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何清朝中后期的蒙古部落,不再像明朝一样南下掠夺?

军史墨客


这个问题很有深度,那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清朝为什么没有草原威胁。

我们知道草原两个词,对于过去汉人来说那就是恐惧,草原民族带给汉人是无休无止的杀戮,而到了清朝中后期草原对于汉人来说是风情,是诗和远方。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清朝统治者具有高超的智慧,清朝对于草原的统治比明朝要高明的多,清朝建立了一个非常完善的制度,极大的缓解了农耕民族和草原放牧的矛盾,双方也建立了非常深厚的纽带,一直到清末,草原民族依旧

是大清强大的后盾。简单说清朝对草原的统治就是:1、强大的武力,维持草原的秩序。2、用中原的财富维持草原的经济制度。3、用雪域高原的宗教来维持草原的精神秩序。

李鸿章说过,近代中国遇到西方文明,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社会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给华夏民族带来无尽的灾难,但是同时也带来先进的文明,西方人带来的新挑战,吸引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注意力。但与此同时,折磨了中原地区几千年的北方边患问题,游牧民族对于农耕民族的挑战,居然一下子就没了。

西方世界的全球化容易想到的武器的变化。有了枪炮,有了汽车装甲车,草原骑兵在速度上的优势不复存在了。

全球化最重要的一点给中国带来了原产美洲的粮食作物,像玉米、番薯,这些作物极大的增强了大清的国力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清朝自然比明朝更有底气面对草原民族。关键时刻,王朝续命的能力就更强。

1757年,清朝和噶尔丹战争,清朝的胜利,完全控制了天山南北。从此以后,游牧者来来往往的北亚大草原,被清朝和俄国用清晰的分界线一分为二,俄国在北,清朝在南。过去历史上的草原帝国再也不复存在了。

所以草原对于清朝来说,完全没有明朝那样的恐惧。





少年谈史


清朝皇帝在关内是皇帝,在关外是大汗,清朝皇帝兼任蒙古大汗。那么蒙古部落怎么敢入关抢劫?而且,清朝与察哈尔科尔沁等蒙古还都有婚姻关系。

最重要的是清朝武力远远超过蒙古,准噶尔蒙古那么大势力都被清军灭了,其他蒙古部落哪里还敢入关抢掠?虽然,清军不在长城部署重兵,比如,明朝一样在长城部署70万军队。

清朝在北京,张家口,宁夏,右卫,西安,保定、顺义、三河、东安、良乡、冷口、罗文峪、霸州、玉田、宝坻、雄县、山海关、永平、千家店、密云都有八旗军驻防。而且,在关外的呼伦贝尔,乌里雅苏台,巴里坤,吐鲁番,塔尔巴哈台,伊犁,察哈尔,宁古塔,拉林,珲春,布特哈,墨尔根,齐齐哈尔,呼兰,察哈尔,黑龙江….所有关外要塞都有八旗驻防。

而且在内外蒙古,有几十个清朝分封的亲王郡王分区守卫。那些,蒙古零星部落还怎么能入关抢掠?

实际上,八旗军最大的优点,就是驻防边境艰险地方200多年,而且,他们驻防边关,因为人数少,就不需要大量征发民夫,也不用修建大量城墙要塞。北方边境从此平静200多年,再也没有了胡马南下抢掠。

这就是八旗军的最大历史贡献,几乎是独自,保卫边境200多年,没有一匹胡马南下,再也不用修长城,再也不用每年征发百万人向边关运输粮饷服徭役。这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深度军事


因为清朝对蒙古实行盟旗制度,能够很好的管理蒙古各部落。而且清朝皇帝大多数的妃子都是蒙古人出身,蒙古很多人在清朝是可以封王的皇亲贵族。这样蒙古人就认为清朝皇帝是蒙古大汗,是对元朝的一种延续再加上蒙古贵族在清朝依然享受着贵族待遇,自然蒙古地区在清朝手中无比的牢固,自然不会再去做出伤害自家人的行为。

