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歷史上的濟世是個怎樣的人?

聿楓


一是,濟世是電視劇《康熙王朝》杜撰人物。這個也是自然,為了突出一個人,把歷史上很多人的特色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有所得即可,不必非要細究內容。



二是,康熙的老師們有誰。第一個陳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號說巖,晚號午亭,清代澤州(山西晉城市陽城縣)人。曾任《康熙字典》總修官。工詩文,器識高遠,文詞淵雅。第二個熊賜履(1635年-1709年),清初理學名臣。字敬修,又字青嶽,號素九,別號愚齋,湖廣漢陽府孝感人,世籍南昌。曾四任會試考官,並任修撰《聖訓》、《平定朔漠方略》、《實錄》、《方略》、《明史》的總裁官。第三個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字敦伯,又字勳卿,比利時人,1623年10月9日出生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1658年來華,他是康熙皇帝的科學啟蒙老師,精通天文曆法、擅長鑄炮,是當時國家天文臺(欽天監)業務上的最高負責人。第四個蘇麻喇姑(1615年-1705年),原名蘇墨爾,滿文轉音為蘇喇,“姑”是死後敬稱。“蘇麻喇”的意思是袋子。她是清朝孝莊文皇后的侍女,出身於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隨孝莊陪嫁進入後金宮廷。通曉蒙滿文字。曾經擔任順治帝、康熙帝兩代皇帝的啟蒙老師。第五個傅以漸(1609~1655) 字於磐,號星嚴。今山東聊城東昌府區人,祖籍江西永豐縣。 清開國狀元、一代名相。知名學者、史學家。出身貧苦,幼年家境清貧,天資聰慧,勤奮苦學,博覽群書,經史熟記不忘,終成大器。傅以漸一生為官,兢兢業業,鞠躬盡瘁,以清勤著稱於世。他學識廣博,精通經史,工於詩文,學者稱星巖先生。傅以漸以狀元而居相位,他鞠躬盡瘁,任勞任怨,以勤政清廉著稱於世。



三是,劇中濟世是清代順治、康熙兩代帝師,原為明末崇禎皇帝欽點狀元。這個真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原型人物。


Lucky


相關“濟世”的人物,歷史上有多種解說。古代講“濟世”最多地是指高明醫術的醫生。然而提問涉及的是一個人,那就只有清朝康熙年間的那個謝濟世了。

濟世實際上是明朝崇禎皇帝欽點的一位狀元。也是順治、康熙兩朝的帝師,後來這個人物是贅拜為了對付康熙身邊的魏承謨,硬是給塞到了康熙身邊。而實際上,魏承謨在清代並沒有此人,都是電視劇裡虛構出的人物。能詳“濟世”的這個人物,還是電視連續劇的《康熙王朝》。但,電視劇裡的上述兩人都是虛構的人物。不過,歷史上有他縐影的人物。其實清朝康熙年間確實有個叫謝濟世的人物。而魏承謨也就是康熙帝師之一的範承謨,還有一個就是伍次友了。



這三位在康熙年間都成了康熙的帝師。康熙少時有些浮躁,孝莊認為濟世迂腐,老態,用濟世的之呼者也去磨練康熙是最存不過的了。而鰲拜則不然;原因是範承謨告發了鰲拜圈地一事,鰲拜才視範承謨為眼中釘,肉中刺,欲除去範承謨而後快!方才有心讓濟世去擠兌範承謨。後來鰲拜的勢力日益強大,竟然殺了康熙身邊的一個侍衛。而康熙隨手打了鰲拜身邊偷東西孝敬鰲拜的太監吳良甫。孝莊為了和解朝庭各種勢力的平衡,一方面也是為了暗中保護範承謨才讓範承謨出任浙江巡撫。


這樣,康熙身邊三位都是正人君子。然而康熙最恨的就是濟世,當然那和老態龍鍾,之呼者也的聽著就煩。不過,濟世耐心極好,授意康熙的方式也多樣。

謝濟世也是康熙少時的唯一一位漢族的良師。

康熙非常仇視濟世,因為在他眠裡,濟世就是鰲拜的人。故對濟世抱有深深的敵意,同時,康熙最看不慣的是濟世那套之呼者也的迂腐作風和固執的說教。這裡還得說回來,鰲拜所以要把濟世塞給康熙,其目的還想以濟世那種書呆相去將康熙教成一個書腐氣的相同人物,以便自己在朝中為所欲為。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濟世卻是一位具備職業道德的帝師。事實上,這個階段康熙需要這樣一個人物來磨練他的年少銳氣。相反,濟世並沒有去巴結鰲拜,濟世有自己的理想和原則堅持;濟世的理想是教育出一代“萬世之君”!

