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大棚甜瓜種植效益高,化瓜現象讓瓜農很苦惱,如何才能正確防治?

甜瓜因味道甜美,清香襲人而得名,因此,有些地方把甜瓜也稱作香瓜。作為夏令消暑瓜果,甜瓜的營養價值可以與西瓜媲美。近年來,隨著溫室大棚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栽培技術的廣泛普及,一部分農民朋友從大棚種植甜瓜當中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是,前提是科學種植和精心管理,在種植甜瓜的過程中,化瓜現象是瓜農朋友常遇到的問題,但是引起甜瓜化瓜的原因有很多,如果不仔細辨別,常常會延誤最佳的防治時間,從而給產量和品質造成影響,因此,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引起甜瓜化瓜的原因及科學合理的防治措施。

大棚甜瓜種植效益高,化瓜現象讓瓜農很苦惱,如何才能正確防治?

一、什麼是甜瓜化瓜?

甜瓜的雌花,正值開花時節,卻沒有開放,而是出現萎蔫的樣子;有的雖然經歷了子房的膨大,花能夠開放,但是發育卻停在了這個階段,不能夠繼續結瓜,這樣的花朵一般會在兩天之內萎蔫;有的雖然已經形成了小瓜,但是已經萎縮變黃,用手一碰小瓜就會掉落,這樣的瓜從小瓜現形到脫落也只需要2~3天的時間,像這種脫落的幼果,被稱作生理凋萎果,瓜農朋友形象的稱它為流產果。

其實,上面我們提到的這幾種情況,就都屬於化瓜現象。也就是說甜瓜化瓜是雌花不能正常開花,或者雌花形成後 不能發育成幼瓜,再或者雌花發育成幼瓜後,在生長過程中逐漸凋萎、脫落。當然,需要說明的是,在正常的氣候條件下,甜瓜種植中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雌花都正常開放 ,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小瓜都能坐住,也都會出現一定數量的雌花或小瓜脫落的現象。一般,只要雌花或小瓜脫落率在5%以下時,就都屬於植株的自我正常調節。但如果超過了這個界限,就可以認定為是生理性的化瓜病害。

大棚甜瓜種植效益高,化瓜現象讓瓜農很苦惱,如何才能正確防治?

二、引起甜瓜化瓜的原因

1、品種因素引起的化瓜

選對品種是甜瓜種植成功的前提,品種要根據栽培的季節、栽培環境條件來決定。如果栽培條件不具備所選品種生存的要求,那就必然不能正常生長,從而導致不能很好地結果。如白沙蜜品種和紅城10號等薄皮甜瓜,是適合東北和華北地區種植的品種,如果在長江流域以南地區栽培,就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導致花而不實。所以,在種植前,一定要認真進行品種選擇,這一點就是保證甜瓜栽培獲得高產的基礎。

2、栽培過密引起的化瓜

溫室大棚中栽培密度過大也是甜瓜化瓜率高的原因之一。當棚內種植密度超過每畝3000株以上時,就可以認為是密度過大了。密植過大的植株,地下部的根系爭奪土壤中的養分,而地上部的莖葉則競爭生存空間。莖葉會出現徒長,葉片重疊,田間密閉,通風透光不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也會隨之出現不協調,影響花期的生殖生長,化瓜的可能性就大大地增加了。

3、溫度不當引起的化瓜

在棚室內生產,溫度問題也是一個不得不提的環節。甜瓜生長最適宜的溫度在25~32℃之間。在大棚裡種植過的農民朋友都知道,晴天午後溫室裡的溫度就可以超過 40℃,這時,要是沒有及時通風降溫,甜瓜植株在高溫的烘烤下葉片就會停止光合作用,呼吸驟增,蒸騰作用也會不斷地加快,在這樣的環境中,甜瓜植株很快就會因為水分和養分消耗過大而出現葉緣枯黃,生長勢減弱的情況。如果高溫出現在甜瓜授粉或坐果初期,就會導致甜瓜化瓜。還有就是植株夜間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如果在花期,夜間的棚內溫度超過23℃,就會增強呼吸,消耗大量的養分,對子房發育不利,也容易引起化瓜。

甜瓜既不耐熱,也不耐寒,在甜瓜進入花芽分化階段,如果棚室內溫度低於13℃,甜瓜生長就會受到明顯影響,導致花芽分化不良,對於這種情況就會出現前面提到的瓜雖然能勉強坐住,但過不了多久就會脫落的現象。

大棚甜瓜種植效益高,化瓜現象讓瓜農很苦惱,如何才能正確防治?