反观明朝的统治重心在中原,因此对于明朝而言,不论是用战争方式还是用和平方式,只要能够把蒙古拒于长城以外,就万事大吉。再者明朝统治者认为蒙古是敌人,元朝的余阴使蒙古不可能轻易臣服在中原皇帝之下。然而蒙古资源匮乏,只能通过与明朝贸易来交换所需资源,但明朝认为互市会加强蒙古的实力,反过来攻打自己。事实上蒙古人几次南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扩大贸易范围和规模,南下出征只是为了抢夺一些必要的资源,如果可以和平等价的交换,没有人想要拼命。

但是清朝不同,清朝的龙兴之地在东北,而统治重心在中原,如果不能控制蒙古,不但龙兴之地随时会受到威胁,连接中原与东北的辽西走廊也随时会被切断。所以,清朝一直坚持必须控制蒙古这一基本国策。所以在清朝后期也就没在出现蒙古南下掠夺这些事件。

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奇文笑谭


第一,康熙皇帝三次亲征蒙古部落,击败葛尔丹,笼络了漠北,解决了延续千年的蒙古问题。而且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军事力量的增强,让蒙古部落十分忌惮。

第二,和亲制度的实行,清朝与蒙古部落的和亲很频繁,著名的孝庄皇后就是蒙古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牵制住了蒙古南下。

第三,蒙古民族属于骑射民族,而清朝的一系列火炮,都让这个擅长冷兵器,近距离搏杀的民族无从下手,处处被动。

第四,黄教在蒙古部落的传播,蒙古部落原来信奉萨满教,而清朝推行的黄教(藏传佛教)在蒙古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上至王公贵族,下至牧民,都成了虔诚信徒。而为了能及时接受到宗教的洗礼,他们一改过去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惯,在寺庙附近定居了下来,为了生存,他们开始频繁内斗,逐渐行成内耗,削弱了自身战斗力。

第五 限制蒙古部落的行动,尤其是来到中原,他们只能从几个关隘进入,并受到了严格控制。


春天的小小菠菜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我们要了解明朝中后期蒙古为什么南下掠夺:

1、在明太祖时,太祖曾对少数民族实行的是“羁縻”政策,为了对抗这些游牧民族,明朝把茶叶当成制衡少数民族的有利“武器”,少数民族食物里大多都是不易消化的油腻食物,如牛羊肉和奶酪等;而茶叶能解油腻,对少数民族来说获取中原王朝的茶叶显得至关重要… 看一下蒙古俺答汗在给明朝廷的《答谢表》 中的感叹:“臣等胜齿日多,衣服缺少……各边不许开市,衣用全无”……

如果明朝禁关就会使蒙古陷入“衣无帛,无茶则病”的困境,可见明朝的断绝互市,给蒙古造成了无法承受的苦难。

2、明朝后期对于蒙古的禁运政策,成功拖垮蒙古。明朝对蒙古实施禁运,钢铁、粮食、茶叶、药材、布帛、女人,一律禁止出口,违令者死。结果,草原出现了巨大的饥荒,饥荒又引发瘟疫,死者无数,人口大减。没了药材、茶叶,蒙古人只吃肉,时间长了,消化不良,便秘壅滞,腹胀如鼓,苦不堪言。没了钢铁,蒙古人男无刀枪,女无针剪,又没有铁锅,连煮肉都成了问题,只好生吃。没了女人,蒙古人光棍众多,本族女人稀少,远远不够分配,没办法,只好几人共妻,打破一家一户,重新回到原始社会。明朝的禁运,让蒙古人瞬间回到了石器时代。

3、蒙古只能南下抢掠,手里又没有家伙,根本攻不破长城和关内的众多城池。而且,明军拥有足够多的骑兵,可以快速到达被突破的地区,而且拥有火器优势,石器时代的蒙古人根本没法抵挡。南下抢掠不成,蒙古人纷纷东迁,进入辽西、科尔沁和察哈尔,抢掠女真部族来维持生计。因此,明朝后期,与蒙古的战争主要集中在辽西,就是这个原因。

