传人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实际上并不是正史所载,而是出自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三国演义》,这也就直接决定了这句话的可信度并不高。而三国之中势力最弱的也的确是刘备的蜀汉。

为何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话说错了?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就类似于现在的广告语,在《三国演义》中司马徽对刘备说这句话实际上是在替诸葛亮,庞统打广告,而这句广告也打得非常好,这为后来的三顾茅庐奠定了基础。但我们大家应该都有这样一个常识,广告语一般信不得,而后来的事迹也恰恰证明这一点,既得卧龙又得凤雏的刘备只占据了益州而并没能安定天下。更何况在正史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三国演义》使用这一说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现诸葛亮和庞统能力的出众。

为何说刘备是三国中最弱的?

刘备同曹操、孙权相比,算得上是立业最晚的,虽然说刘备属于汉室宗亲,但他的起点并没有曹操、孙权的高,曹操的父亲是当朝太尉,孙权的父兄为他打下了江东基业。而刘备基本上算是白手起家,而就在曹操、孙权都是称霸一方的诸侯时,刘备还带着他的关张赵兄弟到处寄人篱下。起点低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刘备想要达到曹孙的高度要比二人难得多。

好在在诸葛亮等人的辅佐下,刘备慢慢有了立足之地,进而占据了益州、汉中等地,在其自称汉中王时达到了其势力的鼎峰,此时的局势也是有利于他,进可攻,退可守。但后来的荆州丢失,再加上夷陵之败,直接导致了蜀汉的国力大衰。

其实在刘备集团的鼎盛时期实际上也是很难与曹孙其中一方相抗衡的,为何这样说呢?

  • 其一,刘备虽表面上看十分强盛,其实其内部并不稳定,益州、汉中皆为新归之地,随时都有反叛的可能,而反观曹孙便不一样,他们内部的统治要比刘备稳定得多。

  • 其二,刘备集团无论土地、人口还是财富都是三国中最弱小的一方。

而后来荆州的丢失更进一步使得土地、人口、财富减少,更加难以和他国抗衡,夷陵之败便是最好的证明。因而说刘备是三国中最弱的一方。


混沌聊史


*伏龙,凤雏*得一者可以安天下,这话没有说错。可惜庞统和刘备率领大军进川时,庞统被埋伏的川军射死了。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时,就已经为他规划设计好了统一全国的战略布署,但是关羽和刘备都没有执行,所以才造成了三国鼎立,而且蜀国是最弱小的。

赤壁之战后,刘备取了荆州,并且让关羽镇守。刘备和诸葛亮率领大军进攻四川,临行前,诸葛亮特意瞩附关羽一定要*联合东吴,北拒曹操*。刚开始时,关羽挺听话,后来就逐渐的忘了。当孙权派使者来给自己的儿子提亲时,关羽却大骂:*虎女岂能嫁犬子乎*?关羽太狂妄自大了,你再牛叉也是刘备手下的一个大将军,而孙权是东吴的国君。话又说回来,你不同意这门亲事也罢,可以委婉的拒绝,不能直接大骂孙权的儿子是犬子呀?使者回去后,把事情的经过一说,把孙权气的差点把牙咬碎了,这不是当众污辱孙权吗!后来孙权和曹操联合起来打败关羽,夺回荆州。荆州战略要地丢了,就是把*隆中对*诸葛亮为刘备统一全国的战略规划最重要的一步棋给走丢了。

关羽死后,刘备不听赵军和诸葛亮的劝谏,率领蜀国的75大军讨伐东吴。最后让东吴的大都督陆逊给火烧连营,蜀国的大军几乎全军覆灭。诸葛亮*隆中对*给刘备规划设计的第二步棋,让刘备自己的不理智、任性又给走丢了。

如果关羽和刘备认真的执行*隆中对*诸葛亮规划设计统一全国的战略布署,刘备是可以统一三国的?可是历史没有假设,统一全国的最重要的三步棋,让关羽狂妄自大和刘备的不理智任性给走丢了最重要的两步棋!诸葛亮就是神仙也无法扭转乾坤了?国家的兴衰,往往就在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的一念之间。


隐者康司马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总觉得很奇怪,既然“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老刘把俩都整手里了,咋还只能偏居一隅?总觉得老刘这是体虚吃了十全大补丸,补过头了,流鼻血了。

关于卧龙凤雏,他们的故事,可谓是耳熟能详,妇孺皆知,就不细数他们在演义里是怎么装逼怎么牛逼的了,就单纯从这句话上来分析。

首先,可安天下,这个天下是怎么定义的?如果单指建立政权,那么卧龙确实协助老刘做到了;但如果指恢复中原地区,这话就是错误的。

继续探讨,卧龙为何不能帮助老刘恢复中原?总结就一句话,综合国力。东边有个实力相当的孙十万,北边有个巨无霸曹人妻,西边那都是高山,只有南边的孟获好欺负,可是可发展也是相当有限的。

总有个怪论,要是诸葛亮听了魏延的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就可以翻盘曹魏。灭国战从来都是阳谋,阴谋赢得一两场战斗是起不到根本作用的。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打得曹操都想迁都了,可是回过神的曹老板立刻就能联合东吴让关羽身首异处,仰仗的就是国家的绝对实力。兵出子午谷也许能再次威震华夏,可是结果很可能魏不用吗叮咛来治了,胃炎直接变胃癌了。


小闹39


应该是卧龙,不是伏龙。得一可安天下,只是说明他们的能力强,有治世之才,但是有些夸张,这是他们的小圈子吹嘘出来的,天下能人众多,超过卧龙凤雏不知凡几,何况凤雏出师未捷身先死,连伏兵地形都未觉察,又有多高的智慧,卧龙更是星陨五丈原,能力不过尔尔,所以说的确是说错了,之所以突出这两位是因为他们跟随刘备,代表正统。

