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心中有“媽媽的味道”的菜是什麼?

情與德


在瑛子心中有“媽媽的味道”的菜應該是小米辣佐料炒牛肉。百吃不厭的一道菜,這道菜也只有媽媽做的才好吃。

小的時候在家的時候每天吃著媽媽做的菜,媽媽在老一輩的思想下,不會更換太多的花樣,每天吃我們會覺得吃膩了,但是長大後,經常出門,更長的時間,我們就感覺到其實媽媽做的菜是非常好吃的,儘管它不會變換更多的花樣,但是我們的心中依然思念著母親的味道,孤身在外,不能經常回家吃到媽媽的菜,只能自己動手去做,其實媽媽的味道是那種非常熟悉的味道,只要媽媽教給我們一些方法,我們自己也能做出非常美味的菜餚。

家庭都有著傳統的菜餚,是那種一輩一輩流傳下來的,在過年過節的時候,餐桌上就會有這些傳統菜餚的出現,經常在廚房看媽媽做飯的我,也學到了不少妙招和小方法。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道小米辣佐料炒牛肉的做法。

——小米辣佐料炒牛肉的烹飪方法——

【所需食材】

牛肉、新鮮小米辣、花椒、生抽、各種佐料

【烹飪過程】

第一步:牛肉洗淨切片,用生抽醃製五分鐘。

第二步:小米辣切開,姜拍爛備用。薄荷,大芫細,香料洗淨備用。

第三步:起鍋燒油,放入薑絲,花椒,小米辣炒香後,倒入牛肉,炒至半熟。

第四步:炒到半熟後,放入薄荷,大芫細,香料,炒至熟。最後放鹽,味精即可出鍋。

無論走多遠,無論在哪裡,媽媽手中的味道,在我心中永遠排第一。


版納瑛子


這個好久遠哦,直到現在我都還愛吃一碗雞蛋羹。 記得小時候,差不多二三歲左右的樣子,老爸在鑽井隊工作,離家很遠,媽媽自己帶著我在東北老家。 老家的院子超級大,院子裡有媽媽種的蔬菜,還有一大群公雞和母雞。那時候家裡經濟條件比較差。到了蔬菜收貨的時候,媽媽早上很早很早就去早市賣菜,有豆角,黃瓜,西紅柿等。 那時候就是那種小筐,其實也沒多少菜,就是為了賣點錢貼補家用。如果慢慢賣,一上午可能可以賣3-5毛錢。要是有蔬菜販子全收,可能就會給2毛左右。 媽媽去賣菜,我醒的早就在門口哭,因為被鎖在屋子裡出不去,就趴著門縫哭,一直哭到媽媽回來。 賣菜得來的錢,媽媽會給我買些零食,還有家裡的油鹽醬醋什麼的,有時候還會給我買1毛錢的明太魚,但是那個味道我不記得了。 記憶最深的就是自己家母雞下的蛋,除了煮雞蛋,還會給我做一碗雞蛋羹,裡面有蔥花,還有點香油,我非常愛吃,也會讓媽媽吃,媽媽總是吃的很少,我每次都會把碗底兒都用勺子刮乾淨吃掉。 後來我有了兒子,媽媽還是愛做一碗雞蛋羹,但是我每次都搶不到多少。但是雞蛋羹已經成為我記憶力最美為的東西。 現在媽媽也老了,步履蹣跚了,還在為我們做很多好吃的,時常就會有一碗雞蛋羹。 我祝願天下所有的母親都能健康快樂


半支黃鶴樓


媽媽的味道,因為小時候家裡忙,爸媽也不會太仔細做飯,一般都是糊弄糊弄過去了,印象最深的就是早上做飯帶出了午飯,這樣等晚上就行了。

即使這樣我對我母親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學,炒了三年雞蛋,西紅柿雞蛋,韭菜雞蛋,黃瓜炒雞蛋,再個就是純炒雞蛋,後三年就是土豆絲,土豆片,土豆塊,土豆辣椒啊,之類的。

我小學就是三年雞蛋三年土豆貫穿下來的,最後被我媽媽悟到了絕學“土豆絲炒雞蛋”。。

問題在於我現在吃炒雞蛋還吃不夠,一吃就能想起來我媽,小學伙食的單調性。



幕憬


吃在廣州這四個字一直在民間流傳,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能生在這裡,因此我的口味十分挑,不是什麼都能入我法眼,小時候還人稱小食神,因為我吃過覺得好吃的東西,別人也一定讚不絕口。

而小時候能入我法眼的只有媽媽煮的菜,如果實在要挑出一味能吃出她味道的菜色,這實在太過分了,因為這實在太難選擇,簡直就是問我你要左手還是右手一樣。

但雞蛋還是能挑出骨頭的,非要選擇的話那就是炸雞翅了,我媽媽現在年紀大了,已經很少煮煎炸的東西,畢竟對身體不好,所以在某種意義上,她的炸雞翅基本消失於江湖了

是的,那種味道到現在都能記住,小時候炸雞翅只有在我生日的時候才能吃到,畢竟那個時候物質比較匱乏,又沒外賣,麥當勞和肯德基是奢侈品,所以能吃一次炸雞翅簡直就是我的生日願望,而小時候,媽媽對我的願望是有求必應。