二、清朝中后期蒙古为什么不南下掠夺。

1、清朝重视征服蒙古,满清帝王心里深刻的意识到如果要安定中原,必须安定蒙古,所以满清对蒙古态度非常重视。努尔哈赤起兵建立后金在到皇太极建国(清),在伐明战争中朝鲜和蒙古一直给满清捣乱,如果不把蒙古彻底征服,那么满清后院就不安全,所以必须征服蒙古。

2、满清有能力征服蒙古。清取代明后成了华夏主人,清朝军队有了火器和大炮,而蒙古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口又少,北面又有一个强大的沙俄,蒙古就算再出现一位成吉思汗这样人物,也对抗不了一个统一的王朝,这也注定了蒙古从此无法在崛起了……蒙古的失败是被历史所淘汰,因为蒙古发展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时代的车轮。

3、清朝为何能够最终牢牢控制蒙古呢,有一个大背景,就是沙俄东扩,挤压了蒙古人的生存和活动空间,迫使蒙古活动范围南移,这下子,战略纵深的优势逐渐削弱,跑跑跑那招不好使了。背后有沙俄,前方有清朝,所谓腹背受敌,能不老实吗。以前的朝代都无法彻底根除游牧势力,从匈奴、突厥、鲜卑、契丹等,都是不断兴亡,草原上,没有真正的权力真空。南北方由于生产方式和地理位置差异,物质财富差异,就决定游牧民族对生存空间和物质分配的渴求,这是大环境。

再说了,蒙古人闹事的早就被清朝揍得鼻青脸肿了,真是被打怕了,就比如后来的准格尔部。清朝在军事上除了打,还大量调出蒙古强军及家眷,分散到远离蒙古的新疆以及全国各地驻扎,使之与蒙古完全失去联系,削弱了蒙古武力。

4、除了军事打压,清朝为了笼络蒙古各部,大搞联姻和分封。联姻客观上加强了满蒙的血缘联系,以皇太极为例,四个福晋全是蒙古女子,终大清一朝,先后出嫁公主郡主达600多,可见恐怖。

分封上,手段高明,大量授予蒙古贵族亲王、郡王、贝勒、特勤……各种独立的爵位那是多如牛毛,大多爵位之间还没有隶属关系,真鸡贼,活活把蒙古拆得七零八落。

另外,对蒙古进行文化和交流隔绝,限制蒙汉交流,禁止蒙汉通婚,禁止蒙古人学习汉文取汉名等,并且限制了蒙古通往中原的关口,仅有山海关、喜峰口这几个地方可以通行。这些措施,有利得保证了清朝对蒙古的文明碾压。

5、最厉害的是,清朝在蒙古大力推崇喇嘛教,还有规定,谁家有五个儿子,那必须要送两到三个去寺庙里当和尚,这就狠了,因为僧侣不能结婚生子,这就在潜移默化中,削弱了蒙古的人口,你看外蒙偌大国土,今天都还只是这点人口,足见清朝政策影响之深。

综上所述,这些措施,就是清朝中后期为何能牢牢控制蒙古不出现南下掠夺的原因了。











风雅国学


清朝中后期蒙古族不在南侵,大部分都认为是因为清朝皇帝多么英明,多么厉害。

大错特错,清朝是中国朝代更迭中对中华文明伤害最大的朝代,这个后续再说。

我先反驳大多数人说的藏传佛教和盟旗制度。

藏传佛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降低了蒙古各部的战斗力,但他具体体现在,对于僧人的供养。各蒙古部落因为对僧人的供养,变得推崇佛教,从而降低战斗力,但这不足以摧毁一个民族,相反,信仰更能凝聚人心。

盟旗制度使得各部落划分,分割了各强大势力,但这不是因而是果。因为科技的原因,一大部分游牧家庭,开始了农耕生活,形成了类似于地主形式的小农经济。由分散到集中,由游牧到定居。

而让蒙古族停止南下侵略的主要原因则是以下三点:

第一大原因:沙皇俄国的扩张

西伯利亚属于苦寒之地,不能发展农业,对于中原王朝而言没有现实意义,因此俄国的窃据显得无关痛痒,但是对于蒙古等游牧民族而言却是致命打击。

俄国对蒙古北部土地的蚕食极大地压缩了喀尔喀蒙古等部的活动空间。

第二大原因:火器

游牧民族最大的战争优势是骑兵,然而明朝末年,西方先进的火药火器技术,大大提高了满清战斗力,清王朝曾用火器平定过多起叛乱。

第三大原因:蒙古草原发生了重大变化

因为明朝工农业的发展,培育出了能在草原种植的小麦,荞麦等,游牧变成了农耕。

所以说,游牧民族是输给了时代,而不是输给了满清八旗!




影像声色



酉阳749


蒙古曾经的辉煌,是清朝祖先女真人的噩梦。在明朝后期,蒙古已经分裂数个部落,其中较大的准噶尔,和硕特,喀尔喀,科尔沁部,都在明末的后金与明朝之间左右摇摆。后金为了避免同时对明朝及蒙古两线作战,对蒙古诸部采取了怀柔政策。后金与蒙古内喀尔喀部会盟,共谋联合。此时,蒙古内喀尔喀、科尔沁等部落亦有零散投金的蒙古人,壮大了后金的势力。

皇太极率军平定察哈尔,而蒙古的末代大汗林丹汗病死于逃亡青海的途中。面对声势浩大的八旗铁骑,林丹汗之子额哲无力抵挡,不得不献上元代传国玉玺向皇太极投降。后金获得成吉思汗的玉玺,这意味着女真人接过了成吉思汗统治的正统,具有了统治蒙古的法理依据。次年,皇太极改国号大清,统率女真和蒙古各部,继续征伐明朝的战争。

除了军事上对蒙古的压制,清廷对蒙古高层采取的笼络政策,让蒙古各部王公,都乐于臣服满清,每年各部王公朝见清朝皇帝,甚至联姻,都不断加强了蒙古与满清的关系。

军事镇压控制,政治笼络贵族,那么对于底层人民,则采取了宗教策略。蒙古本来信奉的是萨满教,但是清廷却大大提升将西藏喇嘛佛教在蒙古的地位,用各种手段,使得大量蒙古民众信奉黄教,而喇嘛活佛的寺庙系统受朝廷庇护,喇嘛免役免税,还享有各种特权,导致蒙古大量青壮年为了躲避赋役,出家当喇嘛。由于出家的喇嘛数量越来越多,蒙古各部传统的畜牧业劳动力严重不足,普通牧民的税收承担越来越重,而喇嘛寺庙对属地牧民的盘剥越加厉害。这便是唐朝后段寺庙众多,佛寺的收入比皇帝还多的状况,唐朝的衰落与这些佛寺的兴起不无关系。

这也就如同将蒙古部阉割一样,没有了精壮劳动力,生产力严重不足,经济无法发展,这样的蒙古丧失了成吉思汗时代的霸气和冲劲,又如何去与清朝争夺权力。还算比较有骨气的准噶尔汗国从康熙打到乾隆,但是屡败屡战,最终还是被乾隆纳入版图,从此满蒙一家亲。


铁乌龙


清朝是历代封建王朝中唯一彻底解决北方游牧民族边患问题的朝代,是前代政治体制的集大成者,蒙古不再南侵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二元帝国,军事优势

后金政权本是草原游牧民族,入关后成为农耕、草原二元帝国,即保持了草原民族的战斗力和思维方式,又拥有了山海关内农耕地区的财富,集合了辽、金、元三个二元帝国的制度经验,对付北方游牧民族还是有一套的。

