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中国文化的根基是什么?

鹏友程


人类社会在所有生产劳动中得出的经验教训也形成一种文化基因,如自然的气候变化,与农耕作业结合起来,形成文化颜语至今都很实用。如出门看天色,就可判断气候变化,提前做好农耕准备,为农作物丰收提供了可靠保证,这也就是无形的形成了文化根基。

夏商时代还处于部落阶段,从周代才行成天下观。这个天下是由多民族组成,而不再是一家一姓,靠武力征伐。周人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提出了“民为邦本”的思想,也就是一切要从民出发,“天听自我民听”,把民视为天,“敬天保民”,“明德慎罚”,“远人不服,文德以来之”等人文德治思想。

周文化的核心是民本思想、礼制观念和阴阳观念。

民本思想产生了儒家王道、仁政和德制思想,由此而产生了仁义礼智信等礼制观念,使中国成为泱泱礼仪之邦。

礼乐制度是宗法制度、封建制度等制度的总称。

关于文化的定义,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和定义。

我个人对文化的理解,文化是衣食住行,是社会上各种约定俗成,更是法律、宗教、道德、知识的混合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