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滑鐵盧之戰:拿破崙真的是一個失敗者嗎?記譯君有了點新發現

讀者朋友們好,感謝您的賞光點擊,這裡是記譯中心,一個志在“記古今歷史,譯中外名篇”的號。點擊加【關注】,早上七點,記譯君的文章將準時送達哦~

今天準時送達的是記譯君本月份的第1篇文章,在這篇文章裡,記譯君想和大家從另一個角度聊一聊滑鐵盧這場戰役的勝敗問題——在這場戰爭中,拿破崙真的是個失敗者嗎?

滑鐵盧之戰:拿破崙真的是一個失敗者嗎?記譯君有了點新發現

楓丹白露的再見,表現拿破崙敗於滑鐵盧後回到楓丹白露的繪畫

序言:歷史經不起推敲

兩百多年來(1815-2020),滑鐵盧一直是失敗的代名詞,但是,最近宅在家裡讀史的記譯君,卻發現了一些不一樣的內容。

2015年,在滑鐵盧之戰結束整整200年的年份裡,英國作家斯蒂芬•克拉克出版了《法國人如何贏得滑鐵盧》(How the French Won Waterloo, Or Think They Did)一書。在家閒來無事,志在“記古今歷史,譯中外名篇”的記譯君,便從網上信手翻書般地翻了翻這本書,從中看到了這麼兩句話:雖然滑鐵盧之戰已經過去了兩百年,但是直至今日,法國人仍在極力否定他們的失敗。1815年6月,滑鐵盧之戰的硝煙還未散盡,法國曆史學家們便開始“篡改”歷史,極力抹殺英普聯盟所取得的軍事勝利,把拿破崙尊為精神上的勝利者

英文原文如下:Two centuries after the battle of Waterloo, the French are still in denial. As soon as the cannons stopped firing in June 1815, French historians began rewriting history, diminishing the Anglo-Prussian victory and naming Napoleon the moral victor.

因為此書,記譯君關於滑鐵盧之戰的興趣再次被勾起。於是,我便開始竭盡所能地查找與之相關的第一手資料。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記譯君還真有了一些重大發現。

滑鐵盧之戰:拿破崙真的是一個失敗者嗎?記譯君有了點新發現

拿破崙位於維也納的雕塑

從“勝利在望”到“無力迴天”:拿破崙在滑鐵盧的冰火兩重天

第一則重大發現源於拿破崙在滑鐵盧之戰結束兩天後的官方記錄,這裡面有這麼一句話:經過8小時的激戰,我軍勝利在望,戰場即將由我軍主宰

英文原文如下:After eight hours of firing and infantry and cavalry charges, the whole army was able to look with satisfaction upon a battle won and the battlefield in our possession.

眾所周知,滑鐵盧之戰是拿破崙和法國的一場慘敗,英國的威靈頓公爵和普魯士的布呂歇爾將軍聯手,率領著英普聯軍,擊敗了之前幾乎戰無不勝,已經可以和歐洲歷史上的三大名帥——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並稱的歐洲第四大名帥拿破崙。那麼,為什麼拿破崙還會在法國戰後的官方記錄下留下“我軍勝利在望”這樣的話呢?

考慮到滑鐵盧之戰的第一炮打響於1815年6月18日的上午11點左右,而且是拿破崙的法軍率先發起的攻擊,再結合上面這則記錄,記譯君大膽 作出瞭如下推測:當夜幕即將降臨的時候,在布呂歇爾率領的普魯士軍隊抵達的前一刻,或者說前一秒,威靈頓指揮的英軍可能真的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拿破崙和法軍真的認為勝利已經唾手可得了。

滑鐵盧之戰:拿破崙真的是一個失敗者嗎?記譯君有了點新發現

英國倫敦的威靈頓公爵雕塑

繼續閱讀那則第一手資料,記譯君還發現,戰後,拿破崙曾回憶說:“晚上8:30左右,一些法國士兵錯誤的認為,他們那不可戰勝的統帥已經臨陣脫逃,因此而軍心大亂。因為這樣的混亂髮生在晚上,所以我無法集結軍隊,明確地告訴他們我就在軍中,就在他們身邊,正和他們一同進退

。”

由此,記譯君更加確定,即便是布呂歇爾率領著普魯士的生力軍加入戰場後,拿破崙率領的法軍也沒有立刻兵敗如山倒地做鳥獸散,而是穩住了戰線,撐到了夜幕的完全降臨。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最終,沒有失敗在戰場上的他們,卻被一則看似荒謬的流言擊垮了——面對黑夜,即便是自認為不可戰勝的拿破崙也無力迴天。甚至記譯君都忍不住懷疑,散播“拿破崙臨陣脫逃”流言的,是不是英普聯軍派到法軍的奸細。

拿破崙是“先勝後敗”,而不是“一敗塗地”

第二則重大發現來自參與了滑鐵盧之戰的法國老兵萊蒙尼爾·德拉福斯——在滑鐵盧之戰時,德拉福斯為參戰法軍中的上尉。在自己的回憶錄中,他寫到:“滑鐵盧之戰中,威靈頓絕對稱不上勝利者,雖然他指揮下的英軍抵抗頑強、防守嚴密、堅如磐石,令人欽佩,但最終,他還是被我們擊敗了,不得不撤退。”

英文原文如下:It wasn’t Wellington who won; his defence was stubborn and admirably energetic, but he was pushed back and beaten.