4、水肥供應不當引起的化瓜

在甜瓜的花期,如果水肥供應不當,也是造成化瓜的一個原因。

(1)、肥水不足

雌花在生長髮育期間需要比平時更多的養分,而這時如果供應的養分無法滿足子房生長需要的話,就不能順利的發育成果實;還有一種情況是果實形成後不能保證持續充足的養分供應,而是幼果生長衰弱,以至於脫落。

為什麼會在這段時期會出現養分供應不足的問題呢?我們從植物生長的生理角度可以找到答案。原來,甜瓜在開花時,正經歷著從營養生長到生殖生長的轉變階段,這時,甜瓜植株對養分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尤其是子房膨大形成果實的過程對營養的需求量最大,所以,這時就非常有可能導致甜瓜營養供應不充足、花不能正常開放,化瓜的可能性自然也就大增了。

還有,就是甜瓜在進入開花階段後,對水分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當土壤含水量低於20%時,根系發育就會受阻,植株生長變得瘦弱,光合產物減少,導致雌花營養供應不足,就會出現花芽分化不良、雌蕊枯死、果實生長停滯,最終也會出現化瓜的現象。

(2)、肥水過量

雖然,甜瓜花期肥水不足是導致化瓜出現的原因之一,但是,這並不是說花期的肥水越多越好。如果花期肥水過重,也可能導致甜瓜化瓜的發生,這是因為如果肥料供應過度,尤其是追施速效氮肥過多,植株就容易形成徒長,造成營養生長於生殖生長失去平衡,使得營養生長過旺,影響花的發育而出現化瓜。

還有一點,就是相對於乾旱,甜瓜更不耐澇,但有些瓜農朋友卻恰恰忽視了這個因素。為了提高甜瓜產量,灌水過勤,導致土壤溼度過大,使土壤的通透性降低,影響根部的正常呼吸,使根系對養分的吸收收到抑制,花芽得不到充足的養分,就會分化受阻,最終也會引起化瓜。而且,澆水過勤,又會使棚內的溼度增大,容易引發各種侵染性病害,威脅植株生長和花器發育。

大棚甜瓜種植效益高,化瓜現象讓瓜農很苦惱,如何才能正確防治?

5、整枝不當引起的化瓜

在栽培過程中,如果任由甜瓜瓜秧自行生長,不做適當的修條整枝,瓜蔓就會徒長,浪費大量的營養;還可能是因為沒有及時進行疏花疏果,造成養分過於分散供應,看似掛果很多,但卻無法滿足所有果實對養分的需求,反而使每個果實都不能正常生長髮育;另外,還有可能是沒有及時落蔓摘葉,瓜秧長到棚頂,將棚頂遮嚴,致使植株中下部的葉片無法接受光照,光合作用受到影響,植株下部的老葉還要消耗營養,從而造成果實營養的缺乏。上面這些使果實營養缺少的因素,都能夠造成化瓜的出現。

6、授粉不良引起的化瓜

溫室大棚內的甜瓜由於缺少昆蟲傳粉,或者雖然已經在棚內放蜂,但是,因為低溫陰雨天氣,蜜蜂活動能力差,也會導致雌花授粉不良。因此,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要進行人工授粉。甜瓜的人工授粉是有時間要求的,如果人工授粉錯過了最佳時間,花粉的活力減弱,就會影響授粉效果,也就可能引起化瓜。

7、棚內光照不足引起的化瓜

大棚栽培中光照不足也是引起甜瓜化瓜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在甜瓜的花期,如果接連遭遇陰雨天氣,就會對花期發育和果實形成造成影響。尤其是冬茬栽培,光照時間本來就短,而為了防寒保暖,草苫要遲揭早蓋。這樣,就會使光照時間嚴重不足,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使化瓜的幾率增加。

8、病蟲害引起的化瓜

在大棚內栽培甜瓜容易發生的蟲害是蚜蟲和白粉蝨,蚜蟲和白粉蝨雖然不會直接取食甜瓜的果實,但是因它們取食葉片,分泌粘液,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這兩種蟲害發生比較嚴重時,如果一株植株掛果超過2個,就會出現營養供應不良的情況,這也增加了化瓜的可能。

另外,霜黴病、白粉病和炭疽病等病害,也會直接危及葉片,造成葉片壞死,影響光合作用而導致化瓜,如果病害嚴重時,還會直接造成落果。

大棚甜瓜種植效益高,化瓜現象讓瓜農很苦惱,如何才能正確防治?