或許她的炸雞翅不夠麥當勞的好吃,但是它卻成了我心中的佳餚,是我永遠都不能忘記的味道,可能這就是媽媽的味道吧。


Automati


在我心裡,媽媽在2009五月份的一天做的大鍋菜 這一輩子我都不會忘記的 那一頓飯真是吃的我是淚如雨下,從那以後我才真真正正的體會到了母親的愛,是這樣的2009年的時候我受了一次傷然後當時在醫院是不可以吃飯的 整整的餓了一個月 每天靠著流食和葡萄糖度過,出院以後回家,出院以後我媽看見我當時那個樣子嚇壞了(當時住院我爸我倆沒給我媽說)頓時我媽就泣不成聲的 我還沒皮沒臉我告訴我媽說 我能吃飯的第一頓飯 ,想吃你做的大鍋菜。當時吃的就感覺這是我媽做飯最好吃的一次, 也是最難忘的一次。那時候做的大鍋菜的味道,到了現在感覺都沒有在吃到過,有的時候 一道菜、一個味道會讓你記憶猶新,讓你流連忘返 最後呢想說的就是, 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最愛的人


嗨杜憶


在我心中有“媽媽味道”的菜有很多 最具代表的就數酸辣土豆絲了 我媽媽刀功是我覺得很厲害的土豆絲切的很細 酸用的不是醋用的是泡菜的酸水 再配上湖南很具代表的辣椒 吃起很是一番滋味。

記得小時候我哥不喜歡吃放酸水炒的土豆絲我又喜歡吃 每次炒土豆絲的時候我們兩個沒少幹仗 搞得老媽左右為難[捂臉]現在我自己炒怎麼都炒不出那個味道,只能每次等到回老家過過嘴癮了。



牛牛一家在深圳


我媽媽做飯很好吃,又幹淨又有味道,記得小時候為了讓我們吃的好點,營養均衡,喜歡吃飯,不挑食,媽媽買了幾本菜譜,有時間就照著菜譜學做菜,我們幾個都都媽媽養的白白胖胖的。

最喜歡吃媽媽做的魚,嫩嫩的魚肉沾著香噴噴的魚湯,我能比平時多吃一碗米飯,後來長大了,也跟媽媽學做菜,專門學了魚的做法,可是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做不出一樣的味道,所以我還是喜歡去媽媽那,吃媽媽做的魚,因為媽媽做的魚有媽媽的味道。


有詩想


媽媽味道的菜有很多,最簡單最樸素的就是小時候媽媽做的青菜湯麵條,青菜是媽媽種的,面是媽媽種的小麥磨的,麵條也是媽媽親手擀的。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雞蛋都不捨得吃,就這樣一道簡單的面,直到現在我還想念它的味道,現今的雞鴨魚肉在我心中都比不上它。我懷孕期間就特別想吃個味道,就想讓媽媽做給我吃,可是沒有以前的味道了,家裡的田地被徵用了,沒有地可種,面都是買的,擀出來的麵條沒有自己種的面好,味道就欠缺點。這個“媽媽的味道”能讓唸叨到老


笨笨女


我覺得有媽媽味道的菜是黃燜雞,這是我小時候最愛吃的菜,小時候只有在我生病的時候才能吃到黃燜雞,媽媽知道我愛吃黃燜雞,所以每年都養很多柴雞,媽媽做的黃燜雞特別好吃,媽媽是用我們家的大柴鍋做的黃燜雞,每次家裡來客人媽媽都會做黃燜雞給客人吃,雖然現在出嫁了,也會經常回家去吃媽媽做的黃燜雞,其實不管兒女走多遠也會經常想家,想念媽媽做的菜,因為媽媽做的飯菜有媽媽的味道,所以兒女們永遠離不開媽媽的味道,離不開媽媽做黃燜雞,在我們家最有媽媽味道的菜是黃燜雞。


山東五妹


我心中最有媽媽味道的菜,是一盤蒜薹炒肉。

高中住校,每個月只回家一天,因為本身我就特別戀家,加上學習壓力大,每次放假結束返校的時候都會難受的要死。有一次老媽去學校所在的縣城辦事,去學校看我,帶了一份蒜薹炒肉,中午我跟宿舍的同學一起吃了,宿舍一共6個人,每人都吃了幾口,都對老媽的手藝讚不絕口。因為都是農村的,條件都一般,學校的飯又特別難吃。所以吃飯家裡的菜感覺美味極了。放假回家的時候我跟老媽說了,我們都沒吃夠,臨走的時候老媽特意炒了一份量很大的蒜薹炒肉讓我帶回去跟同學一起吃!以後基本每次放假都會給我帶。在那枯燥的,緊張的,甚至可以說是變態的三年高中時光裡,溫暖了我們整個宿舍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