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寶寶吃輔食了便便還是糊狀的?

醉的妥妥的


女性當媽後都會有一個怪癖,就是特別喜歡研究寶寶的便便,什麼顏色,什麼形狀,什麼氣味,每天的次數都會在研究範圍之內,差不多都能變成一個便便專家了。

寶寶正常的便便

①剛出生的寶寶。新生兒一般會在產後24個小時內會排出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便便,是一種粘性非常強的墨綠色的便便,這是在胎兒五六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形成了,在寶寶出生之後就會把它排出來,一般在出生後的2--3天內會排出,胎便排出來之後就是平常的便便了。


②母乳寶寶。在正常情況下,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的次數會比較多,因為在母乳中含有一種低聚糖,這是一種可溶性的纖維素,可以軟化便便,寶寶吃了含有這種低聚糖的母乳後,便便裡的水分就比較多,所以母乳寶寶便便的次數一般會比奶粉寶寶多,一天有三四次,甚至七八次都有,而且便便的形態比較稀,呈糊狀,顏色是黃色或者金黃色的。

③奶粉寶寶。奶粉寶寶的便便一般要比母乳寶寶的便便乾燥,次數相對要少一些,因為奶粉裡是沒有低聚糖的。奶粉寶寶的便便可以是糊狀的,也可以是成條形的,都是正常的形狀,奶粉寶寶便便的顏色一般都是淡黃色或者黃色。

一般情況下,很多寶寶開始添加輔食之後便便都會發生一些改變,會由糊狀變成長條形,顏色也會變深,變成棕色,氣味也會改變,開始會有臭味,但並不代表所有的寶寶都是這樣,有的寶寶添加輔食之後還是排糊狀的便便,為什麼寶寶吃了輔食便便還是糊狀?

①寶寶的腸胃不適應。有可能是因為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寶寶的腸胃還沒有完全適應,所以寶寶便便的形狀沒有改變,仍然是糊狀。

②輔食的量比較少。寶寶一歲以內應該是以奶為主,輔食就是輔食只能起輔助的作用,所以一般量都不會太多,特別是剛添加輔食的時候量都非常少,如果添加輔食的量比較少,對於寶寶來說,起不到什麼決定性的作用,那麼寶寶就不會因此而改變了便便的形狀。


③正常現象。每個寶寶都不一樣,不管在哪方面,便便也是一樣的,也不是每個寶寶都一樣,所以沒什麼值得奇怪的。

懶媽媽家二寶也是純母乳餵養到六個月,六個月開始添加輔食,添加輔食之後之後,寶寶的便便相對比原來水分少一些,但是還是呈糊狀,大概在寶寶8個月以後寶寶的便便才慢慢變成條狀,而且是比較鬆軟的。其實就算寶寶的便便還是糊狀,這也是正常的,只要寶寶每天便便的次數正常,精神好,體重正常增加,也沒有哭鬧的情況,寶爸寶媽可以忽略這個問題。

寶寶不正常的便便

①綠色的便便。寶寶如果是綠色的便便有可能是膽紅素變成膽綠素造成的,有可能是因為寶寶吃綠色蔬菜類的輔食造成的,也有可能是鐵元素沒有被吸收而隨便便排出來,排出來之後就會呈深綠色,如果寶寶腹部受涼也會排出綠色的便便,也很有可能是因為寶寶吃的不夠飽,如果觀察寶寶的大便,小便都比較少,寶寶經常哭鬧就有可能是因為寶寶餓的。

②蛋花樣的便便。寶寶的便便如果有蛋花樣,而且次數比較多,一般都是因為腹瀉引起的。

③有奶瓣的便便。有時候寶寶的便便裡面有一些白色的顆粒,這種是奶瓣,一般是由於寶寶消化不良引起的。

④非常乾燥的便便。寶寶的便便很乾燥的話,就很容易導致便秘,一些奶粉寶寶或者正在添加輔食的寶寶,就很容易有這種現象。

寶寶便便不正常怎麼辦?

①保溫。如果寶寶是由於吃的不夠飽便變才變綠色的話,寶媽應該適當給寶寶添加奶量,只要寶寶的進食量正常,寶寶的便便也會跟著變正常。如果寶寶受涼了,寶媽可以幫寶寶按摩腹部,並注意腹部的保溫工作。

②助消化。如果寶寶是因為消化不良引起的奶瓣便便,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寶寶吃多了才這樣,寶媽可以適當減少寶寶的奶量,並且幫寶寶按摩一下腹部來助消化,不行的話就給寶寶吃一些益生菌。

③適當給寶寶喝水。在正常情況下,母乳寶寶和奶粉寶寶在六個月之前都不用額外給寶寶補水,但是如果寶寶發燒或者便秘等其他情況就要給寶寶多喝一點水,如果寶寶上火了或者身體缺乏水分的時候就容易便秘,寶媽就應該多給寶寶喝水,如果已經添加輔食,可以給寶寶多吃蔬菜,還有其他高纖維的食物,幫助寶寶排便。

④有病治病。如果寶寶是因為一些病毒感染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腹瀉等,那就要帶寶寶去醫院看醫生,對症下藥了。


總之,寶寶添加輔食之前的便便是淡黃色,黃色或者金黃色的,沒有臭味,可以是糊狀,也可以是條狀,添加輔食之後寶寶的便便仍然有可能還是糊狀,也可能是條狀,而且會有一些酸臭味,顏色就會慢慢變深,慢慢的變得和成人一樣的顏色。如果寶寶的便便異常,寶媽應該先搞清楚是什麼情況引起的,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注於孕產,育兒方面的解答,關注我瞭解更多。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懶媽媽的帶娃生活


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根據自身條件,寶寶如果體重身高正常,精神狀態良好,那麼如果大便還是糊狀,媽媽無需過於擔心。



1.剛接觸輔食

寶寶剛接觸輔食,消化功能還未能完全適應,鍛鍊寶寶腸胃吸收能力,添加輔食後,常常能看到大便裡還未消化吸收的菜葉,碎末等,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



2.脾胃虛弱

每個寶寶的飲食,體質,排便習慣都會有所不同,同時每個寶寶的吸收能力,脾胃消化能力都會有不同,脾胃虛弱的寶寶,常常大便次數比較多,大便不成型,怕寒涼食物,容易腹瀉,腹脹等。



脾胃虛弱的寶寶要注意輔食的添加,原則上要遵守從少到多,從細到粗,從少樣到多樣,從稀到稠的原則,慢慢讓寶寶的腸胃適應輔食的添加,忌吃寒涼食物,如梨子,火龍果,西瓜,薏米等。可以多吃些健脾胃的食物如小米粥,蓮子羹,山藥粥,雞內金等食物。



寶寶大便的次數和形狀通常能反應寶寶的消化吸收狀況,通過對寶寶自身的觀察,可以找到寶寶的生理規律,可以試著調整寶寶的飲食量和飲食結構,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和適應,寶寶的大便形狀會慢慢成形,脾胃也就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