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對於農村隨禮二百,全家人去吃,你怎麼看?

首先,在一起玩的好的朋友基本都是自己一個人去,如果有小孩的可以帶個小孩。如果是和老婆共同的朋友也可以夫妻兩人同去,帶人自己的孩子,我們這邊兩胎居多一般是四個人。因為在一起關係好主人家也不會多想。

其次,是關係比較淡的親戚。一般是指平時很少走動,只有擺酒席的時候通知去隨禮的親戚。這種是一到兩個人不會再多了。

還有一種,是自己媽媽的孃家人。雖然是孃家人但是隔的輩數多平時又少走動,所以關係不是那麼親。但是這種是可以全家都去的,就是有多少人可以去多少人的。這在我們當地是一種風俗,意思是姑娘回家人越多越好。所以主人家也是歡迎的。

至於同村關係好的,一般都是一個大人帶上自己的孩子。同村有捧場之意,不至於讓來的親戚覺得這家人擺酒席連同村的都沒來幾個。所以人多些也無妨。

對於農村隨禮二百,全家人去吃,你怎麼看?

而且在農村隨禮關係一般的話也就是一百元的禮,關係近一點的親戚才是兩百元的大禮。一般親戚的話都是200元以上,而關係近一點的鄰居也都是200元的禮。所以說和城裡人結婚的時候依靠酒席就能夠發財的現象,其實農村人吃的是熱鬧。

對於農村隨禮二百,全家人去吃,你怎麼看?

正常一棹坐八個人,如果每人隨一百元禮錢,每棹等於收了八百塊,一般農村一棹飯四百五,抽兩包煙二十元,喝一瓶灑五十元,共計五百二十元,八百減五百二,餘二百八,也就是說東家能賺二百八十元。如果每棹坐四個大人,四個孩子的話,等於東家每棹只收了四百元禮錢,五百二去四百,每榫棹賠了一百二十元。針對這種現象,其實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全家都去赴宴的話這是對親戚的一種尊重,俗話說有錢捧個錢場沒錢捧個人場,無論哪家辦事情,也不希望宴席上冷冷清清的吧。

對於農村隨禮二百,全家人去吃,你怎麼看?

農村辦場,都是流水席,不差乎幾雙筷子,再一個還是那句話,生活條件好了,即使主家不在乎,人們也不再像從前那樣吃大席了,上班族忙,學生不請假,所以一般不湊節假日的話,很少很少有一家人全出動去吃酒席的熱鬧場景了。

對於農村隨禮二百,全家人去吃,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