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大美井陘:武家莊都堂後裔友善民風傳鄉里

在河北省井陘縣東部,毗鄰秦皇古驛道處,有一村落坐北朝南,四周群峰環繞,地勢一溝兩岸,似雙龍並行,遠觀有景,近觀有脈,民間流傳此處為藏龍臥虎之寶地。據傳明朝成化年間“都堂”武金後裔由本縣南正村遷此立莊建村,以姓氏命名為“武家莊”。

大美井陉:武家庄都堂后裔友善民风传乡里

武家莊,山川氣秀,有村民400餘戶,1400多口人。據記載,與武氏始祖同時遷入此地的還有劉氏一家。兩家族民由古至今和睦相處,同建家園,“劉武不分”的村風,至今延續。武家莊人尊師重教,世代村民文明和善,生氣鬥毆甚少發生,鄰村名門望族有女都願意與武家莊成婚攀親,交往結友,友善鄉風,十里八鄉廣為傳頌。解放前,井陘縣第一任縣委書記在村民掩護下,駐村開展工作。解放後,井陘縣第五區區政府就設在武家莊村辦公。1947年村內20多個青年參加瞭解放全中國的三大戰役,四位青年為國捐軀。

大美井陉:武家庄都堂后裔友善民风传乡里

武家莊村世代以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忠厚傳家。明清兩代有數十人成為“生員”、“貢生”,清朝時期還曾出過“千總”一官。光緒年間的武吉亮醫術高超,造詣很深,有“妙手回春”之稱,曾受皇上贈門匾,上書“慷慨樂施”,他的後代繼承醫術三代行醫百年有餘。解放後村內多人在省、市、縣擔當要職。八十年代,恢復高考後,經地市調查大中專升學率位居全縣第一。武喜金、劉光啟、武全保等創業成功後的武家莊人,不忘家鄉,心繫鄉親,積極為家鄉建設出謀劃策,捐款捐物,為家鄉改變貢獻自己的力量,在他們的推動下,落戶武家莊村投資2000多萬元的江蘇永興再生資源回收公司爐渣資源化利用項目已立項。

大美井陉:武家庄都堂后裔友善民风传乡里
大美井陉:武家庄都堂后裔友善民风传乡里

走在武家莊舊時街道上,不知年代的兩棵古槐枝繁葉茂,石碾石磨隨處可見,由石料青瓦建成的北方四合院鱗次櫛比。清雍正年間修建的觀音廟、馬王廟、五道廟至今存在,廟內譜案記載著從始祖到今日的已故人名。逢年過節,跑旱船、建新會、秧歌舞、跑燈會,剪紙技術等多種民間文化藝術在鄉間盛行。其中武家莊“晉劇文化”,幾百年來長盛不衰,源遠流長。古人七律詩中這樣描寫武家莊“王趙陳梁李劉武,各依氏族置莊田,成弘創業 當艱苦,康乾守富始榮繁。”武家莊村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重視教育友善民風世代傳承可見一斑。

大美井陉:武家庄都堂后裔友善民风传乡里

來源:井陘發佈 記者 | 梁建雲 高瑋 張承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