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再苦、再難,也請把孩子留在身邊

現代人生活壓力不是普通的大,到了我們這一代,真的是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孩子的成長費用,每一項都壓在父母的肩上。因此很多父母都選擇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帶,自己出去打工掙錢,一發工資就往家裡寄,看起來似乎是為了家庭犧牲自我。可事實上,長期的親情缺失給孩子帶來的身心創傷是無法估計的。

雖然隔代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確實會非常疼孩子,但是任何的愛都不能替代父母的愛。父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得,留守兒童的不易,所以,再難,也要把孩子留在身邊。


再苦、再難,也請把孩子留在身邊

案例:

小海出生後三個月,媽媽就和爸爸去外地工作了,把小孩給爺爺奶奶帶。他們對小海總是嬌慣著養,想要什麼給什麼,想吃什麼買什麼,所以小海的物質生活在老家絲毫沒有“打折”。

但當小海來到城裡,小海就感到不舒服了,家裡還有一個弟弟,平日父母都偏向著弟弟,小海感覺自己不受重視,天天和弟弟打架,從來也不會讓著弟弟,父母一批評,小海就會嚷嚷著要回老家。再加上小海爸媽一直覺得虧欠孩子,所以也不敢過分管教,這樣小海就更放肆了,不僅在家裡成了“小霸王”,在學校也是天天給同學打架、跟老師頂嘴。才上四年級的小海,已經被學校勸退了3次了。

再苦、再難,也請把孩子留在身邊

我發現很多父母養育孩子都有一個誤區,認為孩子小,啥都不懂,給誰帶都一樣,所以,只把重點放在孩子吃飽穿暖上,常常忽視隔代養育對孩子的某些不利影響。但他們卻忘了,父母一旦錯過了孩子的最佳養育時間,往後的幾十年也難以填補孩子缺失的童年。

再苦、再難,也請把孩子留在身邊

孩子小,真的誰帶都一樣嗎?

如果,單純從餵養的角度來看,好像是誰帶都一回事,但再小的孩子都有本能的心理需求,隔代養育無法取代孩子心中父母的位置。

有句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成長過程中,心理的發展將直接影響孩子以後人格的形成,尤其是這兩個年齡階段。千萬別低估了親手養育孩子的價值。

1、第一個年齡階段:1-3歲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1-3歲,是與父母建立愛、親密與安全感的極關鍵期,母親的哺乳、擁抱、撫摸和親吻無可替代。

在這個時期,父母一定要陪在孩子身邊,讓孩子感受到熟悉的環境和心跳,讓孩子感到愛與安心。

親密母子關係是親密父子關係的前提,孩子與父母間親子關係的質量,又決定了孩子未來和整個世界的相處質量。

再苦、再難,也請把孩子留在身邊


2、第二個年齡階段:4-10歲

孩子4-10歲,既是孩子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也是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起權威、信用和值得依戀的關鍵期,而依戀來自於陪伴。

陪伴的缺失,讓孩子與父母之間失去了契約感,即‘小時候你不管我,長大了我也不需要你管’。

再苦、再難,也請把孩子留在身邊


父母要知道的隔代育兒弊端

一位心理專家指出,現在罹患自閉症、多動症等神經官能症的孩子越來越多,就診的孩子往往有相似的成長經歷:90%以上在幼年早期和母親有較長時間的分離,由老人或保姆帶大。

關於隔代育兒的弊端,父母該知道這些,以便大家權衡。

1、沒有安全感,幸福感很低

父母是孩子的整個世界,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的整個世界都是灰暗的。哪怕明明父母雙全,沒有陪伴,依然是個孤兒。

童年陪伴的缺失,長大後就算回到爸媽身邊,依然會感覺很陌生,無法真正融入。

再苦、再難,也請把孩子留在身邊


2、易形成自卑討好型或叛逆乖張的性格

觀察身邊的留守兒童就會發現,有的孩子會很膽怯自卑,常常遭人欺負卻不敢說,尤其是被寄養在旁親裡的孩子;有的孩子則無法無天,喜歡在學校欺負比自己小的孩子,在家裡也是上躥下跳,沒人能管得住。

還有的孩子,小時候表現出壓抑性地乖巧,而到了青春期,他們的問題就報復性的出現,容易發展出反社會人格,叛逆,形成壞的癖好等等等。

再苦、再難,也請把孩子留在身邊


3、讓孩子無法分辨事情的好壞,失去判斷

父母和老人的教育理念不同,勢必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很多孩子的習慣和對好壞的判斷,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養成的。而家庭成員中一方不統一,就會讓孩子覺得混亂,不知道哪個是正確的。

有些老人和孩子父母“明爭暗鬥”,以此來保護孩子的權益。老人總是包庇孩子,除了公開的抵抗媽媽的教育方式,還背地裡教孩子做不應該做的事,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形成叛逆、撒謊這些壞品質。

再苦、再難,也請把孩子留在身邊

有什麼事情能比孩子的健康成長更重要呢?別再說為了賺更多的錢讓孩子過的更好了,請別自以為是了,孩子根本不會因為你多給他一分錢變得更幸福!所以,請別忘了,再難,也要把孩子留在身邊!有你的地方才是孩子的天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