滑鐵盧之戰:拿破崙真的是一個失敗者嗎?記譯君有了點新發現

滑鐵盧之戰中的拿破崙和他的老兵

此外,這個親身經歷過戰爭的老兵還說過,滑鐵盧之戰“是一場非比尋常的戰役,這場戰役中,出現了兩個失敗者:首先是英軍,然後才是法軍。”

英文原文如下:extraordinary battle, the only one in which there were two losers: first the English, then the French.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發現,雖然這位老兵承認了他們在滑鐵盧之戰中的失敗,但與此同時,他也說出了一個可能我們之前一直忽視的地方:法軍是先勝後敗,英軍是先敗後勝。在普魯士的軍隊抵達前,拿破崙已經率領進攻一方的法軍,擊敗了防守一方——威靈頓指揮的英軍

滑鐵盧之戰:拿破崙真的是一個失敗者嗎?記譯君有了點新發現

布呂歇爾的肖像

也就是說,在布呂歇爾入場前,滑鐵盧之戰的天平兩端,分別放著威靈頓和英軍,以及拿破崙和法軍。而且隨著戰爭的進行,戰爭勝負的天平已經開始向拿破崙和法軍傾斜了。不過,隨著普魯士軍隊踏著夕陽進入戰場,滑鐵盧之戰的勝負天平再次偏轉,布呂歇爾和普軍的入場,加重了威靈頓和英軍這一方的“砝碼”,最終,布呂歇爾和威靈頓組成的聯合砝碼——英普聯軍,終於壓過了拿破崙一方,讓滑鐵盧之戰的勝敗天平徹底傾斜到了他們這一方。

在滑鐵盧之戰中,拿破崙是先勝後敗,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一敗塗地。換句話說,在滑鐵盧之戰中,拿破崙並不算一個徹徹底底的失敗者。我想,這或許就是德拉福斯想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表達的內容吧。另外,記譯君認為,或許對拿破崙的崇拜者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法國人的滑鐵盧情節

隨著更深入的瞭解,記譯君再次有了新發現:即便是過去了兩百多年,史學家仍然存在著這麼一個派別——他們一直致力於證明“拿破崙是滑鐵盧的勝利者”。當然了,記譯君也發現,這個派別裡的大多數歷史研究者都是法國人。

記譯君覺得,他們的主要觀點可以總結為如下內容:第一,拿破崙絕對是一個偉大的將軍,雖然他在1812年飲恨於莫斯科,損兵折將之餘,也不得不放棄了之前取得的諸多權益;第二,在滑鐵盧,拿破崙絕對不是一個失敗者;第三,綜合來看,拿破崙絕對是法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雄,他建立起了西起葡萄牙,東至波蘭,北至波羅的海,南達意大利南端的龐大帝國。第四,拿破崙帝國的唯一遺憾,是它未能征服(或者說是擊敗)英國。

滑鐵盧之戰:拿破崙真的是一個失敗者嗎?記譯君有了點新發現

拿破崙的加冕,展現拿破崙加冕為法蘭西帝國皇帝的油畫

看到第四點後,記譯君突然覺得,我可能發現了滑鐵盧對於法國人的意義。為什麼在法國人的心目中,滑鐵盧的勝敗如此重要呢?記譯君覺得,可能是因為,這場戰役,是法國人同他們的千年世仇——英國人的戰爭。

簡單瞭解過英法兩國的歷史後,我們便可以發現,遠的來說,從凱撒征服高盧、遠征不列顛開始,英法兩國便開始了他們的千年恩怨。近一步來看的話,自1337年英法百年戰爭爆發後,英法兩國之間的明爭暗鬥幾乎就沒有停過。可是,即便是在法國優勢最大的拿破崙時期,英國依然“光榮地獨立”於歐洲大陸之外,一道“淺淺”的英吉利海峽,便讓幾乎已經征服了整個歐洲的拿破崙徒呼奈何。

或許,正因為如此,在法國人的心目中,滑鐵盧之戰的勝敗才如此重要吧。而這,似乎也解釋了,為何在世界幾乎都要為滑鐵盧之戰蓋棺定論——英普聯軍大敗拿破崙——之際,法國人依然執著於滑鐵盧之戰的“勝敗”上。