三、預防甜瓜化瓜採取的預防措施

通過上面的介紹,你對引起甜瓜化瓜的原因有了充分的瞭解,那為了防止甜瓜化瓜,提高坐果率,我們又該採取什麼樣的預防措施呢?

1、正確選擇品種

在溫室大棚栽培甜瓜,如果單方面過於強調品種的高產,有時候會適得其反,結實率雖然很高,但是超過了植株的可承受限度,果實品質也就無法保證,出現大量化瓜,這可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所以,首先的選擇耐低溫、耐弱光、抗性強、結實能力強、坐果率高、適宜保護地栽培的優良甜瓜品種。大棚內種植的甜瓜品種有元首、豐雷、伊麗莎白、西薄洛託、金蜜龍、碧龍、久紅瑞等。豐雷、伊麗莎白、西薄洛託、久紅瑞適合在全國各地栽培,而元首、金蜜龍和碧龍只適合在北方種植。

2、施足底肥

甜瓜植株在生長前期的生長量很大,對營養的需求較多。因此,要培育健壯的植株就要求在定植前施用充足的底肥。底肥最好選用腐熟的廄肥,因為廄肥可以在土壤中慢慢釋放,肥效期較長,有利於甜瓜的早期生長。廄肥的施用量可以根據土壤的肥力而定。在肥力強的土壤中,畝施底肥3000千克;在肥力中等的土壤中,每畝可施用底肥4000千克;在肥力較低的土壤中,施肥量可以大一些,每畝施用底肥5000千克。

3、合理密植

甜瓜一般採用吊蔓栽培,畦面寬1.2米左右就比較合適,一畦栽兩行,行距60~80釐米,株距35~40釐米,每畝栽種1800~2000株。這樣的栽培密度既能夠充分地利用大棚空間,又能保證通風、光照和營養的供給,減少化瓜的發生。

大棚甜瓜種植效益高,化瓜現象讓瓜農很苦惱,如何才能正確防治?

4、做好溫溼度管理

甜瓜從瓜秧長出6~7片葉子,到結果部位雌花開放為伸蔓期,這個時期的溫溼度管理會直接影響甜瓜的坐果率。甜瓜在伸蔓期的生長量增大,進入根、莖、葉的生長旺盛時期。此時,新葉不斷展開,平均每2~3天長出一片新葉,為了防止莖葉徒長,可以適當降低溫度,一般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之間,夜間的溫度保持在15℃左右就能保證甜瓜在這個時期的正常生長。

在第一次開花前7天要澆一次花前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80%之間,空氣相對溼度在50%~60%之間。

5、保證適當光照

在甜瓜的開花坐果階段,光照最好每天保持在8~10小時,所以,在保持棚內溫度的情況下,要儘量的早揭晚蓋草簾,棚膜最好採用無滴膜,並經常清除棚膜上的灰塵和雜物等。連續陰雨天時,可採用安裝日光燈補光的辦法來增加光照時間。

6、正確使用生長調節劑

對於結果初期,營養生長過旺、難坐瓜的植株,可採用0.1%率氯吡脲在雌花開放當天或開花前1~2天,均勻噴瓜胎。為了促進坐果,也可以在雌花開花後噴施稀土肥,每畝用農用細土30克,用溫水溶解後,兌水50~60千克進行葉面噴施。

