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年味越来越浓,你能以平常心态对待吗?

山水林田湖草


我们必须以平常心看待新春。有时候,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尤其农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城市生活的优越和便利性,早早让他们完全习惯,而偏远山区,确实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相比楼房的暖气,室内又冰冷,确实很煎熬。所以,但是在外面时,尤其在这两天,还格外的想家,我们还是以平常心看待吧!


山水林田湖草


可以。

因为我已经五十六岁了,经历了小时候的极其渴望,长大后的无所谓,成家后的厌烦,到现在的平常心。

小时候,总是渴望过年。因为那时比较贫穷,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有新衣服穿,才能吃到白面馍馍,吃到麻花,吃到肉和较为丰富的菜,还能走亲戚玩。感觉那时候三十下午就开始零里八碎的鞭炮响,我的心情就激动得不了。

再长大一些,经济情况好了,平常就有新衣穿,吃的也好了。精神方面的生活也丰富了,家里添了电视,录音机等。再过年的时候,就对吃穿没有了兴趣,所以就无所谓了,最多就是盼望能看春晚精彩的节目。

成家后,对过年就有些厌烦了。每年从腊月十几就开始忙,扫屋子,购年货,蒸走亲戚待客馍,炸麻花,煮肉,杀鸡刮鱼,装碗碗等,累死了。最头疼的是初一要走自家屋,一个大家族,从老辈到长辈到同辈,走完浑身就没劲了。从初二到初八,走亲戚待客,忙得人每天下午就想睡觉。再后来过年,孩子的压岁钱飞长,许多孩子走亲戚不是为了给亲戚拜年,纯系为了挣钱。大人曾经走亲戚互相赠送馍和点心变成了比礼物轻重,搞的年一点年意思都没有了。

现在和后夫生活在一起,我们把每一天都经营的挺好的,自由自在。年味越来越浓了,该干啥还干啥。


怀抱大海的鱼


以前没结婚的时候,也和他们一样,盼着过春节,盼着回家看父母,但是有了孩子以后,因为离家比较远,就不是那么方便了,特别是今年,回不了家也看不了父母,心中更加遗憾,不过幸好网络发达,有微信视频,就像亲人在身边一样,社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便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当今社会,应该心存感激。


智伴麻麻



中企动力


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在小的时候,老想着快过年了,可以穿新衣服了,可以吃好吃的,现在长大了,感觉年味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有了小孩以后,那年味稍微好点,现在的年味都是小孩子过的,慢慢的会习惯的,总有个阶段让我们去经历一些事情。


满堂阿明


眼见着春节又快到了,有关过年的话题也将多了起来。其中,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是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因此,很多人在问,今年的年味会浓一点吗?

确实,按照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年味真的淡了,甚至淡得跟一般节假日没有两样。与国外“引进”的节日相比,则就是差距很大,甚至完全不可比了。

事实也是,过去的春节,确实是很有年味的。特别是孩子,在还有两三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掰着手指数过年的时间了。一旦放了寒假,就更是急迫地等待着春节的到来,等待着过年。而且,那时一年共有三个假,除寒假外,还有暑假、忙假。暑假现在也有,忙假则是我们小时候特有的。就是大忙期间,放十五天的假,让我们回家帮大人干点活。干什么呢?就是粮食收完后,到地里去把掉在地上的粮食一棵一棵地捡起来,交到队里去,且按照捡到的粮食重量计算工分。由于暑假除了可以游泳之外,没有其他好玩好吃的,忙假就更是只有干活的份。因此,只有寒假是又有好吃的好玩的,多数家庭还会在春节到来前给孩子做件新衣服什么的。自然,寒假是最受小朋友欢迎的,也是小朋友们最期待的。

所以,到了过年,别的不说,单小朋友就会把年过得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即便大人们会为钱而发愁,但对于已经到来的春节,还是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做的。糖果、花生、蚕豆、糕等,量都不多,但都对孩子们充满期待和希望。那时候,节前的十多天,还都有一些具体的歌伴随着孩子们,孩子们也就每天念叨着这些歌,等待着大年三十、尤其是大年初一的到来。

过年最喜欢的,就是从队里分配来的几斤猪肉,晚上放在锅里慢慢地煮,大约煮到九点钟左右,可以把上面的骨头拆下来了,大人就开始拆骨头,孩子们则拿起这些骨头当美味。平时到晚上八点钟左右就犯困了,这天到十点钟都不会犯困。这就是美味的力量,也是肚子里没有油水的表现。

而春节那天,则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一家一家地拜年,拜点糖果、花生等小礼物。更重要的,小朋友们还会相互比较,谁得到的糖果与花生等礼物多。实际上,很多孩子在得到这些礼物后,很快还要送回家。否则,家里准备的礼物就不够了。那时候的礼物流动性是非常快的,如果今天的产品、资金等流动性有那么快、周转率那么高,效益会提升几倍。

大年初一过后,就是没完没了的走亲戚了,一直要走到正月十五开外。所有的亲戚,关系近的,关系远的,路途近的,路途远的,都要去走,目的很简单,除了亲情外,把肚子的油水填足。一年之中,就靠春节补充营养呢。

不管怎么说,那时的年很穷,但味道很浓。但是,现在的经济条件好了,年味却淡了。淡的不是年味,而是人情味,是一道道水泥墙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阻挡住了。同时,电视、电脑、手机、麻将等,也让年味渐渐消失。相反,那些个外国人的节日,倒成了很多人追捧的节日,越搞越热闹。所以,保持传统年味,就是继承传统文化。没有年味的年,那还有传统文化的味。





f梦飞翔f


眼见着春节又快到了,有关过年的话题也将多了起来。其中,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是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因此,很多人在问,今年的年味会浓一点吗?