皇太极战胜了最后一位蒙古大汗林丹汗。

三番之乱期间,林丹汗的孙子察哈尔王随同叛乱,被平定后拥有蒙古大汗继承权的黄金家族察哈尔部绝嗣。

康熙战胜了蒙古各部中实力最强的准格尔部。

经过这几场战役,蒙古各部各自为政,已经很难集中力量南侵。

政治联姻取得法统

努尔哈赤、代善、皇太极、莽古尔泰、阿济格、多尔衮都娶了蒙古科尔沁部的女子,皇太极的其中一个妻子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孝庄太后,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姓氏,博尔基吉特,具有蒙古黄金家族血统。

1632年皇太极战胜了蒙古最后的大汗林丹汗,曾称霸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正式灭亡。1636漠南蒙古16部在后金都城盛京尊皇太极为“博格达·彻辰汗”,通过联姻,皇太极以黄金家族女婿的身份获得了蒙古大汗的身份,成为继曾俘虏过明英宗的瓦剌部首领也先之后第二位非黄金家族血统的蒙古大汗,从此成为蒙古各部共主。

宗教政策

清朝皇室学习元朝的宗教政策,顺治册封五世达赖,格鲁派成为藏传佛教第一大派,康熙册封五世班禅,青藏高原从此稳固,藏传佛教也被传到蒙古各部,康熙四十二年,章嘉活佛奉诏常住蒙古多伦汇宗寺。

经过这一系列操作,蒙古各部从法统、宗教、文化上已经与满清融为一体,清朝虽解决了困扰封建王朝两千年之久的北方少数民族入侵问题,但世界已经变得不同。


怀念夏天



走向没落的蒙古黄金家族

公元1367年,元末农民起义首领朱元璋高举“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之口号,命徐达、常遇春率领大军举兵北伐。元顺帝在明朝大军抵达之前,弃元大都(今北京)而逃,退居草原,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从此蒙古社会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北元”朝代。

朱元璋为了消灭蒙古的残余势力,不断挥兵北伐,特别是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明太祖朱元璋任蓝玉为大将军,唐胜宗、郭英为左、右副将军,率领五十万大军,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突然袭击了北元朝廷。成吉思汗亲自分封的哈赤温汗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蒙古第十七任大汗脱古思贴木儿的儿子地保奴及妃子五十余人、渠率三千、男女七万余,马驼牛羊十万,以及大量印章、图书、兵器、车辆尽被明朝大军所获。脱古思帖木儿和长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骑逃走。

捕鱼儿海一战以后,蒙古大汗脱古思贴木儿在逃亡过程中,被也速迭儿所杀,并夺走了蒙古大汗的宝座,北元皇位由忽必烈一系转入阿里不哥一系。也速迭儿是元世祖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的后裔。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征战四川钓鱼城(今重庆合州区)的时候,被宋军的抛石机飞来的巨石击中,意外身亡,享年50岁。魂断合州的蒙哥生前没有来得及对继承权作为安排,所以,蒙哥的四弟忽必烈和六弟阿里不哥随之开展了你死我活的争夺。最终,在昔木土脑儿(今蒙古苏赫巴托省南部)一战中,阿里不哥兵败,向忽必烈投降,不久在囚禁中不明不白的死去。

也速迭儿的弑君称汗,不仅令忽必烈家族的大元政权丧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的中央汗国的地位,并且许多蒙古贵族和大臣也不承认其合法性,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脱离它而独立,蒙古社会进入了政治分裂时期,分裂为两大集团,其中东部的蒙古本部被称为鞑靼,西部卫拉特蒙古被称为瓦剌。蒙古内部各封建主为了争夺水草丰美的草原,狼烟四起,治下的蒙古农牧民苦不堪言。一直到了成吉思汗十五世孙巴图蒙克达延汗时期,终于平定了内乱,统一了蒙古各部,权力又重新回到了黄金家族忽必烈一系。

可是好久不长,等到了达延汗的曾孙达赉逊库登汗执政时期,土默特部的俺答汗崛起。俺答汗驱逐原来的草原霸主察哈尔部的达赉逊库登汗南下辽东避难,成为了右翼蒙古的首领,他的控制范围东起宣化、大同以北,西至河套,北抵戈壁沙漠,南临长城。

