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八岁的男孩特别不听话、不爱学习,而且生活习惯也不好,个性还特别的倔,请问有什么方法能纠正他的坏毛病么

Norahs


您好:我是“快乐庭院”主创,黑豆老末儿

针对题主给自己孩子贴的几个标签的解释:

1,不听话,

不听自己认为家长做出的不合理要求,这说明有自己 的意见,有思想。

2,不爱学习,

不爱激发不起自己兴趣的学习,喜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很正常。

3,生活习惯不好,

是父母自小没有帮助自己养成好习惯,那时自己不懂,现在习惯了,不好改,也不明确怎么养成好习惯。

4,个性倔强

说明有个性,有能成就事业的好根基。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出题主给孩子贴的这几个标签普通理解都是负面标签,可是实际上暗含着很多积极 的因素,可惜的是家长不知道如何看到、更不知道如何引导这些,这就是家长自己的能力不够了!

很明显从家长问题的表述中是站在了一个自己完全对的立场上:"有什么方法能纠正他的坏毛病"?

其实这种想法的家长有很多,亲子之间的难沟通也大多是因为如此。


八岁的男孩,我们可以对他做出一些要求,但要做出他可以做到的要求,同时他做更好的他自己的时候,需要一个榜样的,爸爸妈妈应该是最好的榜样。

所以家长改变孩子“坏毛病”的最好方法如下:

1,家长调整一下自己看问题的角度

可以从三个角度:

自己的角度

孩子的角度

他人的角度,既是假设是看他人孩子身上的问题,如何冷静客观辩证地看这些“坏毛病”?


2,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

从多个角度看清了问题,之后分析问题的来源到底在哪里?

如果是孩子的就想办法帮助孩子一起解决,如果是自己的,那就自己想办法解决。

如果是自己无法改变的他人因素,那么就要从孩子的自律性上解决。


3,多鼓励,多正面引导,多肯定

很多家长习惯于发现错误之后,指责孩子的不对,使用否定的词汇,或者刺激性的言语,想当然地认为这种方法就是一种对孩子的激励,其实并非如此。

有个六年级的孩子,语文非常好,不善于数学的学习,在做数学题时,无精打采地告诉我“我太笨了,数学怎么学都学不好!”

我对她说:“你可不笨,你的作文写的那么好,读了那么多书,跳舞还那么好!”

听我如此说她很不好意思,可对数学依然是畏惧:“我数学就学不好,我爸爸老说我太笨了!”

我忽视了她的自怨自艾,和她一起看了几道数学题。我和她一起读题,问她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她慢腾腾地告诉我,并且按要求写在纸上,我引导她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还不时地给予她表扬“对了,你说对了!”“就是这样的!可以呀!”越是表扬,她越来精神,越是专注,这样做了两个题之后,我看着要求她自己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按照这个路子去做,她自己做出来了,还做对了,非常高兴,对接下来的题目也有了信心和兴趣,很明显效率和质量都比平时要高。

完成了当天的作业后,她特别高兴,还问我:“我觉得也不是很难,还挺快的,可平时我为什么就觉得那么难呀?还老出错!一点儿也不想做,俺爸爸老说俺笨!”

家长不同的言语方式、措辞,在孩子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继而引起孩子不同的行为!


快乐庭院


不要一味指责孩子,有时候孩子就是被家长的评论给害了,父母说:我的孩子淘气,不听话,孩子就破罐子破摔;父母说:我的孩子胆子小,不敢上台表演,孩子本来迈出的脚步,马上就收回来了……虽然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但是多学多问还是必要的,孩子不爱写作业,那父母言传身教了吗?孩子写作业时,父母是否在看电视、玩手机?孩子的内心想法难道不是:爸爸妈妈都在玩,为什么我要写作业?

最近邓超的电影《银河补习班》,推荐你去看一看,虽然有些教育观点被戏剧化了,但是其中有一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非常赞同:孩子是需要夸奖的,父母嘴中孩子是怎样的,那么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儿!

当然,说教很容易,实际操作就太难了,一不小心,火就冒上来了,不是好多新闻说,辅导孩子作业必须随时掐着人中吗?那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你先做到,然后要求孩子,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孩子签订一个22天目标书,完成了打一个√,全部完成了可以实现一个愿望!希望这样能让您的孩子在暑假有一个完美的蜕变!


湛湛的饲养员


言传身教(自己爱学习吗?有做到吗)+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培养起他的成就感……就会有所改变


心花怒不放


我家也是同款孩子,有时候快被他气的背过去!


小猪妈妈日记


希望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想让孩子感兴趣学习的,自己先提起兴趣去学习,孩子这个时候喜欢模仿和比较,你立了标榜,孩子才有兴致跟进,陪伴不是24小时呆在孩子旁边就好,而是百忙之中抽出有效时间和她/他一起研究和探讨关于学习关于习惯关于生活,融入并引领她/他的思想,哪怕每天只有两小时就够


vevvvvvvve1


六岁以前是好习惯养成时期。八岁了有点难度,这是小时候不在父母身边大了才接过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