魏蜀吴三国实力此消彼长,刘备一开始是最弱的,但是占据荆襄和西川之后实力已经超越了东吴,诸葛亮屡次北伐造成国力空虚,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蜀国实力偏弱,在三国中也就是排名最后了。


早起太费劲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存在“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说法,也即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位人才,任何一位诸侯只要得到其中的一位,就可以获得一方天下。但是,就刘备来说,得到了孔明和庞统的共同辅佐,却终究没有复兴汉室。对此,很多人自然非常不理解。不过,在这句话之后,其实还有一句话:“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如果结合后一句话来看,也就很好地理解刘备没有成功复兴汉室的原因了。

首先,“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就前一句话来说,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后,获得了诸葛亮的辅佐。在隆中对的基础上,刘备终于没有像之前的无头苍蝇一样,也即有了明确的战略规划和目标。在赤壁之战之后,刘备又在庞统的陪同下进入益州。不过,因为庞统在中途不幸被杀,所以卧龙凤雏,刘备实际上只得到了孔明一个人的辅佐。当然,这还不是刘备未能复兴汉室的全部原因。

对此,在笔者看来,就后一句话来说:“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其中,子初指的是刘巴,字子初;而孝直大家就比较熟悉了,指的是法正。按照这句话的意思,这两个人如果有一个人过早去世的话,汉室依然是难以复兴。也即即便刘备得到了诸葛亮或者庞统,只要刘巴、法正有一个人过早去世的话,复兴汉室仍旧是非常困难的。而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法正无疑是过早去世的。根据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记载,法正活了45岁就去世了。

具体来说,法正原为益州之主刘璋的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公元220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对于法正的英年早逝,无疑是蜀汉的较大损失。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感叹:如果法孝直在的话,一定可以劝住刘备。并且,法正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

最后,相对于法正,刘巴的知名度可能要小很多,但是,对于蜀汉和刘备,刘巴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刘备平定益州后,刘巴归附刘备,为左将军西曹掾,法正死后接任尚书令。章武元年(221年)四月,刘备称帝,刘巴为刘备起草了登基时所需的各种祷文、诏诰、文书。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到了公元222年,刘巴也去世了。由此,对于法正和刘巴这两位栋梁之才,都在复兴汉室的中途就去世了。而这,最终加剧了蜀汉人才凋零的问题。




鬼谷说法论史


如果真的完全没受过其他人的影响,自己去看关于诸葛亮的历史记载,会感到一股强烈的压迫感,甚至隔着发黄的书页,都会震慑于一股来自1700多年前的霸气。

在那个时代,诸葛亮给人的直观感觉是一个超级狠人,其威慑力可类比于《龙珠》那美克星篇的弗利萨大王。

诸葛亮给人的强大压迫感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是对敌人的,另一方面是对自己人的。

对敌人的压迫感:

孟获: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被诸葛亮七擒七纵,踩在脚下的孟获,颤抖着说出了如上言论,这是来自孟获的畏惧。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魏略》:是时讹言,云帝已崩,从驾群臣迎立雍丘王植。京师自卞太后群公尽惧。及帝还,皆私察颜色。卞太后悲喜,欲推始言者,帝曰:“天下皆言,将何所推?”

《晋书》: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宜预选步骑二万,以为二部,为讨贼之备。

袁子:(诸葛亮)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一出手就直接吓趴三个郡,乃至于关中响震,魏帝曹叡都不得不亲自坐镇长安,之后曹魏群臣竟然一致相信了曹叡被诸葛亮搞死的谣言,忙不迭要迎立曹植做皇帝,京师自卞太后群公尽惧,而这样的谣言居然达到了“天下皆言”的传播力度,可见诸葛亮的压迫感达到了何种程度。

面对诸葛亮的入侵,司马孚认为边兵无法抵御,中军也总是无法及时应对,必须专门搞出二万步骑作为预备队应付诸葛亮。

这些,都是来自曹魏的畏惧。

是月,亮卒于军中。长史杨仪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司马懿,懿追之。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敛军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懿闻之,笑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追击追到一半还是被吓了回来,被嘲讽为“死诸葛走生仲达”,这是来自司马懿的畏惧。

对自己人的压迫感:

傅玄:诸葛亮诚一时之异人也。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积功兴业,事得其机,入无余力,出有余粮,知蜀本弱而危。故持重以镇之。

晋朝大臣傅玄感叹道,诸葛亮真是一时之异人啊,治国御军都超NB,而且能做到对整个国家“持重以镇之”,“镇之”二字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对整个季汉的强大压迫感。

《魏氏春秋》: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

诸葛亮专门写了一套规章制度训厉臣子,如果你是诸葛亮的手下员工,你是不是感到压迫感十足?

汉嘉太守黄元素为诸葛亮所不善,闻先主疾病,惧有后患,举郡反,烧临邛城。

汉嘉太守黄元为人凶暴,诸葛亮一直讨厌他,刘备快死的时候,黄元一想到诸葛亮快掌权了,吓得立刻反叛了,在这哥们儿眼里诸葛亮那简直就是洪水猛兽。

建兴十年,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琰与亮笺谢曰:“(省略125字)”於是亮遣琰还成都,官位如故。琰失志慌惚。

诸葛亮责让车骑将军刘琰,刘琰顿时给吓成了小学生,乖乖写起了检讨书,被诸葛亮遣送以后还郁闷得“失志慌惚”。

陈寿认为季汉臣民对诸葛亮的态度是“咸畏而爱之”,并评诸葛亮“刑政虽峻而无怨者”,虽然大家爱诸葛亮,并且对他的刑政无怨,但一个“畏”字,一个“峻”字也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强大压迫感。

除了强大的压迫感外,诸葛亮还有另外三个与之配套的性格——

高傲,腹黑,决绝

先说高傲,诸葛亮的高傲有相关记载,比如年轻时候,就“每自比於管仲、乐毅”。

至于别人不认可?管他呢,我就要自比,你们管得着?