7、科學授粉

甜瓜的授粉效果和授粉時間有很大關係。甜瓜的雄花為半日花,也就是上午開花,下午閉花,晴天通常在凌晨5~6點花瓣開始鬆動,6~7點花瓣全部展開,花葯開始裂開散出花粉,上午10點左右,花瓣開始褪色,11點以後開始逐漸閉花。因此,在中午以後,授粉效果就會受到影響,一般雄花在下午3點左右就會完全閉花,這時就不能授粉了。甜瓜雄花開放時間的長短還受到氣溫高低的影響,氣溫高時晚開早閉,開花時間短;氣溫低時早開晚閉,開花時間相對延長。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清晨7~9點左右,柱頭和花粉生理活動最為旺盛,所以,這段時間就是人工授粉的最佳時間。一般採取的方法是選擇當天開放的雄花,摘掉花瓣,露出雄蕊 ,然後在留花節位的雌花上用雄蕊均勻地塗抹雌蕊幾下。

大棚甜瓜種植效益高,化瓜現象讓瓜農很苦惱,如何才能正確防治?

8、合理整枝

大棚內空間有限,植株生長速度快,分支能力強,為了充分利用大棚空間,使甜瓜植株獲得理想的通風和光照條件,就必須對棚內的甜瓜植株進行整枝。甜瓜的整枝方式有很多,有單蔓整枝法、雙蔓整枝法和三蔓整枝法。而對於預防甜瓜化瓜,棚內吊蔓栽培多采用的是單蔓整枝法,而雙蔓整枝和三蔓整枝的化瓜率都會大大增加。

單蔓整枝的方法是隻保留主蔓,所有的子蔓和孫蔓都要去除,在主蔓12~15節位之間留瓜3~4個,在11~20節位之間不留瓜,在21~25節位之間留第二茬瓜,第二茬留瓜胎3~5個。另外,整枝的時間也比較關鍵,一般要在晴天上午10點後進行,在陰雨天或者早上最好不要進行整枝操作,否則就會由於棚內溼度大,莖蔓傷口不宜癒合,容易造成感染髮病,也不利於坐果。

9、加強施肥管理

甜瓜的生長期比較長,追肥是很重要的環節。在甜瓜幼果坐住後,要追施一次膨瓜肥,每畝可隨水施用磷酸二銨20千克和硫酸鉀15千克,這次追肥可以滿足幼果繼續生長對營養的大量需求,減少因營養不足而引起的化瓜。

10、及時疏果

為了保證充足的養分供給果實,還要在甜瓜基本生長情況看出來後一般在果實長到雞蛋大小時,及時的疏除過多的幼果。在實際栽培管理中,一般一株瓜秧只留2~3個發育良好和大小一致的幼果,其餘的幼果都要及時疏除。

11、病蟲害防治

蚜蟲的防治:在植株上只發現少量蚜蟲時,可以用毛筆蘸水刷淨,或用高壓噴霧的方法用清水把它們沖掉,這樣,即消滅了蚜蟲 ,又能清洗葉片,增加葉片的光合作用。當蚜蟲大量發生時,可用1:4比400的比例,配製洗衣粉、尿素水的溶液噴淋葉片,一般能迅速的控制住蚜蟲的的擴散。但如果這種方法的效果不明顯,就可以考慮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化學防治一般可以按每100立方米20~40克的標準使用煙燻劑,10%異丙威煙劑或50%唑蚜威煙劑的防治效果都很好。

白粉蝨的防治:對於溫室白粉蝨的防治,可在發生初期在大棚內懸掛黃板,利用白粉蝨對黃板較好的趨性來進行誘殺。由於甜瓜葉片大而多,因此,掛黃板的密度要大一些,可按照每畝50~70個的數量布放;在白粉蝨發生嚴重時,只使用這種方法可能就達不到殺滅蟲害的目的,這時要採用藥物防治的方法,噻嗪酮粉劑或甲氰菊酯乳油進行噴霧,在進行噴霧防治時,葉片的正反面都要噴到,這樣,才能防治的更加徹底。一般情況下,每週噴霧一次,連噴2~3次,就可以控制白粉蝨 蔓延。

病害的防治:對於甜瓜病害,如霜黴病、白粉病、炭疽病、灰黴病,可用多抗黴素或代森錳鋅進行防治。

大棚甜瓜種植效益高,化瓜現象讓瓜農很苦惱,如何才能正確防治?

在大棚甜瓜的栽培過程中,出現化瓜現象,瓜農朋友首先需要做的是回顧田間管理措施,找到引起化瓜現象發生的真正原因,然後選擇合理的措施進行防治,避免因為錯過防治時間,造成產量和經濟效益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