雨果眼中的滑鐵盧:天亡拿破崙,非戰之罪也——幾滴雨,或多或少地,擊敗了拿破崙

從史料中,我們可以知道,在滑鐵盧之戰打響的前夕,即在開戰前的一整夜裡,比利時的天空一直下著傾盆大雨,這惡劣的天氣,不僅迫使法國士兵不得不在“水坑”裡休息,也使得戰場變得泥濘不堪,拿破崙無法“如臂使指”地使用他最喜歡的武器——大炮。

滑鐵盧之戰:拿破崙真的是一個失敗者嗎?記譯君有了點新發現

據傳是拿破崙曾使用過的大炮

記得在《明朝那些事兒》裡,當年明月在評價明成祖朱棣的戰法時,說他指揮的明軍戰法,和後來拿破崙的戰法類似,都是

先拿大炮轟,再命騎兵衝,最後步兵打掃戰場。而且,隨著時間進入19世紀,火炮在戰爭中的作用,也的確是越來越重要了。

在這種情況下,因為泥濘的路面,如果拿破崙最擅長的武器——大炮無法快速地到達指定位置的話,那麼拿破崙的確算是被平白“削弱了三分”吧。

後來,法國著名作家,寫下了世界名著《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的維克多•雨果,曾這麼評價那場大雨:“如果沒有6月17日至18日晚間的那場大雨的話,歐洲的未來,或許將是另一番天地。幾滴雨,或多或少地,擊敗了拿破崙。”

英文原文如下:If it hadn’t rained on the night of 17-18 June, the future of Europe would have been different. A few raindrops more or less felled Napoleon.

記譯君認為,這些話的背後,雨果或許是在暗示,滑鐵盧之戰前夕的這場暴雨,並不是偶然發生的——對於當時的歐洲來說,拿破崙實在是太強大了,他已經強大到足以打破歐洲所有的平衡了。所以,雨果覺得,在滑鐵盧之戰中,拿破崙是很難獲勝的,因為他的對手不僅僅是威靈頓和布呂歇爾將軍,不僅僅是英普聯軍,還有上天。滑鐵盧之戰,是天亡拿破崙,非戰之罪也。

滑鐵盧之戰:拿破崙真的是一個失敗者嗎?記譯君有了點新發現

雨果的肖像

結語:戰爭的失敗者,歷史的 勝利者

1815年7月,當“敗於滑鐵盧”,不得不再次遜位的拿破崙,作為囚犯的抵達英國普利茅斯港時,那裡被上千艘船擠滿,碼頭上也是人山人海——那些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拿破崙的“廬山真面目”。

儘管被流放到了荒島上,但是拿破崙·波拿巴的名聲還是傳遍了全世界,他所頒佈的《拿破崙法典》,也的確如他所言的那樣,兩百年後依然不朽,成為了歐洲各國民法典的藍本。拿破崙死後,終於得償所願地歸葬法國巴黎,而為了紀念他,法國人為他修建了一座比歷代法國國王都要龐大的陵墓。據說,現在,相比於其他法王的陵墓,人們也更願意去他的陵墓前祭拜。

在2014年舉行的一次拍賣會中,拿破崙曾經戴過的一頂黑色帽子,以180萬歐元(約合1396萬人民幣)的高價,被一個韓國人拍得。據說,此人計劃將這頂帽子展示在一個顯眼的位置,以證明他本人也是一個“勝利者”。

滑鐵盧之戰:拿破崙真的是一個失敗者嗎?記譯君有了點新發現

拿破崙那頂拍賣了180萬歐元的帽子

在《法國人如何贏得滑鐵盧》一書中,作者斯蒂芬•克拉克也分享了這麼一個有趣的細節:在參觀某座新落成的、關於滑鐵盧之戰的博物館時,他發現,博物館的紀念品商店裡,與拿破崙有關商品的數量,遠遠多於威靈頓和布呂歇爾的——前者至少是後者數量的五倍。

簡而言之,雖然法國人堅持認為拿破崙先勝後敗,雖然記譯君的新發現也可以證明拿破崙的滑鐵盧之戰的確不是徹徹底底的失敗,但是,在1815年6月18日的這場戰爭中,拿破崙卻是真的無力迴天,最終只能黯然退位。也就是說,在滑鐵盧之戰中,無論如何,拿破崙都是個失敗者。

但是,正如我們兩百年的固有印象一樣,代表拿破崙失敗的滑鐵盧之戰,也一直都是失敗的代名詞啊。從這個角度來說,拿破崙,在另一個層面——歷史與人心層面,擊敗了他當年的對手威靈頓和布呂歇爾,成為了歷史評價的勝利者。

讀者朋友們,你覺得呢?歡迎點擊加【關注】,留言參與討論哦!

本文系記譯歷史原創,主要參考資料為《法國人如何贏得滑鐵盧》《滑鐵盧:四天、三支大軍和三場戰役的歷史》等,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果覺得記譯君的內容還行,能不能點擊加【關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