诸葛亮造完《八阵图》后,竟然直接说道——

“八陈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矣。”

我已经造成了八阵图,从今以后,大概再也不会打败仗啦!

诸葛亮准备征讨南蛮时,王连劝谏诸葛亮南蛮多疾病,诸葛亮不应该亲自冒险,诸葛亮给出的回应竟是——

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

不是我想去,奈何在座的诸位跟我比全都不够看,我不得不去呀!

额,对于诸葛亮的行为,我不由得想上这张图——

再来说说腹黑,决绝。

面对可能对季汉集团产生威胁的人,诸葛亮不介意采用“腹黑”的手段对待之,且一向决绝,毫不心慈手软。

比如有个叫彭羕的哥们儿,诸葛亮看他不爽,觉得这货对政权有威胁,于是表面上对彭羕一脸和气,背地里却跑去跟刘备“吹枕边风”,说我觉得这人野心很大,将来肯定是个麻烦,您了赶紧把这货给调离吧,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绝对是“腹黑”。

结果刘备听了以后观察了一下彭羕,觉得这货确实不太靠得住,就把他调离了,这一下彭羕的狐狸尾巴果然露了出来,不满之下跑去怂恿马超造反,马超立马点了“举报”,结果彭羕被抓。

彭羕被抓后,痛哭流涕给诸葛亮写了一份长篇检讨,求诸葛亮为自己求情,然而诸葛亮表示: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你丫死了就完事了!

压根不鸟彭羕,结果这货最终被处死。

刘备临终前,诸葛亮感到刘封对季汉集团有重大威胁,于是以“这货太彪,你死了我想管他太难了”为理由劝说刘备弄死刘封。

其实呢,刘封之前已经犯了不援助关羽,外加丢失东三郡两条大罪,弄死他是合情合理的,不算冤枉他,但毕竟刘封是刘备干儿子,要弄死他刘备也是不忍心,结果诸葛亮就敢以臣子的身份直接劝说主公干掉自己的干儿子,这份决绝,当真是霸气!

最终,刘备痛下决心,挥泪处死刘封,季汉集团由此少了一个大威胁。

这就是历史上的诸葛亮,带给我们的最直观的感觉——

强大的压迫感,高傲,腹黑,决绝

如果觉得我上述对诸葛亮性格的举例描述有些零散,那我们不妨借助诸葛亮进行的“平南蛮”军事行动来看,因为“平南蛮”是诸葛亮打的一场非常霸气,又极具诸葛亮特色的战争,充分向我们展现了诸葛亮的上述性格,以及他到底是个怎么样的狠角色。

南蛮之地,正如王连所说,乃是“不毛之地,疫疠之乡”,诸葛亮率领汉军直入南蛮,人生地不熟,相当难打,然而诸葛亮却是毅然出兵,并且做了精细布置——

兵分三路,三线合击!

诸葛亮以马忠军团进攻牂柯郡,李恢军团进军益州郡,自己亲率主力对决越嶲夷王高定,面对诸葛亮自带的霸气光环,高定顿时心虚,只好玩命修防御工事,打算跟诸葛亮玩消耗战,对此,腹黑的诸葛亮却是晒然一笑——

呵呵,正合我意。

诸葛亮不慌不忙驻军卑水,然后就开始每天打打游戏,看看视频,不动了。

这下高定懵圈了,哎,他咋不趁我兵力没集中起来赶紧对我下手呢?这是等啥咧?哎,搞不明白,算了算了,正好我趁机集中兵力吧!

看着高定的军队一点一点集合起来,诸葛亮露出了绅士般的微笑。

其实这都是人家诸葛亮的计谋,故意停着不动,用意有二,一是让叛军慢慢集中起来好一锅端,二是利用叛军内部矛盾严重的弱点,让叛军一时摸不着仗打,烦躁之下自己先干起来。

诸葛亮的计策果然奏效了,没过多久,叛军后方就发生内讧,雍闿被杀,孟获代雍闿为主,而此时高定也已经把兵力集中到够诸葛亮吃一大波经验值了,于是诸葛亮果断出击,一举攻破高定的防御,俘虏其妻子。

这时候诸葛亮觉得高定已然穷途末路,打算把他活捉以后好好调教一番,没想到高定软硬不吃,纠集残部非要跟诸葛亮一绝死战——

《南征表》:初谓高定失其窟穴,获其妻子,道穷计尽,当归首以取生也。而邈蛮心异,乃更杀人为盟,纠合其类二千馀人,求欲死战。

诸葛亮表示笑而不语,emmm……给你活路不走?那就去死吧。

于是诸葛亮完全没废话,直接挽起袖子硬上,结果没有疑问,夷王高定被汉军斩杀,诸葛亮一路大获全胜。

此时马忠军团也已搞定牂柯郡,李恢一路孤军深入后被包围,但最终用计突出重围深入敌后,诸葛亮趁胜继续进军,与李恢军合击孟获,跟孟获玩了一把“猫鼠游戏”,把孟获抓了七次放了七次。

“七擒孟获”又是诸葛亮的一次骚操作,既展示了汉军的威风,又借着多次击败孟获清除了最死硬的反叛分子,最后孟获颤抖着匍匐于诸葛亮脚下,说道:“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诸葛亮花了几个月就搞定了一直延伸到缅甸北部,面积高达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南蛮地区,除了666还有什么可说?真是个狠人啊。

然而战后诸葛亮对南中地区的处理方法,才真正体现了诸葛亮的厉害,也让我们明白了诸葛亮特色的战争,就是——

战争只是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要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从政治层面下手

战后,诸葛亮直接釜底抽薪从政治层面解决南蛮问题,他干了以下几个事:

