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古人認為,地府的入口,或許就在泰山

在我國的神話傳說和民間信仰中,關於人死後去往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稱呼。最早見於《山海經》裡的“幽都”:所謂幽,指的是周遭環境“陰氣所聚,呈現幽暗”。對於所謂的“地府”位置,其實也就是指陰間的入口。再之後的書籍中,關於地府的入口,就變得越來越具體了。

根據《山海經》記載,在滄海之中,有座度朔山,在山上有一棵大桃樹,桃枝伸延達三千里,在東北方向的桃枝間就是鬼門,是萬鬼的出入口。

古人認為,地府的入口,或許就在泰山

西漢《淮南子》一書中,言明幽都之門的位置,就是共工撞斷的不周山。還有相關記載,地府是在一個叫“羅酆山”的地方。關於地府入口的說法,看起來似乎眾說紛紜。

但據考古發現,東漢墓出土的“鎮墓券”中,就有了“生屬長安,死屬太山”的碑文。這說明,古人認為,人死後魂歸泰山,那地府入口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古人把泰山,作為陰曹地府的所在地。

古人認為,地府的入口,或許就在泰山

古代傳統的觀念認為,人除了身體以外,是還有魂魄的。人死後,魂魄就離開人的身體,去往不同的地方。魂去梁父山,魄歸蒿里。

漢代有《蒿里》一詩:“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躕。”從這裡可以知道,這個地方,至少在漢代以前,就被當做了人死後的歸處。

那麼,梁父山和蒿里,具體是在哪個位置呢?

古代帝王封禪,有“封泰山必禪梁父”。在古代人的認知中,泰山頂是最高的地方;梁父山是泰山下的一座小山丘,封是祭天,禪是祭地,於是,梁父山就被當做地下主的所在地。

古人認為,地府的入口,或許就在泰山

而蒿里呢?也是指蒿里山下,在泰山附近,也曾被古代帝王當作“封禪”祭地的地方。魂魄歸於這兩個地方,而這兩個地方,實際都屬於泰山區域。因此,也就有了泰山為地府所在地的說法。

另外,從最早的天地崇拜中,民間祭祀的“后土皇地祗”,到之後的泰山神東嶽大帝。再從地府所在地“羅酆山”,被稱為“酆山”。地府的主宰,在道教裡就變成了“北陰酆都大帝”。而酆都大帝作為地府主宰的職能,在後世的傳說中,就逐漸和泰山神職結合了起來,執掌萬物生死。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知道,相關記載中,對於“陰曹地府”的位置,古人基本上是認定在“泰山”。如《搜神記》中,甚至寫到:泰山腳下有一棵樹,就是地府的門戶。

古人認為,地府的入口,或許就在泰山

泰山上通天庭,下轄地府,“延萬鬼”、“集百靈”;泰山蘊含著地府、人間、天庭三重空間的信仰內涵。

泰城、泰山,山城佈局的“三重空間”是指地府、人間、天庭。

泰城奈河以西以南,以奈何橋和蒿里山為主,屬於陰曹地府。泰山(包括原奉高)東半部至岱麓,屬於繁華熱鬧的“人間”。整個泰城建築,以通天街、岱廟、岱宗坊為中軸,左右對稱,佈局嚴整。自岱宗坊至一天門,便由“人間”開始“登天”,攀登六千餘級臺階,經中天門,至南天門便到了“天庭”。

古人認為,地府的入口,或許就在泰山

泰山神東嶽大帝的信仰,產生於漢代。漢《孝經援神契》稱:“太山天帝孫也,主召人魂。東方萬物始成,故知人生命之長短。”《東嶽真形圖序》稱:“東嶽太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血食廟祀所宗者也。世俗所奉鬼祠邪精之神而死者,皆歸泰山受罪考焉。”

道教認為,泰山是人死後靈魂的歸宿之地,泰山神是陰間鬼魂的最高主宰。由此,在漢朝時,就有“泰山主生死”、“人死為鬼,魂歸泰山”之說。

古人認為,地府的入口,或許就在泰山

古時,曾建有蒿里神祠,祠內設森羅大殿、七十二司。俗謂人死魂歸蒿里,將根據其在世的行為善惡,受陰司審判。行善者過銀橋,得善報;行惡者受鋸頂、炮烙、下油鍋等酷刑,並被打入十八層地獄。如今,雖然這些廟宇已蕩然無存,但由道教鬼神信仰演化而來的民俗風情,卻依然存在,並充滿著其獨特的神秘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