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汉武帝派苏武去匈奴和亲被扣留,19年后,匈奴为何却放其回国呢?

话说汉武帝晚年时,一方面长年的对匈奴征战,使得国库空虚,民众调零,再加上军事行动也颇为不顺利,于是他改为重新和匈奴走和亲路线。

汉武帝派苏武去匈奴和亲被扣留,19年后,匈奴为何却放其回国呢?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拜苏武为中郎将出使匈奴。苏武到了匈奴后,见到且鞮侯单于,献上礼物。接下来的会谈中他正襟危坐,态度不卑不亢,既不显摆汉朝的强大,也不畏惧匈奴的凶悍。

然而,且鞮侯单于收礼物时两眼发光,接完礼物后,马上就变了,不是狮子大开口,就是横眉冷对。

苏武知道且鞮侯单于是个典型的忽悠派,根本就没有诚意和汉朝和亲。于是苏武决定启程离开。就在这时,且鞮侯单于却把他关押起来了。

之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这里,苏武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苏武学会编结打猎的网,矫正弓弩。唯一与他做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要拿着它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汉武帝派苏武去匈奴和亲被扣留,19年后,匈奴为何却放其回国呢?


汉武帝死后,且鞮侯单于也一命呜呼。且鞮侯单于死后,壶衍鞮单于即位。壶衍鞮单于上任和前几位单于的想法是一样的,怕自己刚坐上单于的位置,汉朝就乘机对他们“动武”,所以又故伎重演,用上了老掉牙的“忽悠”政策——求和。

此时汉朝物是人非,即位的汉昭帝刘弗陵还是个小毛孩,揽政的霍光属于保守派的人物,自然没有心思再对匈奴“动武”了。因此,明明知道匈奴求和的诚意几乎为零,霍光对匈奴使节的到来还是按“贵宾”进行了隆重的接待。

在随后的接待会上,匈奴使者向大汉皇朝的“总理”霍光转达了匈奴壶衍鞮单于诚心诚意求和的意愿。霍光首先对壶衍鞮单于睦邻友好的态度表示感谢,随后,他表达了大汉也诚心诚意和匈奴建交的愿望。最后霍光委婉地提出了一个小小要求:匈奴释放扣留的汉朝使节。匈奴如果真心和大汉“求和”,就应该先把扣留的汉朝使节放了,以示诚心。

汉武帝派苏武去匈奴和亲被扣留,19年后,匈奴为何却放其回国呢?


匈奴使节表示他理解“总理”的心情,但他们表示做不了主,请求汉朝派使者跟他一起去匈奴,商讨这件事。

霍光欣然同意,于是派汉使出使匈奴。

面对汉使,壶衍鞮单于同样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当听说汉使提出的条件后,壶衍鞮单于表示同意,不就是放了扣留的汉使吗?这个没问题啊。但当汉使点名要求释放苏武时,壶衍鞮单于原本轻松的面孔顿时严肃起来,他先很遗憾地说一句对不起,然后告诉汉使苏武他已经死了。

面对壶衍鞮单于的忽悠,汉使信以为真,就在他们准备带着一分遗憾、两行清泪回国时,常惠出现了。这个当年作为苏武副使一起被扣的常惠听说汉朝派使者来了,千方百计终于联络上了他们。他告诉了汉使苏武还活着的消息,并且教他们营救之法。

汉武帝派苏武去匈奴和亲被扣留,19年后,匈奴为何却放其回国呢?


于是,汉使临行前又改变主意,再一次会见了壶衍鞮单于,这一回,不再拐弯抹角,直接点明要接苏武一同回国。壶衍鞮单于自然还是那句老话:我不是告诉你们,苏武他早已死了吗?

“大王如果想真心和汉朝和好,就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骗我们。”汉使义正词严地说。

壶衍鞮单于原本是不想把苏武送走,想把这样千年难遇的有骨气的人才占为己用。此时面对汉使的质问,毕竟做贼心虚,只是结结巴巴地一味搪塞:“此话怎讲?”

汉使喃喃地道:“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落款是北海牧羊盼归国的苏武。既然苏武明明在北海牧羊,大王您为什么要说他死了呢?”

汉武帝派苏武去匈奴和亲被扣留,19年后,匈奴为何却放其回国呢?


汉使按照常惠教他的“飞鸟传书”的方法,果真,他的话一出口,壶衍鞮单于顿时像哑了炮无言以对,良久,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或许一个人的真心,能够感动天感动地,但却没有听说过能感动鸟的?”

他马上向汉使进行了诚挚地道歉,最后表示“一定放人”。汉使并没有小富即安,他马上提出了把常惠、马宏等汉使一并归还汉朝的要求,并且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两国关系和平友好发展下去。

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壶衍鞮单于不答应也不行了。只好无力地挥了挥手,极为痛苦地说了两个字:放人。

汉武帝派苏武去匈奴和亲被扣留,19年后,匈奴为何却放其回国呢?


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苏武随汉使团回到了长安。他出使时是个四十岁的壮汉,在异国他乡苦苦挣扎苦苦等待十九年后,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他回来了,带着那根早已光秃秃的使者节杖,带着副使常惠、徐圣和赵终根等九人,带着满腔赤子爱国之心,带着永不泯灭的骨气和民族之魂,带着后世为之流传和景仰的大无畏精神,回来了,创造了一个“海外游子”异地游最长时间的奇迹。

也正是因为这样,长安的居民自发地组织起来,夹道欢迎这位只有五十九岁,但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苏武紧握手中的秃头节杖,发出最耀眼的光。人群中发出5字的感叹来:“真乃大丈夫。”

正在这时,苏武惊喜地发现,人群中竟然还有汉昭帝的身影,汉昭帝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了三个字:辛苦了。苏武在北海那冰天雪地、荒无人烟之处,在生不如死的艰苦条件下,没有流过一滴泪,此时再也忍不住了,刹那间热泪盈眶,他哽咽道:为人民服务。

随后汉昭帝以“太牢九鼎”的最高礼节在汉武帝的陵庙中进行隆重祭奠仪式,当苏武脸色含悲地郑重把节杖供在神坛上时,汉武帝如果真的九泉下有知,想必也会为苏武所感动。

苏武被汉昭帝封了一个新鲜出炉、专门为他设置的职务:典属国。这个职务和现在的外交官差不多,主要负责汉朝与他国之间的往来和外交。来得好不如来得巧,就在苏武回归祖国的第二年,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和桑弘羊组成的“四人帮”谋反被先知先觉的霍光镇压。苏武的儿子苏元因为“参与罪”,连累父亲,使得苏武头上的乌纱帽掉了,回家种田去了。

汉武帝派苏武去匈奴和亲被扣留,19年后,匈奴为何却放其回国呢?


直到汉昭帝死后,苏武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因为参与了拥立汉宣帝的组织当中去,被赐爵关内侯,一代忠良终于迎来最美的“夕阳红”。

举报/反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