【1】把南中原本的5个郡拆成7个郡,有效削弱了南中每个郡的力量。

【2】平定南中后,一方面“皆即其渠率而用之”,给足当地人面子,减少其反抗心理,另一方面以李恢为庲降都督并维持驻军,对南中保持军事压力。

【3】分化夷人。

“移南中劲卒青羌万馀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将夷人的强壮者编入汉军,组成大名鼎鼎的“五部飞军”,这支军队对季汉忠心耿耿,后来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王平率领数千飞军就挡住了张郃率领曹魏中军精锐的猛攻。

对于夷人中的羸弱者——

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 以夷多刚狠,不宾大姓富豪,乃劝令出金帛,聘策恶夷为家部曲,得多者奕世袭官。于是夷人贪货物,以渐服属于汉,成夷、汉部曲。

让南中豪强出钱招募夷人为部曲,给他们钱让他们干活,他们自然就不会再没事反叛了。

【4】发展南中经济,对夷人进行引导教育

要想保证南中的长治久安,还得把经济发展起来,对当地人进行好的引导教育,对此诸葛亮也是做了很多有力的举措。

诸葛亮对南中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后,认为——

汉嘉金,朱提银,采之不足以自食。

南中虽然金银资源丰富,却人民贫穷,这大概就是陷入了典型的“荷兰病”症状——

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荷兰病”的概念,用以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因为某一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萎缩衰落的现象。

仅仅靠金银开采,无法解决南中的经济困局,“大经济学家”诸葛亮决定对南中进行经济改革,发展农业。

首先是搞屯田,把夷人分配给豪强作部曲后,就可以让豪强带领部曲进行屯田,史称——

《华阳国志》:建宁郡, 故庲降都督屯也,南人谓之“屯下”。

诸葛亮还在南中兴修水利——

《一统志》:大诸葛堰,小诸葛堰在金齿指挥使司城南一十五里,皆有灌溉之利。

诸葛亮在南中的经济政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南中的经济生态几乎焕然一新——

《滇载记》:“诸夷慕武侯之德,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

除了经济外,诸葛亮还亲自上手对夷人进行思想引导,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诸葛亮还是个绘画高手,多才多艺就是好啊,他亲自“为夷作图谱"——

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驼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又画夷牵牛负酒赍金宝诣之之象,以赐夷。

这么一副画就体现了诸葛亮极高的智商,画“龙生夷”是契合当地的传说,首先哄哄夷人高兴,同时借机传达一个信息——“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意思是君长城府和天地日月是一个级别的,你们一定要对季汉保持忠诚呀,后边还画了夷人和官员其乐融融的景象。

诸葛亮把图赐给夷人后,达到了“夷甚重之”的效果,起到了非常好的思想引导作用。

这么一套骚操作下来,南中地区之后虽说仍然有叛乱,但终季汉之世还是保持了基本的稳定,成为了季汉的资源大后方,史称“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就这样,诸葛亮通过战争+政治的组合拳,花了区区几个月,就把如此错综复杂的南蛮地区给治的服服帖帖,我想如果西晋那帮人能够学到诸葛亮哪怕4分之1的手腕,也不会那么快就亡国了。

通过上述的一系列描述,我想大家应该能明白了,历史上的诸葛亮,就是这么一个超级NB的狠人。

于是,现在估计有人要问了……这问题是问诸葛亮的萌点,你却说了一堆告诉我们他有多狠,这不是答非所问吗?

不不,我想问大家一句,在各种“萌”中,有一种堪称王道的“萌”,他叫什么?

答案当然是傲娇!!!

傲娇的特点,就是“外冷内热”,我们上述介绍的,都是诸葛亮的“外冷”,如果这个人还“内热”的话,那他就是一个超级傲娇了,那不就是他的萌点所在了吗?

所以,诸葛亮到底是不是内热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这需要我们在史书中去细心挖掘。

诸葛亮这个人,内心拥有非常强烈而炽热的感情,只是他的话并不多,也不擅长把内心的感情表达出来,只是默默潜藏在心里,以至于很多人都无法get到。

举个例子,如果现在问到三国里对女人最好的人是谁,估计很多人会提到曹操。

原因就是这哥们儿临死前颁布《遗令》,在里边提到——

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上安六尺床,施繐帐,朝晡上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就因为曹操提到要人善待自己的婢妾与伎人,外加搞出个“分香卖履”的典故,一群人就认为曹操对女人真好啊,简直就是“女权先锋”。

呵呵……然而凡事就怕细琢磨,要知道曹操可是干过这么一个事——

又有幸姬常从昼寝,枕之卧,告之曰:“须臾觉我。”姬见太祖卧安,未即寤,及自觉,棒杀之。

他让自己的宠姬叫醒自己,宠姬心疼他,到点了不忍叫醒,曹操自己醒了以后知道宠姬没及时叫醒自己,直接让人把她活活打死。

可见这位压根不把女人当人看,所以他真会在遗嘱里为女人考虑?

我们仔细看看这句,看看曹操到底是什么意思——

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上安六尺床,施繐帐,朝晡上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

啊,我的婢妾与伎人都很辛苦,你们要让她们以后呆在铜雀台,好好对待她们。要在铜雀台上安放一个六尺长的床,挂上灵帐,早上下午供上干肉和干粮,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从早晨到中午,都要向着灵帐表演歌舞。

说白了,曹操这是剥夺了这群可怜女人一生的自由,把她们余生都禁锢在铜雀台里,这群女人活着时候要伺候他,等他死了都不能走,还要用下半辈子陪着他,给一个死人供干肉干粮,表演歌舞……

可能有人说,那时候女人地位低,不能拿现代的价值观要求,然而看看时代差的并不远的晋明帝司马绍是如何做的呢——

宋袆,石崇妾绿珠弟子,有国色,善吹笛。后入晋明帝宫,帝疾患危笃,群臣进谏,请出宋袆。时朝贤悉见,帝曰:“卿诸人谁欲得者?”众人无言,阮遥集时为吏部尚书,对曰:“愿以赐臣!”即与之。

