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小王子》:披着儿童小说的外衣,其实是一本亲子共读的教育书

《小王子》是一本儿童短篇小说,作者是法国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此书以飞行员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了他在沙漠飞行中迫降,遇到来自其他星球的小王子,两人成为好朋友的故事。作者以小王子孩童的眼光,透露出成人世界的空洞、虚无、盲目和死板,用浅显质朴的语言、富有童趣的对话,为读者展现了小王子的忧伤与孤独,同时表达出对人性真善美的讴歌。

正是由于小说主题的深刻,哲理表达的深入浅出,不少人认为,这其实是一本写给成年人的儿童小说。作者在书的开篇里也提到:我恳请读到这本书的孩子原谅我把它献给一个大人。

但是,我觉得它更可以当做一本亲子共读的教育书籍。书中暗藏了不少教育现象、教育方法和教育素材。父母与孩子可以在闲暇时光一起打开,在享受阅读的过程中,开展家庭教育。

下面,我将从教育现象——功利性教育,教育方法——温柔教育及家庭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三个方面,分别讨论《小王子》中暗含的教育知识。


《小王子》:披着儿童小说的外衣,其实是一本亲子共读的教育书



0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让他们用探索的精神来看待世界,避免家庭中的功利性教育

在小说的第一章,作者以第一人称——飞行员的身份讲述了他童年的经历。飞行员幼时画了一幅蟒蛇吞象的画,只是蟒蛇的肚子是闭上的,人们看不到肚子里的大象。这是他的一号作品。当飞行员将这幅作品拿给大人看时,大人们都看不懂。于是飞行员又画了一幅蟒蛇肚皮拉开,大象可见的画作。然而,大人们并不赞赏他的奇思妙想,也不愿意听他讲述这幅画的灵感来源,只是粗暴地告诫他:不要再画蟒蛇了,你应该专心学习地理、历史、数学和语文。

自此,飞行员对于作画感到很灰心,当画家的理想和志气被消磨。他放弃画笔,学开飞机,最终成为了一名飞行员。就算再遇到投缘的人,拿出自己曾经的一号画作来试探,却总无人能够看懂。飞行员不再坚持自己的想法了,“那我不会再提起大蟒蛇、原始森林和星星。我会迁就他的水平。我会跟他谈论桥牌、高尔夫、政治或者领带。这些大人会很高兴,觉得他们结识的这个人真是通情达理啊。”

他本是一个好奇、对世界充满了兴趣、有探索精神和自己独特爱好的小男孩儿,却在大人的打击和批评之下,变得迎合、丧失了本心。这真是教育里莫大的悲哀。

教育,应该是激发孩子内在的斗志和兴趣,让他们带着一颗好奇的心来探索这个世界,发现世界的奥秘,学会知识、感知情绪,而不是大人们强制性地要求孩子学习所谓“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打击他原本那颗求知若渴的心——这根本就是功利性的教育


《小王子》:披着儿童小说的外衣,其实是一本亲子共读的教育书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可其实在我们实际的教育当中,特别是家庭教育中,这种功利性的教育随处可见。家长们常常有着一种莫名的焦虑和恐慌,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还没上小学呢,各种钢琴、舞蹈、美术等课外兴趣班就开始塞满了孩子的时间。可悲的是,这“兴趣”班并不真是孩子的兴趣,而是家长的“兴趣”,家长考察一个兴趣班要不要报的标准,是看所学的技能在升学考试中能否加分。

到了小学期间,兴趣班就由之前的学习某项技能变成了作文、奥数等课内知识扩展的学习班,家长们的“兴趣”也从孩子的身体转变成孩子的学习,每次考试成绩略微下降都要大动干戈,闹得兴师动众。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孩子原本的兴趣和求知欲就会被彻底磨灭,取而代之的是想要用考试的高分和好成绩来讨好父母,以期能够让父母满意,得到赞美。

想要减轻功利性教育对孩子好奇心和兴趣的抹杀,孩子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可以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进行沟通和交流。


《小王子》:披着儿童小说的外衣,其实是一本亲子共读的教育书



02.大人常要求,孩子常宽容,父母要多反思,感受家庭中温柔教育的力量

在小说的第四章,飞行员介绍了自己对小王子的了解:他来自B612号小行星,很迷人,爱笑,想要一只绵羊。

在所有这些描述小王子的特点中,飞行员只会告诉大人“他来自B612号小行星”,而小王子的其他特征他都不会告诉。因为他深知,就算他说了小王子的外貌特征,性格爱好等,大人是不愿意听的。大人才不会因此就相信有个小王子的存在。而“B612号小行星”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数字,有充足的理由让大人相信。

“他们就是这样子的。别埋怨他们。小孩对大人应该宽宏大量才是。”

一句看似非常普通的话,却包含了教育过程中的一些认知和思考。

①“他们就是这样子的”说明在小孩的眼里,大人是不一样的。事实上,大人与小孩子看待问题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不相同。

作者以飞行员看似小孩的口气说出这句话,作为教育者的大人们自然也应该要考虑到,孩子于大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这种差异性常常会导致我们无法理解小孩,对小孩的一些举措产生误解,甚至不惜用打骂的方式来阻止他们的不良行为。可其实这些都只是我们以为的不良行为而已。我们甚至忘了,曾经的自己也是小孩。


《小王子》:披着儿童小说的外衣,其实是一本亲子共读的教育书


②“别埋怨他们。小孩对大人应该宽宏大量才是。”这句话讲述了小孩对大人的宽容。这一描述不禁令人反思:在现实的教育中,的确是大人常要求,孩子常宽容。

在小说的发展部分,也就是飞行员与小王子相处的过程中,飞行员扮演了一个大人的角色,小王子就像一个小孩。由于小王子所在乎的、所看重的与飞行员不同,飞行员多次对小王子发脾气。因为他觉得小王子打扰到了他做正事,小王子所问的问题有很多都是无关紧要、毫无意义的。

