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不入其道就難懂其理,不懂其理就更難賺到錢

最近經常有人通過微信公眾號私信我,大致問題總體也就無非是兩個方向:


1、有沒有想的副業項目給推薦一下?

2、有沒有什麼賺錢的路子?或者幫忙給其介紹一個賺錢點的工作?


就這兩個問題而言的確很難回答,


原因有二:


1、回答的簡單了,對方會說你在敷衍ta或是在忽悠ta,如果是回答的深奧複雜了對方又覺得晦澀難懂,或者是大有隔壟望蜀之嫌。


2、這世間本來任何問題本身就不存在絕對的答案,現實中我們所有看到和所遇到的問題,大部分都是以一種相對性存在的,那些所謂的絕對性的回答和言論,大部分都是基於個人意識形態當中一時的主觀判斷而已。


我們大可回望一下歷史當中的種種人物和事件,大家如果仔細思考和觀察就會發現,一直以來這世間從來就不存在所謂的對錯之分,唯一不同的只是時間、空間、視野、角度、立場不同罷了。


不入其道就難懂其理,不懂其理就更難賺到錢


當今時代人人都在終日的忙碌,究竟在忙些什麼呢?


歸根結底無非就是“名利”二字,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嚷嚷皆為利往”。


從人類的發展歷程來看,世人大多都還是逐利者多,逐名者少之。畢竟飲食男女,吃飯活命才是最要緊的頭等大事,除非是個別得道高人或者是神經病才會跳過物質追求直奔至高無尚的精神領域而去。


綜上所述“求利”才是大多數人每天都在忙碌的終極目的。


但是為什麼同樣都是在求利(賺錢),為什麼有些人每年輕鬆就可以賺的盆滿缽滿,而另一些人為什麼忙來忙去卻始終不得其法呢?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那些每日忙而逐利,卻始終每日甚至每年都不得其法的人深度思考的問題。


其實如果認真思量一番,這個問題倒也不是特別複雜。


人們往往都是求道(賺錢之道)者多,悟道者少,借道者多,頓悟者少,間接性努力者多,持續精進者少,最終的結果就是忙忙碌碌,最終還是一場空。


無論是人生成長,還是想要賺錢,其關鍵的核心就在於一個——道。


這個“道”究竟是什麼呢?


簡而言之道其實就是方向,是一個適合自己方向,同時也是一個能夠讓你鍥而不捨不斷追逐的一個方向,而絕不是後人雲亦云,聽風就是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盲目追逐。


大部分人都想快速成功,都希望能夠得到一個另闢蹊徑快速發展方式,殊不知這世間萬事萬物都是有因果循環的,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可是現實中人們都只是喜歡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一面,從而在無知和不自覺中忽視了大自然的成長之道和發展規律,結果就是把部分的時間都浪費在了追逐所謂的速成之道上。


想要有所為,一定要入其道,想要入道,一定要時常悟道。


悟道也是佛家常說的頓悟,這裡大家必須要客觀認清一個問題,頓悟,並不是說突然一下子就大徹大悟的意思,頓悟的原本之意其實就是連續不斷的,是要經常反思,時常自省,習於歸納,如此以來才是悟道的本質所在。


不入其道就難懂其理,不懂其理就更難賺到錢


說到這裡肯定有人會有疑問,以上這些究竟和賺錢有什麼關係?


如果你看到這裡還是不明白,那說明你離賺錢的道,還是有很長的距離要走的,一個人若是不明其道,又怎能明其法?