晋明帝临终前,不忘为喜欢的女子安排一个归宿,堪称仁至义尽,相比之下,曹操一道残忍自私的遗令,如今却被一群人解读为曹操温柔,对女人好,我也是呵呵了。

回过头来看看,真正对女人堪称有情有义的,并不是BB了一堆的曹操,反而是从未表露过对女人态度的诸葛亮。

诸葛亮的妻子,大家一般都传为黄月英,她倒是确实姓黄,不过具体名字没记载——

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这位黄小姐虽然有才,但长的丑,诸葛亮也不在意,就娶了她,之后就没有相关记载了。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代表诸葛亮对女人好啊,没准儿诸葛亮就是为了攀附黄承彦的权势(黄承彦是刘表的连襟)而娶的黄小姐呢。

诸葛亮对黄小姐到底如何,诸葛亮本人从未亲口说过,但是我们却从历史记载中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事实——

诸葛亮,直到46岁,才有了儿子,而且一生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而在此之前,为了避免绝嗣的诸葛亮还曾经把哥哥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乔要来做了养子。

这个事儿,你仔细琢磨一下,简直细思恐极!

诸葛亮46岁都能生儿子,自然不存在生育问题,那么为什么46岁之前都没有儿子?唯一的可能就是黄小姐是不能生育的。

那为什么诸葛亮到了46岁有了儿子?有以下三种可能:

1 诸葛亮46岁时,黄小姐突然病好了,能生了,结果诸葛亮有了儿子……医学奇迹?感觉可能性似乎不足0.1%。

2 诸葛亮在46岁时,在终于无法承受绝嗣带来的痛苦之下,不得不纳了一个妾,生了儿子……不过如此是这样,那为什么非要等到46岁才纳妾?为什么之前宁愿收养子也不纳妾然后偏偏46岁就纳妾了?好像也不太合理啊。

3 诸葛亮46岁时,黄小姐去世了,诸葛亮这才又娶了一个老婆,为自己生了一个儿子。

第三种可能,应该是最合理的了,我选择相信他。

一个女人,长的丑,还不能生育,即便如此,诸葛亮依然对其不离不弃,甚至宁肯自己绝后,弄一个养子来继承家业,也绝不肯纳妾来给自己生一个儿子……

诸葛亮对妻子的专一和重情,莫说在三国,在整个人类古代史,都是罕见的,然而对此,诸葛亮却没有只言片语来叙说此事,以至于我们不去推敲史料,竟完全无法得知诸葛亮对妻子的情深意重。

诸葛亮对妻子如此,对儿子,朋友,上司,部下,甚至敌国百姓,同样也是如此。

诸葛亮忙于公务,几乎没什么时间和儿子诸葛瞻呆在一起,然而,就在他死去的那一年,在军中被军务和病痛缠身的诸葛亮,还是写下了著名的《诫子书》,对儿子表达了最后的期许——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篇文字数并不多,其中却有“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样的千古名句,可以想象,诸葛亮在临终前,把一生所悟出的精华凝聚在短短的一篇小文中,默默写给儿子看,这其中既包含了父爱,包含了期许,也包含了不能陪伴儿子长大的愧疚,千言万语,尽在一篇短文中。

对朋友,诸葛亮也是一生不忘,哪怕好友徐庶已然多年不见且身为魏臣,诸葛亮依然在《与群下教》中,赞美徐庶“惟徐元直处事不惑”,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诸葛亮后来出陇右,闻听徐庶,石韬在曹魏没有获得重用,不由得感叹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在那一刻,诸葛亮或许想着,如果他们在自己身边多好,自己一定要重用他们,让他们发挥才能呀!

对上司的感情,则体现在《出师表》中,在文中,诸葛亮念念不忘当年刘备三顾茅庐之恩,并对年轻的皇帝刘禅进行了循循教导。

另一件事,则是诸葛亮本人从未提及,由刘备在临终前提及的——

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

刘备临终前对刘禅提到,诸葛亮亲自为刘禅抄写了《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想让刘禅学习这些书。

虽然古代没有打印机,书的存货量是比较少的,但刘备怎么说那也是皇帝,这种书的存货肯定还是有不少的,没必要非得诸葛亮自己抄写给刘禅吧?

可诸葛亮呢,居然亲自一字一句把这些书抄下来,想给刘禅看……你从中体会到那份良苦用心和感动了吗?我想说我体会到了,有些鼻子发酸。

当然,还有另一件事感人至深的事——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看了以后不由得鼻子发酸,诸葛亮真正做到了一心为公,把一生奉献给了国家。

对部下,诸葛亮同样是情深意重。

前边我们提到王连劝谏诸葛亮不要亲自南征,诸葛亮虽然没有听从,但因为感动于王连的恳切,为王连停留了很久,一直到王连去世,诸葛亮才亲自南征。

诸葛亮具备“工作狂”特质,工作有瘾,喜欢亲自干很多琐事,一次诸葛亮亲自考核文书,丞相主簿杨颙直言劝谏诸葛亮,甚至说诸葛亮“失为家主之法也”,对此,诸葛亮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认真地对杨颙道歉,杨颙死后,诸葛亮为他一连哭了三天。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刑政严峻,却不知道哪怕是这份所谓的“严峻”,也包含了诸葛亮对季汉臣民的宽容——

《蜀记》:周初见亮,左右皆笑。既出,有司请推笑者,亮曰:"孤尚不能忍,况左右乎!"