濟世的教育方法也很獨到,濟世的教育方式並不是急功近利,而是用激勵打賭的方式去鼓勵康熙發奮努力。有一次,濟世對康熙說:“你連一個秀才都考不上。”這一下卻讓康熙暗暗地賭氣,發奮努力,有一次康熙化名龍兒偷偷地參加了會試,結果榜上有名。此刻,濟世才和盤托出:自己是想康熙能最終成為一個“萬世之君!”後濟世又說:“我己請辭了。”此時,康熙才明白了恩師的良苦用心!

最終,三位帝師,一個教會了康熙認識到自己是誰?處於在什麼環境?一個教會了康熙未來該做什麼?而濟世表面上只教了康熙之乎者也,但實際上教會了康熙如何奮發圖強。很顯然,濟世的作用非常重要,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歷史上的謝濟世,康熙51年,1712年中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本來是有機會做乾隆帝師的。但關鍵時刻站錯了隊,反對雍正的新政,彈劾田文鏡,最終捲入乾隆年間的文字獄而罷官。


用戶聽松閒人


如何看待人性,是所有哲學和宗教中最核心的幾個問題之一。儒家認為人性本善,所以用仁義來支撐世界。法家認為人性本惡,所以用法律來架構世界。然而儒家的仁愛世界始終是烏托邦式的設想,幾乎所有的儒家都無法打通從理想到實踐的道路,因為這條道路總是受到人性中邪惡因素的威脅。雖然儒家在現實世界少有成功的時候,但他們的存在是中國人心中的聖光,一旦爬過風雨如晦的黑暗時刻,儒家的曙光就會出現在歷史的天空上,當然了這裡的儒家不是後來被皇權閹割了的儒家,而是誕生於亂世的原汁原味的儒家。理想國、烏托邦、太陽城從來不曾有過,但它們仍然值得全人類尊重。如果沒有它們,人類的生存狀態將不堪設想。它們是人類心目中最原始、最天真的夢想。

  法家對待人性絲毫不存幻想,他們寧可將人看成是罪惡的集合體。貪婪和恐懼是他們的本能,趨利避害是他們的天性。社會之所以沒有被罪惡吞沒,完全是由於罪惡的人們為了能夠生存下去不得不達成某種契約。這種對人性絕望的人生哲學使得法家的思想嚴酷而尖銳,深刻而無情,具有一種令人畏懼又無法逃避的力量。對於任何一位從事社會活動的人士來說,你可以責罵它、憎恨它、鄙視它,但你不得不承認如果要對付這個操蛋的世界,它是最有效的武器。所以聖人總是為了消滅法家而不得不使用法家,虛偽的政客總是表面上不屑於運用法家而實際上抓著不放。

  趨利避害是人類的天性,法家便以此作為基礎發展了他們的所有學說。



紹年英雄


濟世歷史上並無此人。是電視劇《康熙王朝》的杜撰人物。

根據電視劇《康熙王朝》中說濟世是前朝的狀元,曾經是為順治皇帝的老師,教導了順治八年。

沒看過電視劇的人,覺得濟世是鰲拜的人。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就會覺得濟世是忠於皇家的。有著文人名士所有的理想,成為帝師,教導出英明神武的皇帝。

史書上並無這個記載。但是我覺得此人的原型應該範承謨和陳廷敬的結合體。

濟世教導的康熙是歷代儒家的經典書籍。那麼就絕對會教導康熙三綱八目:

三綱: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是從堂堂正道教導康熙帝王之道。

所以說濟世雖然為杜撰人物,但是我認為他必然是一個忠君愛國,而且恪守儒家禮法的一個臣子。


等說歷史


濟世是個電視劇中虛構的人物,根據史書記載,康熙真正的帝師是陳廷敬,此人不像明珠和索額圖那樣拉幫結派,為官為人一身正氣,敢於向康熙講真話,當過清朝的戶部尚書和吏部尚書,為康熙打敗鄭經、剿滅葛爾丹做出貢獻。


70後大叔講歷史


目前還沒有資料可以證明濟世是歷史中人。也許只是個小人物,被《康熙王朝》的作者和劇組誇大了。

但我們今天的生活中,確實是需要這種好人,而且是多多益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