老子道德經的開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道即是自然之規律,也是人生成長事業發展的規律。名則是在於一個人求什麼?求,不是想象,也不是寄希望與ta人,而是自己究竟為了這個目標做出了什麼樣的努力,一個人對於自己所立下的目標究竟是真求,還是假求,關鍵就在於圍繞這件事下了多少功夫。


在我們身邊,整天喊著想要幹事,想要成事,想要賺錢的人大有人在,埋怨自己出身不好,時運不好的更是不在少數,唯獨就是真正圍繞著自己曾經立下的目標,以及在賺錢這件事兒上真正下真功夫的人卻是很少。


很多人不是沒有能力,而是不肯用力,賺錢其實也沒有那麼難,難的是改變,改變懶的習慣,改變喜於遵循守舊的思想。


網上有一個關於窮人為什麼賺不到錢的段子,講的非常有意思,“那些整天說愛錢卻始終賺不到錢的人,他們並不是真正的愛錢,他們只不過是喜歡花錢的感覺,卻從來沒有在一件學習賺錢能力的事情上堅持超過一年”。


有的人會覺得一年時間是不是有點太長了,但是如果仔細一算你會發現一年可用的時間真的是少的可憐:


1年12個月365天×24=8760小時


假如一個人平均每天睡眠是8小時,三頓飯消耗3小時,上廁所洗漱1小時,交通出行1小時,


365×8=2920小時(睡眠時間)

365×3=1095小時(吃飯)

365×1=365小時(上廁所洗漱)

365×1=365小時(交通出行)


8760-2920-1095-365-365=4015小時


4015÷24/天=167天


以上還沒有計算社交所用的時間以及花費在無聊的短視頻上的時間和偶遇生病所必須消耗掉的時間,一年到頭滿打滿算我們可用的時間也就5.5個月,並且這5個多月的時間裡,有大部分你不得不在拿出來一部分進行陪伴家人,還要為了基礎的生活去忙碌,而真正留給大家讓自己學習提升的時間則是少之又少。


不入其道就難懂其理,不懂其理就更難賺到錢


當然也有人會說,這些道理我們能都明白,可是自己為什麼就是做不到呢?


這隻能說明你的成長之道,並不是非常明確,一個沒有準確成長定位的人,是很難從內在嚴格要求自己的,

同時也反映了這個人對於賺錢這個目標的熱愛程度也是嚴重不足的,嘴上愛錢和真正心裡想要賺到錢完全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這就好比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正在裝睡的人是一樣的。


無論是想要賺錢也好,想要成長也罷,從內心深處壓根就不要相信會有什麼捷徑可走,就是有也一定不要相信這件事兒會輪到你,如此以來你才可能會讓自己始終保持一種居安思危的成長勢頭。


如果一個人真正的想要破局,想要成長,這裡有三個問題建議應引起重視:


1、保持精進式成長,破除間接性的假努力。


想要不落後,最佳的方式就是每天都要進步,間接性的努力毫無意義,不但沒有意義還會對你形成一定的消耗,在時間面前結果是不會陪你演戲的,想要有所作為,努力一定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一場百米短跑。


2、學會自省,持續升級迭代。


孔子在論語裡也曾經提到,“巧言令色鮮矣仁”

翻譯過來是說:“總是喜歡花言巧語的這類人的仁心總是比較較少的”。站在個人成長的角度來看,想要進步時常以自省的方式進行自我批評是非常有必要的,唯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我們才能夠保持不斷升級,如果我們總是忽略自身存在的問題,到頭來也都是很難進步的。


3、停止單一消費時間的思維模式,逐步建立個人成長閉環。


我們這一生時間都是非常有限,能夠做的事更是屈指可數,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對於時間的消耗都是一次性的,比如拿工作來說,很多人都是今天重複著昨天的故事,既沒有成長也沒有創新,這即和工作的崗位有關係,也和人們安於現狀的天性有關,但是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現如今哪有什麼企業和工作是完全靠的住的呢?除了極個別的超大型企業以外,大部人的職業都是存在一定的危機性。


因此身在職場的我們,就很必須要學會為自己打造未來的成長閉環,何為成長閉環呢?1、拓寬個人的社交人脈圈子。2、學會一個除了主業以外的賺錢技能(要有複利思維)讓自己變大更加值錢。


不入其道就難懂其理,不懂其理就更難賺到錢

時代總是在不經意間發生著變化,人生道路上有太多的未知需要我們去探索,去捕捉。想要持續成長,想要幹事,成事,想要破解賺錢之道,一切都只不過是向內求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