为什么明朝中期蒙古部落敢南下掠夺

那么,明朝时候蒙古究竟有多少次挥兵南下呢?至少有三次,而真正称得上大规模作战也只有土木堡之战。

  • 也先:土木堡之变

也先是西部蒙古瓦剌部的首领。瓦剌(瓦那)是明代人对该部落称呼的音译,在元代史籍记载为斡亦剌,清代作卫拉特或卫喇特。瓦剌部跟鞑靼部不同,他们不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成员,而是和成吉思汗蒙古人并列的关系。瓦剌部最早生活于八河地区(今叶尼塞河的八条支流地区),瓦剌部的祖先常年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基本以靠狩猎为生,并不属于游牧民族。

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被征服的瓦剌部逐渐融入到蒙古各部里,并与元世祖忽必烈弟阿里不哥家族保持着长久的联姻关系。所以,后来瓦剌部支持阿里不哥的后裔也速迭儿杀死脱古思贴木儿,弑君夺位,自立为王,也就绝非偶然了。

明英宗时,也先想得到明朝朝廷更多的赏赐,屡次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在太监王振鼓动下,亲率五十万精锐大军出征,计划从大同北上,与瓦剌在明朝边境决战。也先在土木堡打败了明军,俘虏了明英宗并包围北京。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 达延汗:应州大捷

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蒙古鞑靼部落首领达延汗率领五万大军南犯明境,正遇上自称威武大将军的明武宗朱厚照出关巡边,双方在明朝边境上展开了激烈的对战,最终以达延汗败退而告终。明武宗和达延汗双方共计投入兵力数十万,双方激战五天,明军“死者五十二人”,“斩虏首十六级”。这就是被历代史书称之为“明朝历史上最名不副实的应州大捷”。
  • 俺达汗:庚戌之变

土木堡之变以后,蒙古军队其实就没有敢再次围困明朝京师,甚至正德年间的应州大捷,说不定就是明朝内部陪明武宗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而俺答汗之所以能再次南下 ,一个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得到了白莲教的帮助。

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组织,在元、明两代,白莲教曾多次组织农民起义。由于受到明朝政府的打击,部分白莲教徒就投靠了蒙古瓦剌部。这些白莲教徒不仅熟悉明朝北边的防线,并且对明朝的用兵布阵也多有研究。不仅如此,他们还帮助瓦剌部制造攻城器械,使明朝北部的防御能力大大下降,所以,汉奸的破坏力要比真正的敌人还要大。

俺答汗为了交换到中原的铁锅、布匹等物资,一方面要求明朝封官进爵,允许每年向朝廷进贡,一方面又经常骚扰边镜。以明世宗朱厚熜为首的明王朝拒绝了俺答的要求,并杀了蒙古的使节,导致了双方军事进一步扩大。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因要求明朝政府开放边境交易不遂而发动的战争。俺答汗在城外自由焚掠,凡骚扰八日,于饱掠之后,得到明朝通贡的允诺,才从从容容从古北口离开,这就是著名的“庚戌之变”。

庚戌之变是蒙古对明朝发动的大规模战争,在俺答汗离开后,明朝并没有按照约定开放通商,所以,俺答汗在后来二十多年里,由于他无法通过正常的经济贸易获得需要的生活物资,连年南下掳掠,长城沿线的百姓深受其害。一直到了1570年双方最终达成和议,明廷封俺答汗为顺义王,俺答汗服属中央朝廷,长城一带才开始得到安宁。从现代的眼光来看,庚戌之变这场战争打的对蒙、明双方都得不偿失。

满清时期,蒙古各部为什么不南下掠夺

其实,在清朝时期,并不是没有蒙古部落南下入侵中原,其中以瓦剌部也先的后裔噶尔丹最为著名。噶尔丹统治时期,积极向外扩张,先后击败和硕特部,征服哈萨克、灭叶尔羌汗国,称雄西域。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噶尔丹率部进攻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威逼北京。康熙皇帝三征噶尔丹,最终噶尔丹兵败身死。

那么,为什么在满清时期,少有蒙古部落南下入侵中原呢?

