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多地出台拉动政策,汽车消费能否率先迎春?

特别关注

FOCUS

本报记者 陶 震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干扰人们正常生活的同时,也影响了社会和经济的正常运转秩序。在对冲疫情影响的若干举措中,刺激汽车消费成为恢复企业运行节奏,拉动经济回稳发展的重要动力。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相关税收超过1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0%,汽车及直接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超过4千万人,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10%,汽车商品消费额超过2万亿元,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从三个10%中可以看出,汽车产业在保障纳税、稳定就业和促进消费等层面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刺激汽车消费将成为疫情期间保障汽车工业良性运转的先决条件。

多地出台拉动政策,汽车消费能否率先迎春?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减轻疫情对汽车消费的影响。同时,鼓励各地根据形势变化,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和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举措,促进汽车消费。

随后,佛山、广州、湖南等地相继响应政府号召,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购置补贴、限购松绑等刺激政策。从政策响应的积极性看,率先出台的地区大都是汽车产业发展重镇,鼓励政策的实施将在疫情期间加大汽车产业对区域和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

强力补贴拉动消费恢复

作为国内汽车第一大省,广东省率先对稳定促进汽车消费做出响应。2月初,佛山市就率先发布了《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促进汽车市场消费升级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对购买“国六”标准排量汽车的消费者给予每辆车2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资金补助,佛山也成为疫情期间全国首个出台汽车消费鼓励措施的城市。

在佛山发布新年首个补贴救市政策后,3月3日,广州市也出台相应措施,采用消费者补贴的形式刺激汽车消费。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提振汽车消费,对新能源汽车和置换“国六”车型的消费者给予购车补贴。文件指出,2020年3月至12月底,广州市将在使用环节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万元综合性补贴。另外,对置换或报废二手车的消费者,广州市还对在本市注册登记的汽车销售企业购买“国六”标准新车,每辆给予3000元补助。

政策发布后,广州本土汽车企业立即跟进了地方政府的“救市”举措,加大补贴力度。在广汽集团回复记者的文件中称,广汽集团下属企业采取不同刺激政策,其中,广汽传祺对全车系提供了8亿元的补贴,广汽新能源在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补贴1万元的基础上,再补1万元。广汽本田则对购买新能源车和置换节能/汽车车的客户,分别给予3.6万元和1.4万元的补贴。广汽丰田表示,购买新能源汽车最高享2万元综合性补贴,置换车最高8000元补贴,购混动车型额外享3000元补贴。广汽菲克则在广州政府综合补贴的基础上,给予额外的置换补贴。

多地出台拉动政策,汽车消费能否率先迎春?

图源:视觉中国

业内专家指出在刺激政策的拉动下,汽车消费需求将会在短时期内得到快速恢复,同时也将对当地汽车产业的生产和运转产生积极影响。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广东省汽车产量高达311.7万辆,约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12.2%,位居全国第一。汽车产业对广东省地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根据佛山政府公开的数据,截至目前,佛山市已拥有包括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在内的近10家整车生产企业,汽车以及零部件制造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50家,成为广东三大整车生产基地之一。2018年,佛山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超1400多亿元,而广州市汽车工业产值也占该年广州市总产值比例近三成。

多举并施促进汽车消费

除了对消费者购车和置换进行资金补助外,其他省市也在因地制宜,加紧制定适应当地消费环境和发展规划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近日,湖南省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为促进汽车消费升级行动,鼓励各地对无车家庭购置首辆家用新能源汽车给予支持,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网点布局和建设。加大城市新建公共停车场力度,加强居民小区停车位规划与改造。鼓励车企和经销商在省内组织开展“汽车下乡”促销活动,加快繁荣二手车市场。

多地出台拉动政策,汽车消费能否率先迎春?

图源:视觉中国

与广东省不同,湖南省主要对无车家庭首购新能源车的用户进行支持。作为国内新晋的汽车产业集群所在地,湖南拥有吉利汽车、北汽、上汽大众、广汽三菱、广汽菲克、众泰汽车、北汽福田等多家生产基地,根据规划,湖南省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到250万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湖南省促进汽车消费政策中,鼓励车企和经销商开展“汽车下乡”促销也是今年首度在地方政府政策中出现。

此外,限购“松绑”也成为近期促进汽车消费的重要举措。此前,为治理城市拥堵,提升环境质量,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杭州、深圳、石家庄和海南等8个省市相继实施了汽车限购。为扩大限购城市的增购规模,各地也在通过增加号牌发放拉动汽车消费。

2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了重要文章,指出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5天后,广东省政府便印发了《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广州、深圳进一步放宽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随后,广州市政府出台的最新政策显示,针对疫情期间市民自驾通勤的需求,加快推进落实2019年6月明确的新增10万个中小客车指标额度工作,并视情况研究推出新增指标。

这也是广州深圳自去年来第二次放宽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2019年6月,广州就宣布新增投放中小客车增量指标10万个,深圳新增投放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8万个。而摇号指标的增加进一步推动了竞拍价格的回落。广深宣布放宽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当月,两地的车牌成交价格应声回落,其中广州车牌环比下降2.59万元,深圳车牌环比下降3.59万元,竞拍价格的下滑也进一步推动了车市销量增长。

崔东树认为,放松限购与补贴促进新车消费的两种模式都具有良好效果,而放开限购指标实际效果更为突出,因为限购地区城市消费购买力相对较强,人口流入相对较多,对车辆的需求相对较强,因此在疫情期间相对放开限购指标,对车市的拉动效果实际更为突出。

放开限购呼声高涨

此次限购政策松绑后,业内关于解除和松绑限购政策的呼声高涨。此前,限购虽有效控制了汽车增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但限购也进一步抑制了汽车消费的动力。“因为限购城市的消费能力往往最强,因此从整个汽车产业来看,限购让汽车整体消费能力受到极大限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说,限购的初衷是解决拥堵,但城市交通拥堵是规划、政策、管理等各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汽车增量是主因,但城市停车设施建设,道路规划建设,城区相关布局等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只靠限购解决增量不是解决拥堵的唯一办法,还要通过提高停车费,收取拥堵费等其他方法调整城市交通状况,应在鼓励汽车消费的同时,在使用上进行限制。

多地出台拉动政策,汽车消费能否率先迎春?

在记者的采访中,包括中汽协、乘联会和其他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各限购城市应适当解除或松绑限购政策,以促进疫情期间汽车消费。此前,交通部出台《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纲要》中曾明确提出,“谨慎采取机动车限购、限行的‘两限’政策,避免‘两限’政策常态化;已经实行的城市,适时研究建立必要的配套政策或替代措施。据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技术中心总经理原诚寅预计,综合各种数据看,一旦限购城市真的“松绑”,可能会带来100万辆的新车销量增长。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刺激汽车消费将成为疫情期间促进经济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在崔东树看来,汽车产业是稳增长、扩消费的关键领域,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需求,鼓励汽车消费,将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抓好汽车销售可取得突破一点、收获一片的成效。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