就因为嘲笑了谯周一下,就触犯了法律,看来诸葛亮所订立的法律的规定是多而细致的,不过法条多而细,本来就是符合现代法律精神的,法条详细才能让判决变得简单合理。

虽然诸葛亮订立的法条多而细,但处罚却是轻的,比如这次诸葛亮一笑了之,不做处罚。

再看蜀汉帝国时期,除了魏延,没有任何一起灭族事件,李严那样的都只是他自己被废为平民,照样用他儿子。

可见诸葛亮用法所谓的“峻”是规定多而细致,但处罚反而是相对轻,给人余地的,而且能做到公平公正,难怪“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对待魏延刻薄,临死前还设计杀了魏延,殊不知那是演义的虚构,历史上魏延最终是因为与杨仪争权,而在失败后被杀,他的死与诸葛亮毫无关系。

历史上对待魏延最好最宽容的,反而是诸葛亮。

历史上诸葛亮虽然拒绝了魏延缺乏可行性的“子午谷奇谋”,却依然对魏延继续委以重任,没有丝毫排挤。

魏延因为自己的计策没被采纳,见人就埋怨诸葛亮胆怯,既然被记在《三国志》里,说明这个事很公开化,很多人都知道了,肯定也有人对诸葛亮打小报告了,你一个下级公然说领导胆怯,这不是找死?然而诸葛亮对此毫不在意,继续重用魏延。

临终前,重病缠身的诸葛亮,为了保护魏延,又做了一个布置——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按诸葛亮的意思,哪怕魏延不遵命断后,大军也不能难为魏延,任他去便是,对待魏延,诸葛亮已然仁至义尽。

哪怕对敌国百姓,诸葛亮的做法也是令人感慨——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诸葛亮在数次北伐过程中,没有杀戮过一个无辜的魏国百姓,甚至诸葛亮在魏国的土地上屯田,能够做到对魏国百姓秋毫无犯,甚至搞成了宛如军民一家般的魔幻场景,除了一个“服”字,我没有别的可说。

通过上边这些事,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内心充满了温情,但由于性格原因,不擅长也从不刻意把这些表达出来,这一切只是在诸葛亮的行动中不经意流露了出来,以至于我们要细心去观察,才能体会到潜藏在诸葛亮心中如同大海一般深邃和感人的情怀。

这就是诸葛亮,一个“外冷内热”的傲娇,简直萌到爆了。

当然,可能有人会问,感觉你把诸葛亮说的有点太完美了吧,他就没有缺点了吗?

当然不是,我不认为任何人是没有缺点的,诸葛亮当然也是有缺点的,不过这个缺点貌似也是个萌点哈,那就是——

过于追求完美。

从“政治无巨细,咸决于亮”“亮尝自校簿书”“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这些记载来看,诸葛亮是一个工作狂,而且有着对于完美有着近乎于变态的执着追求。

其实诸葛亮并不是不分权,诸葛亮当然也是分权的,比如“规画分部,筹度粮谷”这种事就是杨仪去干的,我猜测诸葛亮大概是经常在干完本职工作后,不给自己任何休息时间,而是把剩余时间都拿去做一些琐事, 或者监督别人把事儿干的更好。

诸葛亮这么干,好处显而易见,陈寿评价在诸葛亮治理下,季汉达到了如下状态——

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这TM是古代吗?不知道还以为是整个社会都“人工智能”化了呢,除了NB,还有什么可说?

然而,坏处也是显而易见,比如街亭之战,诸葛亮为何坚持让马谡去守街亭以至于失败,大概就跟这种对完美的过度追求有关,大概在诸葛亮看来,让马谡去守街亭,既可以守住街亭,又可以趁机培养出一个大将之才,一举两得,可以实现收益最大化,所以不惜力排众议启用马谡,结果最终导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失败。

当然,这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后果,体现在了诸葛亮的寿命上,在最后一次北伐中,诸葛亮可能也感到了日常的拼命工作已然把身体状态透支到了极限,面对这样的情况,诸葛亮反而更加拼命工作——

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

嗨,反正都要死了,能为国家干的事儿干一点儿少一点儿啦,那趁着没死再多干点吧!

诸葛亮去世后,遗命把自己葬在汉中定军山,大概他还想在这里,望着汉军出汉中北伐吧,毕竟这是他一生的心愿啊。

墓葬规格仅仅是“因山为坟,冢足容棺”而已,陪葬品也是寒酸到“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他就长眠在这个小小的坟墓之中。

对于诸葛亮为何如此拼命,为何要把自己的心血一点不留地献给国家,很多人感到不理解,乃至于有人因此自惭形秽无法忍受,想通过把诸葛亮说成一个嗜权如命的人来找一下心理平衡。

然而一个嗜权之人必定会想方设法把权力留给子孙,可诸葛亮却遗命把权力交给蒋琬,他在季汉的亲属,儿子太小暂且不说,弟弟诸葛均也只做到长水校尉。

所以啊,他到底是图什么呢?

要分析一个人的性格,不能离开他的成长经历,我们追溯一下诸葛亮的人生起点来看。

诸葛亮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双亲,12岁时家乡徐州遭到曹操军队的屠戮,也许就在那次屠戮中,诸葛亮很多小时候的玩伴,暗恋的女孩都死于非命,跟着叔叔诸葛玄来到荆州之后不久诸葛玄也去世了,此时诸葛亮年仅16岁。

从小就见证了太多的丑恶,诸葛亮有足够的理由去仇恨整个世界,也有足够的才能去对这个丑恶的世界进行复仇,他可以自暴自弃,混吃等死,也可以去做一个不择手段的乱世嗜血者,去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但他没有,他没有因为世界丑恶而自暴自弃,也没有去与它同流合污,反而是决心燃尽自己的一生去改变这个世界。

诸葛亮不爱说话,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能动手绝不BB,他一生基本都是在朝着理想去呕心沥血奋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工作狂一般的态度,对完美的变态追求,以及一些自傲的话语,透露出他对人类的不信任,很多事情,他都觉得必须要自己去干,才能干的最完美,才能达到他理想的状态,我理解这种不信任,诸葛亮的境界很高,别人未必能跟得上,在那个时代,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哪怕在今天,不是还有很多人会用黑暗的想法去揣测诸葛亮吗?

