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我是如何做到毕业三年月入2万的?

说个我的吧,没有985,没有211,没有光鲜亮丽的简历,就是最普通一个人。但现在混得还过得去吧,上海毕业三年月入20k。

分享下我的经历也希望能给跟我一样身为普通人的朋友的一些帮助。我老家是大家喜欢黑的那个地方的农村(这让我每次在公开场合介绍自己家乡都非常自卑,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我自认为我还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也没找到很强有力的证据证明我们确实应该被黑,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因为地域我一出生就被贴上了这样的烙印。

现在中原地区经济是贫穷点,那些喜欢黑的人就真的认为大城市富裕是因为大城市人天生比中原地区的人要聪明吗?往前倒推几百年中原繁华的时候,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也跟现在一样喜欢内耗。同在一块土地,大家应该做的不是互帮互助吗?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内斗。)

家里非常普通,母亲农民,父亲有固定工作。家庭收入就是能供我读大学,然后还能有点富余。初三稍微幸运点考到了县城最好的高中。

父母比较节约。我内心比较争强好胜。在衣着消费上比较自卑,这方面一直让我感觉抬不起头。高中也基本没太努力,大学考到了上海二本。

大学学的计算机,因为非常喜欢计算机,但大学四年也是浑浑噩噩的就过来了。大学算是让我最后悔的一个地方,不是后悔没学到东西,只是后悔自己成熟的太晚,在大学的时候没能明白自己大学究竟应该做些什么,抄作业,挂科什么不好的事都做。

好吧,大学也结束了(还差点没拿到学位)。毕业第一份工作上海2014年,跟绝大多数刚毕业人差不多月入4k(14年上海最低工资模糊记得是1600,毕业找到工作的基本都在3~5k左右)。

我这样的人这样的状态,当时能找到工作,心里已经开心的不得了了。工作第一年我的人生转折点。15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去听了一个计算机培训班的课程,培训班的老师实力大部分都一般,但吹牛都很厉害。课本身没太大印象了,但他一直说他们教师都是来自BAT大厂,甚至有些已经加入BAT的,也在他们这里听课,而且课听完之后保证工资至少10k,平均15~20k。

我这人比较容易被忽悠,我确实相信了这些话,尤其他们说的关于工资收入,这个真的让我有点热血沸腾。跟月收入一对比,一股子冲动就傻乎乎的交了1万的学费。

刚开始听课时候感觉还不错,都是自己没学过的东西。慢慢就开始觉得无聊了,每天听课三小时,为了照顾大部分同学课程进度非常非常慢,而且随着自己能力慢慢提高就开始觉得这老师实力一般了,会有很多我知道的东西,而这个老师不知道的。

所以我更多的时间都在自己买书学,去各种论坛网站学。差不多到15年8-9月份,我意识到自己应该换个工作了。这时候开始搜各种简历,找了很多BAT别人面试的面试题,然后对比自己跟BAT差距有多大。

然后发现BAT要么是校招,要么社招毕业三年以上的。然后就放弃BAT了(其实当时有点自信过头,BAT肯定面不过的)。当时找工作目标10k以上,最后找了一个13k的。这就差不多到16年初了。

我完全把培训班的课停掉了,感觉没什么意思。这里特别针对培训班说几句。首先培训班有用吗?这个很难讲。我这样的应该算有用还是没用。我去新公司的时候回想自己的2015年,发现自己这一年非常拼,几乎没什么娱乐时间,上班时候有空闲就学习,晚上下班在学习,周末在学习。

其实有这种态度了即使没去培训班,我相信当时找个10k的工作也不是什么难事。我当时的另一个同事,也去了培训班,然而16年6月份他还是收入4k,坚持不下去回老家了。

培训班最让我感觉有价值的就是让我意识到我这样一个屌丝月入10k 20k也不是梦。真正教的知识,其实还是靠自己,只要自己态度够,即使没在培训班一样可以达到目标。另外培训班简历造假非常严重,这让我投简历从来不写培训经历。

另外总结2015年,发生了两件对我人生意义重大的事情。

1、让我明白了我究竟应该做什么。2015年我给自己确定了几个目标。16年收入10k以上,17年20k,18-20年30-50k。那针对这些目标应该做什么呢?自己思考下,16年要月入10k,我需要加入一个什么样的公司。这些公司对员工是什么样的要求。

我距离这些要求还缺什么。针对我缺的这些我应该做什么。我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多久时间。这段时间拆成一个月一个月,我这个月应该达到什么目标,我这周应该达到什么目标,我今天应该达到什么目标。

这些问题想明白了,就是明白应该做什么了。

2、让我明白运气很重要,但做事不能靠运气。

什么叫运气,今天你去面试,对于能不能面试通过你完全不知道,然后面试通过了这就是运气。

什么叫不能靠运气,今天你去面试,面试前你已经把对方公司招聘信息看的非常仔细,每一条招聘要求自己是不是符合,有没有招聘没提到的,但是是自己强项的,数据结构算法基础知识自己是不是还能讲出来,其他面试的人分享的面试经历自己是不是都能从容应对。

你把自己能想到的,能做的都做了,这就是不靠运气。这时候即使你没面试,你也大概明白自己究竟能不能通过面试了,这时候反而面试不过,反而才是运气。毕业到现在三年我面试经历不多差不多有十几次,大部分都拿到Offer了。其实这些面试去之前我把自己能做的全都做了,心里就已经大致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过了。

16年10k目标已经提前达到了。那下一个目标呢?16年一年虽然没15年那么拼,但16年还是奋力的往前赶。整个16年的状态,我自己总结就是神经紧绷,忙忙碌碌,从一个顶点进入了一个新起点。

17年自己又换了一个工作直到现在20k。其实17年这个工作是不想换的,自己其实中间涨过薪,实际已经能拿15k了。这么频繁跳换个20k其实没什么必要,但主要是因为自己一些私人原因不得已为之。

现在回想自己的过去。大学毕业后,我跟绝大部分普通大学生都差不多(可能唯一优势就是我自认为自己在计算机上有一点小天赋)。

大学第一年靠自己拼搏迎来转折点,第二年,第三年继续在这条路上艰难前进。直到现在,就是毕业三年实现月入20k。现在自己已经不再过度把重心放工作上了,另外我觉得,以后收入再有大突破不太可能是因为技术本身了。

自己性格比较孤傲,自负,为此失去了很多很多,直到现在还是单身。自己现在会培养些小爱好,比如摄影,旅行等,想改变下自己。

另外对比自己刚毕业,我最直接感受到的区别就是,出门不会再纠结应该是打车还是公交地铁了,吃饭不会再过多计较这家比那家便宜1块了,看见全家不会觉得里面东西比超市贵而不敢进了,哪个合适选哪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这些。

最后,为什么把这些分享出来,我只是觉得我很普通,王健林把他的经历分享出来,我相信对于绝大部分人是没什么意义的。

他这样的成功,别说让别人复制了,即使让他自己重新把他的人生走一遍,我觉得也很难再有如此的成功。

我把我自己的分享出来,只是我觉得我跟普通人一样甚至还不如很多人,而这些分享可能是对这些人是有帮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