就如家长要求孩子成绩好、要听话、懂礼貌,在课外的兴趣班也能有突出的表现……所有这些,在家长的眼里才是正事。一旦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父母常常会有相应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如用言语攻击,身体伤害,恐吓或吓唬等。而无论父母怎么对待孩子,孩子都还是爱自己的父母。无论父母如何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比较,孩子依旧只认定自己的爸爸妈妈,从来不会想要其他人当自己的爸爸妈妈。

很多时候,我们大人以为是自己在教育孩子,可其实孩子常常会在无意间教育到我们。我们总在孩子面前数自己对他的付出和不抛弃,可真正对我们不抛弃不放弃的那个人是孩子。

想要化解以上两个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唯有温柔。

如何化解大人与小孩之间思维差异产生的矛盾?我们日常采用的打骂或者暴力的方式看似立竿见影,实则对孩子伤害极深。

教育学者尹建莉说:恶行是一代一代相传的,往往暴力家长会产生一个暴力子女,等到他自己子女变成家长后,他就又会把暴力传给下一代。我们把纯洁的善意投注给孩子,最后孩子回报你的就是简单、朴素、善意。

所以,与其采用那立竿见影的暴力方式,不如学学孩子,尝试着接受孩子的教育,用温柔来感化恶习,用宽容来消除差异,用柔软来融化防御。


《小王子》:披着儿童小说的外衣,其实是一本亲子共读的教育书



03.主题呈现出的深刻哲理,既是成年人自我教育的契机,又是对孩子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

当下社会,我们的教育总是注重认知而忽略情感,注重知识而忽视价值观的培养。人们更在意外在的奖励和分数,却总是失去了内心的安然与从容。

孩子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大多是渗透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在经历中通过感受、感悟来获得内化,却缺少了认知层面的探讨。若单独拿出来,放在认知层面进行教育,却又显得空洞无物,教化式的讲述也难免令孩子反感。

《小王子》这本书中多维度、多层面的深刻主题的呈现,正是父母自我反思的契机,也是对孩子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

①情感教育: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在整篇小说中,与小王子建立了亲密关系的就是他自己星球上的那朵玫瑰花。那朵玫瑰不知是从哪个星球上飘来的种子,长成了花。她说自己是整个宇宙中独一无二的花,她骄傲又造作,敏感而虚荣。最后,小王子因无法忍受而离开了自己的星球。

在地球上,小王子意外地见到了整个玫瑰花园,他发现自己的那朵玫瑰与花园里的五千朵玫瑰并无区别。最后,狐狸点化了小王子,让小王子明白了自己的玫瑰之与众不同:

“你们很美丽,但也很空虚,”他又说,“不会有人为你们去死。当然,寻常的路人会认为我的玫瑰花和你们差不多。但她比你们全部加起来还重要,因为我给她浇过水。因为我给她盖过玻璃罩……”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在于“驯化”,我们需要花时间去了解对方,陪伴对方。如此,对方于我们的意义才会不同,才会在千千万万个相同的人中显得特别。代表爱情的玫瑰花告诉了我们,成年人对于关系,除了建立,还应该有责任与担当。

教育亦然。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在于你跟他讲述了多少道理,而是你在陪伴的过程中与孩子建立起来的亲密感。这种情感教育在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可以让孩子体验到满足,感受到爱。人一生的追求,不过是爱。一个人在以后的人生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幼年时期父母对他的情感教育是他们击败挫折的底气和自信。


《小王子》:披着儿童小说的外衣,其实是一本亲子共读的教育书


②价值观教育:在探讨中提升认知

离开自己的星球后,小王子分别遇见了国王、虚荣的人、爱喝酒的人、做生意的人、掌灯的人和地理学家。这些人看似行为乖戾夸张,令人无法理解,可其实都象征了成人世界各种荒诞和可笑。作者正是要借用他们极端的行为和想法来讽刺、批判当下成人世界的荒谬。

国王权欲熏心,虚荣的人只能接受赞美,爱喝酒的人嗜酒成性、颓废贪杯,做生意的人财迷心窍,掌灯的人一味维持规则,冥王不灵,地理学家只会待在办公室,从不进行出门考察,脱离实际。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过于关注外在世界,却不敢面对内心的感受,进而失去了内在的安宁的喜悦。

成年人常为生活奔波,讲究实际,在忙碌中忽略了人生本来的意义。《小王子》正如一束光,照亮了成人的内心,让作为成年人的父母在阅读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思。

成年的世界,或许孩子不懂。但《小王子》作为一本儿童读物,其朴实无华,富有童趣的语言是可以减少孩子阅读的阻力和障碍的。抽象的象征意象有着具体的人物形象支撑,而夸张的人物形象背后又有着具体的行动,这是完全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形象、具体。因此,他们都可作为孩子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素材。

价值观的教育,可以在亲子共读中加深孩子的认知,在认知过程中加深对价值的感受。

《小王子》:披着儿童小说的外衣,其实是一本亲子共读的教育书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当下的教育现象——功利性教育,学会了教育方法——温柔教育,同时也为家庭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教育素材。

当然,《小王子》这本书中暗含的教育相关知识和理论肯定不止这些,需要我们用心感受,仔细挖掘。我们不妨在疫情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孩子还不能上学的时候,亲子共读这本著名的儿童小说《小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