以诸葛亮的聪明,我想他不会不知道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无力,也不会不知道他实现理想的艰难,但他依然燃尽了最后一滴血,我觉得他并没有追求一定要赢,输赢不过一时之悲喜,我相信在诸葛亮觉得自己哪怕最终不能实现理想,以自己的努力为后人留下一座精神高峰就足够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到底谁才是赢家?千载之下,司马氏的王朝早已灰飞烟灭,只留下消逝的浮华,而诸葛亮却化为了一座意念里的高峰,他活在人们的意念中,成为了人们大脑阶梯中不可替代的一层,这才是赢,才是永生。

【写在最后的话】

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不相信,我曾经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亮黑+季汉黑,因为我成长的时代,就是黑诸葛亮黑季汉思潮泛滥的时代,我也曾经盲目相信了这些,因为曾经的我不相信世界上能存在如诸葛亮,刘备这样的人。

直到我自己去研究了历史,看了很多东西,并且理解了他们能坚持理想,始终不渝的理由,我才发自内心去喜欢上他们,并且明白了他们最可贵的地方到底在哪里。

我们在这里不妨一起来思考一下,以诸葛亮,刘备,关羽等人为代表的季汉英雄人物到底为何自古以来备受推崇,他们的可贵之处到底在哪?

他们是可贵在毫无黑点,完全正面吗?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人本身就是复杂的,除了天生反社会人格,本就不存在完全负面,没有丝毫闪光点的人物,正如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所说——

“不管某人如何自私,这个人总是存在着怜悯或同情的本性。他看到别人幸福时,哪怕他自己实际上一无所得,也会感到高兴。这种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同情的感情绝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即便是最残忍的恶棍,即便是严重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丧失全部同情心。”

同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完全没有黑点,完全正面的人物,自然也不可能存在。

哪怕是最臭名昭著的董卓,一样有着年轻时慷慨豪迈,对外族英勇作战的闪光点,哪怕是相对最完美的诸葛亮,一样有过于追求完美而错用马谡导致失街亭的黑点。

既然反面人物也有闪光点,正面人物也有黑点,那么正面人物到底为什么是正面人物,反面人物到底为什么是反面人物?

个人认为,划分善恶的标准,不在于善,而在于恶。

一个人最难做到的,恰恰并不是行善,而是止恶。

行善本身带有自我满足的功能,很多恶人在功成名就后,都会开始各种“行善”,一方面是为了洗白,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找一个能心安理得享受罪恶果实的理由。

“行善”这种恶人都乐于做的事,本身其实不难,很多人不行善,不是不想做,只是缺乏条件,只要有足够的条件,大多数人不会吝惜于行善。

那么,止恶呢?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到——

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

你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给他几块钱,很容易做到,对吧?

那么换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帮某商家做一个虚假宣传,这会使很多人受到轻微金钱损失(对他们的生活影响不大),而你自己能获得一大笔钱,又完全不会受到惩罚,那么,请问,让你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不去做这件事,你能做到吗?

一个恶人把自己作恶赚的钱拿来行善很容易,但你让他放弃作恶赚钱,他能做到吗?

一个人最终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来源于性格与环境双方面的影响,类似董卓一样的人,他们并非毫无人性与闪光点,也并非没有做过好事,只是他们的性格不够能遏制住恶欲,又遇到了乱世这样不好的环境,所以最终沦为了历史反面人物。

而诸葛亮和刘备,关羽等季汉英雄的可贵之处,并不在于他们没有一点黑点,而在于一方面他们能够保持自己的同情心与理想为了世界变得更好去奋斗,一方面他们的性格能够让他们哪怕面对极端恶劣的乱世环境,也能坚守理想,不被利益所迷惑而丧失本心,这才是他们可贵的地方,也是后世为什么要推崇他们的原因。

没有纯粹的好,也没有纯粹的坏,但正因为善恶本身并不是泾渭分明,在这种混沌状态下诞生出的能够坚持理想的正面人物,才显得更可贵。



小余说电影


“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并没有夸大,得到诸葛亮制定了刘备三分天下的战略方针,得到庞统为刘备入川立下汗马功劳。

真正拖后腿的不是卧龙和凤雏,而是刘备太弱。在诸葛亮跟随刘备的时候,刘备寄居荆州,将不过关、张、赵,士兵不过千,地盘只有小小的新野县。因为赤壁之战刘备才得以“借”荆州休养生息。然而荆州经历战火洗礼民生凋敝,加上地理位置险恶(东接孙权,北连曹操),很难长久所以刘备才需要西川。

从始至终刘备一直是三国最弱的势力,哪怕巅峰时期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可没多久就被孙权抢了荆州,后来刘备兴兵伐吴却被对方打得灰头土脸,说到底还是刘备太弱。

卧龙、凤雏都是经世之才,无论孙权还是曹操都对此二人赞许有加。如果这二人跟了曹操或者孙权,又或者他们不为刘备服务,恐怕刘备在赤壁之战前夕就已经被干掉了!





石说大史话


你好,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司马徽之口,很多人认为后面还有“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写这篇文章前我看了第三十五回,并没有这一句,而是当司马徽知道刘备要请诸葛亮出山时,又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那么,司马徽对于两人的评价到底有没有道理呢?先来看看大家比较熟悉的卧龙诸葛亮,司马徽对诸葛亮先是比做春秋的乐毅、管仲,后又评价“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这里拿诸葛亮与周开国功臣姜子牙与帮助刘邦建立汉朝的张良相比,两人都是已经建立丰功伟业的先贤,可见对其评价到底有多高。


诸葛亮归顺刘备后,到底做了哪些事呢?