确实,按照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年味真的淡了,甚至淡得跟一般节假日没有两样。与国外“引进”的节日相比,则就是差距很大,甚至完全不可比了。

事实也是,过去的春节,确实是很有年味的。特别是孩子,在还有两三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掰着手指数过年的时间了。一旦放了寒假,就更是急迫地等待着春节的到来,等待着过年。而且,那时一年共有三个假,除寒假外,还有暑假、忙假。暑假现在也有,忙假则是我们小时候特有的。就是大忙期间,放十五天的假,让我们回家帮大人干点活。干什么呢?就是粮食收完后,到地里去把掉在地上的粮食一棵一棵地捡起来,交到队里去,且按照捡到的粮食重量计算工分。由于暑假除了可以游泳之外,没有其他好玩好吃的,忙假就更是只有干活的份。因此,只有寒假是又有好吃的好玩的,多数家庭还会在春节到来前给孩子做件新衣服什么的。自然,寒假是最受小朋友欢迎的,也是小朋友们最期待的。

所以,到了过年,别的不说,单小朋友就会把年过得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即便大人们会为钱而发愁,但对于已经到来的春节,还是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做的。糖果、花生、蚕豆、糕等,量都不多,但都对孩子们充满期待和希望。那时候,节前的十多天,还都有一些具体的歌伴随着孩子们,孩子们也就每天念叨着这些歌,等待着大年三十、尤其是大年初一的到来。

过年最喜欢的,就是从队里分配来的几斤猪肉,晚上放在锅里慢慢地煮,大约煮到九点钟左右,可以把上面的骨头拆下来了,大人就开始拆骨头,孩子们则拿起这些骨头当美味。平时到晚上八点钟左右就犯困了,这天到十点钟都不会犯困。这就是美味的力量,也是肚子里没有油水的表现。

而春节那天,则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一家一家地拜年,拜点糖果、花生等小礼物。更重要的,小朋友们还会相互比较,谁得到的糖果与花生等礼物多。实际上,很多孩子在得到这些礼物后,很快还要送回家。否则,家里准备的礼物就不够了。那时候的礼物流动性是非常快的,如果今天的产品、资金等流动性有那么快、周转率那么高,效益会提升几倍。

大年初一过后,就是没完没了的走亲戚了,一直要走到正月十五开外。所有的亲戚,关系近的,关系远的,路途近的,路途远的,都要去走,目的很简单,除了亲情外,把肚子的油水填足。一年之中,就靠春节补充营养呢。

不管怎么说,那时的年很穷,但味道很浓。但是,现在的经济条件好了,年味却淡了。淡的不是年味,而是人情味,是一道道水泥墙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阻挡住了。同时,电视、电脑、手机、麻将等,也让年味渐渐消失。相反,那些个外国人的节日,倒成了很多人追捧的节日,越搞越热闹。所以,保持传统年味,就是继承传统文化。没有年味的年,那还有传统文化的味。




剧下范


所谓年味,就是通过各类仪式化行动获得的主

一个完整的过年是通过哪些仪式来完成的?在我们那里:


放假。彼此赠送青鱼并腌制。


热火朝天的年夜饭准备现场。


年夜饭济济一堂,彼此问好,送压岁钱。


大家围坐嗑瓜子吃花生看电视拉家常。


年夜饭一定有红烧蹄髈和八宝饭。


春节联欢晚会,大家边看边吐槽,“宋祖英怎么还不来?”“快要赵本山了!”


年初一出门各店都关着门。大家彼此问好。


年初二初三彼此拜年,吃各类高热量高脂肪很厚润甜肥的食物。


所谓年味,是这种种体验积累而成。而且这里有个问题:


每个人的年味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很守旧。比如,我外婆那辈子,就没有春节晚会这个习俗。而对已经习惯不看春节晚会的这一代,这玩意也不是过年的必要存在

因为时代发展,这些仪式或多或少会流逝。比如看春晚,比如放肆的鞭炮,比如在家里吃年夜饭。


这很正常,但确实会损毁各类守旧的过年体验,所以就觉得“年味少了”,其实只是,各人珍藏在记忆里的仪式化行动,在如今越来越难完全重现就是了。

了”,其实只是,各人珍藏在记忆里的仪式化行动,在如今越来越难完全重现就是了。

就像许多人抱怨现在的游戏画面虽好,游戏性不如从前了,其实呢,更多是因为,当下许多游戏,只是缺了过去那种“放了假,可以大肆玩儿,每次玩都投注心力“的仪式感,而已。


豫中乡村刘广伟


毕竟:三百多天一轮回;三百多天做一次特殊的事情;三百多天才有意去装扮寒舍;三百多天许愿下一个三百多天里的美好;三百多天才有意去给老人拜一拜;三百多天亲朋好友怀着喜庆不一样的聚一聚(虽然平常也小聚);三百多天的变化,三百多天的收获得失,三百多天里的春夏秋冬,三百多天里的喜怒哀乐,三百多天的奋斗,三百多天的汗水,三百多天里的一切一切,都在随着年味的浓度加深,心都,该放的放一下,该乐的乐一乐。

所以,不会以平常心对待,年的到来。




吉祥常住


年味是一杯陈酿美酒,

年味是一场精神盛宴,

年味是亘古不变的风情民俗,

年味是依依惜别拳拳叮嘱的感人画面,

年味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企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