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柳永、关汉卿沉迷于风月场,常人不解,背后竟和秦朝一种刑罚有关

中国文化传播有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青楼文化。世界上仅有中国有。风月场所,难登大雅之堂,为人所不屑。怎么就和中国文化史有了丝丝缕缕的关联?

宋词重要一派,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咋暖还寒时,最难将息。”李清照,女词人,儿女情长,确实婉约。

柳永、关汉卿沉迷于风月场,常人不解,背后竟和秦朝一种刑罚有关

竟还有比李清照婉约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不是婉约上要更胜一筹?需要说明的是人家作者可是位男士,叫柳永。

比较可见,在文学水平上,两人不相上下。可是,柳永的普及和传播更广一些,“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言外意,有井水,必有人,有人处必有柳永词,就是说,柳永词在当时就像如今大街小巷放的流行歌曲,妇孺皆知。这得益于他用了一种好的推广方式。

柳永、关汉卿沉迷于风月场,常人不解,背后竟和秦朝一种刑罚有关

柳永,出身于官宦世家,屡试不第。相传他也及过第,放进士榜时,宋仁宗引用了柳永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句词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于是在榜单中划去了他的名字。因不得志,柳永便真的“依红偎翠,浅斟低唱”起来,进出“秦楼楚馆”,混迹于妓院。

填词,那会儿有大市场。妓院中的歌伎以歌舞表演为生,其生计的维系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技能方面,唱功、跳功、乐器方面要好,这个要靠勤学苦练;另一方面,你弹唱的词要好,入情入性,抓得住人心。柳永填的词就能做到这点。歌伎为了生存常常向他求词,并且资助他,这样就解除了衣食之虞;歌伎的生活给了他不少的创作灵感,火山喷发一般,作品汩汩而出。混迹风花雪月之中,词作虽是流传广远,在今天那些歌伎完全可以成为网红,在众网红的助推下,他又完全可以成为日进斗金的网红。生不逢时,柳永晚年穷困潦倒,死的时候一贫如洗,亲人疏离,那些歌伎凑钱将其安葬。每年清明,歌伎们还会相约到其坟地祭扫。后来成为了一种风俗,称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一直延续到宋室南渡。戏子无情又无义的观念,是不是值得怀疑?

柳永、关汉卿沉迷于风月场,常人不解,背后竟和秦朝一种刑罚有关

柳永在中国诗词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柳永捧红了歌伎,歌伎反过来也捧红了柳永。柳永流连于青楼,但是还有一个人,流连于青楼流连得简直不可救药。

关汉卿,元代著名杂剧家。看看他如何自我评价的,“我是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他在说自己是普天下逛青楼的领袖。说得大言不惭,那会儿有这么开放吗?作为剧作家的他,还不藏不掖。在剧词里还有进一步的宣言,他说:“你便是落了我的牙,歪了我的口,瘸了我的腿,折了我的手。。。。。。尚兀自不肯休。”说得如此坚决,一定是有很多人劝他,远离风月场,别让风月场毁了人生和前程,并且规劝者人多势重;看他的宣言如此直接和入骨,就不像宣言了,像宣战;接着,又说了一句话,那些规劝者看到他,真的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他说:“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看来,他活是青楼的人,死是青楼的鬼了,弄不回来了。弄不回来不是因为男女之事的吸引,而是因为他是一个钟情于戏剧的剧作家。剧作家的命是啥?是源源不断的故事,是形形色色的人生,是最底层最普通人鲜活的遭遇。这些,风月场都能给他。


柳永、关汉卿沉迷于风月场,常人不解,背后竟和秦朝一种刑罚有关

俞伯牙没了钟子期便要摔琴,柳永、关汉卿在这样的地方竟也能找到知音。中国古代的青楼女子,有一部分高素质人才,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皆能,她们不卖身只卖笑,所谓的“三陪”是陪你说话,陪你聊天,陪你唠嗑。这些高素质女子,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因为她们原是贵族,现在卖身为奴了;遭遇凄惨,人生有坐过山车般的戏剧性,受过好的教育,情商高,有共同语言。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关汉卿,“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是文化使然,非身体使然。

柳永、关汉卿沉迷于风月场,常人不解,背后竟和秦朝一种刑罚有关

卖身为奴的事,不是只有在奴隶社会中才有的事。《红楼梦》展现的是清朝的社会生活,里面的丫鬟很多都是买来的奴隶。王夫人的丫鬟金钏,趁王夫人午休和宝玉打情骂俏,被王夫人发现,撵了出去。本来是奴隶身,撵出去是恢复自由身了,但是认了奴隶命,不当奴隶不自在,便跳井而死;晴雯也是,因为长得漂亮,王夫人说她像狐狸精,哪一天会把宝玉给勾搭坏了,也撵了出去。一病不起,不久便离开了人世。这就是中国的奴隶文化,贯穿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

柳永、关汉卿沉迷于风月场,常人不解,背后竟和秦朝一种刑罚有关

如果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贵族女子,含玉戴金的主儿,要么千金小姐要么大家闺秀,怎么会变身为奴跌入青楼?根在秦朝,在秦朝的暴政。秦朝有种种刑罚,其中一种叫籍刑,犯了罪的官员贵族家眷统统变为奴隶。一直延续到封建专制社会的结束。

这种刑罚,多少人妻离子散,多少人生悲剧上演,但也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让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