  • 1.隆中对策,分析天下局势,为刘备谋得方向
  • 2.火烧博望坡,大败司马懿
  • 2.赤壁之战,舌战群儒,联合东吴共抗曹军,期间草船借箭、借的东风
  • 3.巧借荆州,在周瑜之前拿下荆州,借口暂居,有借无还,使刘备能入主西蜀,真正开始三分天下
  • 4.七擒孟获,孟获是蜀国后方部落首领,七擒孟获,最终使其心服口服,安得
  • 5.六出祁山,刘备死后,诸葛亮为完成刘备遗嘱,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都已失败告终,最终死在五丈原,死后精囊妙计仍使大军平安撤退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6.培养人才,诸葛亮死后,蜀国军事由他提拔的姜维带领,姜维一心为蜀,身死军中

从一无所有到三足鼎立,以此功绩来看,卧龙自是有安天下之能。



而凤雏是指庞统,司马徽为何会对其有此评价,因为两人曾在桑树下交谈一天,就是这一天,司马徽评价庞统南州士子无人能比,可谓南州第一谋士。

只是庞统天命不好,在助刘备入主成都后,还未拜得相帅,就在军中被乱箭射死,年仅三十六岁,英年早逝。

卧龙凤雏二人,卧龙谨慎滴水不漏,凤雏激进有勇有谋,若是二人配合,或许能改变蜀汉的命运。

那么,有卧龙凤雏,蜀国为何反而是最早灭亡的呢?因为蜀国实力最弱吗?

这点可以从蜀国占地与几次大战来看,从占地看,蜀国踞川,有地势之险,但所能扩展的地方较少,有退无进,久之人才稀少,谋士虽有卧龙、凤雏、孝直、蒋琬、董允,但凤雏孝直早逝。

而魏国独踞北方,人才颇多,文有司马懿、郭嘉、贾诩、荀彧、荀攸、曹仁、徐庶、钟会、邓艾,武有典韦、许褚、张辽、夏侯惇、徐晃、曹洪,而且兵力充足,在赤壁之战失去二十万大军后,仍然实力最强,有资本卷土重来。

所以说蜀国和魏比,实力自然是较弱的,那么和吴比呢?

孙吴有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分地区及交州全境,水域纵横依托长江天堑易守难攻,赤壁之战就是很好的例子,想要攻打孙吴,只能通过长江赤壁,水军强势,自保有余,但陆军战力一般,与魏国在陆战中几乎没有赢过,所以说吴国有战力,但战争能力一般,与蜀国各有千秋。

那么蜀国为何会被率先灭国呢?


  • 1.关羽、张飞连接被杀,导致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说,誓要灭吴,被陆逊火烧连营后,心力交瘁,在白帝城病逝,留下“扶不起的阿斗”,自此蜀国走向衰败。
  • 2.蜀国占据巴蜀,人才稀少,资源不足,诸葛亮六出祁山更像是背水一战,但谋图中原未果,所以战争潜力越来越小。
  • 3.蜀国对魏的威胁更大,吴国在三国末期只是死守长江天险,在魏打蜀时也无动于衷,而蜀则不然,不论是诸葛亮还是姜维,都一心想进军中原,复兴汉室,自然会受到魏的优先“照顾”。

电影压缩机


大家最爱是三国,忍不住重复说。我笃定自己的观点,希望大家赞同我的观点。诸葛亮是促割据,安蜀国而已,安天下另有其人!

安不等于统一,三国后期的平衡比前期军阀混战确实“安”多了。说起来肯定是统一好,诸葛亮定三分天下是用肯定语气,说统一是模棱两可的期望。隆中对太有名了,不难理解,就不抄书了。

为刘备指明道路,诸葛亮其实是促成三国,但,实质上阻碍了统一。这样说是因为刘备当时就这一条路。

赤壁,曹操是强大的,但没有到不可战胜。孙权若想活,就要联合人,荆州敢和曹操动刀的就刘备,没有选择。史书上看刘备没出多少力的样子,感觉也没实力可出。实际不是,双拳难敌四手,

江夏的实力加上荆州百姓的民望,曹操鼠首两端,难以安心打孙。

刘备不用说,除了靠孙权活命就剩跑,按那时就是跑越南去,那还能干嘛呢?

诸葛亮所谓安天下,就在当时这一步棋,定下三国格局啦。谁定的。诸葛亮?不!是周瑜。

赤壁这种战斗,周瑜是异数。孙刘必须拼,但不是爱拼就会赢,周瑜的发挥是神操作。换周瑜再打几次,不见得都能赢,是命运,造化,历史就是这样发生的。

周瑜实现了诸葛亮的预期,为刘备集团随后的操作打了基础,不然中国已经一统。而曹操还是最强的,孙权必须扶持刘备这个盟友,不然曹操再来,就不见得活得了。这样,刘备获利最大,孙权是既抢也放任,睁只眼闭只眼。这是诸葛亮算计到的,刘备的发展机会。好在,历史上实现了。

三分天下,不是诸葛亮一个人想到的,史书有据。诸葛亮只是为刘备指出了路,把宝压在孙权那,赌赢了。后来看,要多悬有多悬,幸亏历史上有周瑜。

不论演义,讲历史。安天下的名头有周瑜在,诸葛亮沾不到边。但周瑜是军事家,这就局限了。周瑜也当不起,当然,如果周瑜命长,世界很可能不一样了。

最后安天下的魏,司马是摘果子的。魏靠曹操,曹操常败将军,除了官渡,别的战斗说实话是输赢都死不了,其实没压力。为啥那么横,就是人多,粮多,武器多,资源多,人才多,手里有皇帝这个百年老字号。输了就再来,硬实力碾压。曹操要是有周瑜,估计早统一了。

曹操不是有郭嘉么?郭嘉是谋士,不是政治家。曹操的政治格局,发展国策出力最多是荀彧荀攸,所以,通过上帝视角,安天下的人姓荀。诸葛亮是促分裂,强刘备,安蜀国。至于庞统,比诸葛亮后到一步处处落后,死得早,不可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