这就跟满清对蒙古各部的管理体系有关。

上面我们说过,蒙古右翼俺答汗势力越来越强,蒙古大汗达赉逊库登汗为避其锋芒,南下辽东后,又与明朝军队经历了长期反复的厮杀,损失惨重。而辽东地区的林中部落,女真人首领努尔哈赤隐匿于故土赫图阿拉地区(今辽宁新宾县永陵镇)渔翁得利,引而不发,暗自发力,渐成气候。可以这么说,漠南蒙古地区与明朝的厮杀,为满洲的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

在努尔哈赤苦心经营女真的时候,蒙古首领林丹汗统一辖察哈尔部,并试图恢复蒙古的统一,重建祖先成吉思汗的霸业。他对外联合明军一致攻击女真,对内则谋求控制蒙古各部,以求重立霸主地位。

蒙古各部首领为了自保,不被林丹汗兼并,被迫背叛林丹汗,不得不与努尔哈赤结盟,共同对抗林丹汗的进攻。女真人为了加强对归附而来的蒙古各部的统治,筹划了一整套的管理体系。

  • 联姻

针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汉、唐一直采用的是和亲政策。作为一种绥靖政策,中原王朝的统治者认为,草原游牧民族之所以不断南侵中原,只不过为了得到女人和草原没有的生活物资。那就不如把皇室的公主嫁过去,并每年都送上丰厚的丝绸、盐巴等生活物资,这样,草原上的统治者就是自己的女婿。他既然不用发动战争就能得到巨大的财富,又何必大动干戈呢?况且,将来公主要是生下儿子,有可能继承王位,就是中原王朝的外甥,也就不可能再跟自己的舅舅或者外公作对了。

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他们的欲望是填不满的,这种和亲政策起初还能维护几年,并不能解决最终问题,面对权力的诱惑,父子、兄弟都可以相残,怎么又会因为一个外嫁而来的公主罢战。

而满清统治者则采取了“北不断亲”的联姻政策,就是满清的公主嫁到蒙古的同时,还同时娶回蒙古各部落的女子,比如,皇太极包括皇后在内的五位大福晋全部来自蒙古,其中的哲哲皇后、孝庄皇后、海兰珠均来自嫩科尔沁部的科尔沁左翼中旗,顺治皇帝的两位皇后也同样来自嫩科尔沁部的科尔沁左翼中旗,其中的废后静妃为孝庄皇后的侄女,孝惠章皇后则是孝庄皇后的侄孙女。

  • 封爵

满清统治者为了瓦解蒙古各部的势力,将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推恩令”玩的炉火纯青。自皇太极开始,满清统治者将漠南蒙古部落逐个拆解,共分解了49旗,这样,让原本没有资格继承祖业者也能获得大片的领地,并根据对满清贡献的大小,给予不同的爵位,每年还能获得相应的傣银和傣缎,多数还是世袭罔替。比如,嫩科尔沁部的奥巴被封为土谢图汗称号;孝庄皇后之兄吴克善(也是顺治皇帝的岳父)被封为卓礼克图亲王。就这样,让这些蒙古首领们名利双收,心甘情愿去当个清闲王爷。

  • 建庙

满清统治都除了联姻和封爵外,还在蒙古地区大建喇嘛庙,利用喇嘛教统治蒙古人民,规定凡兄弟八人者,七人必须当喇嘛;兄弟五人者,四人必须当喇嘛,仅有一人可以娶妻生子。凡当喇嘛者,就有红缎子穿,又可以坐享优厚的傣禄,不承担国家的兵役、劳役。就这样,造成了蒙古人的急速下降,部落首领无兵可征,想造反都不容易。乾隆皇帝到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时,还曾因此得意洋洋的挥笔写下了“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诗句。

结语

所以,满清通过武力、联姻、封爵、建庙等一系列的政策,使蒙古各部的势力越来越小,不得不依附在满清朝廷的庇护之下生存,当然,也就不能像明朝时期南下掠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