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现过一位智者,他具有一般人毕生追求的物质生活,权力、荣华。他是一个圣人,不沉缅于其中,却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充满了追求真谛的愿望。他就是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乔达摩的双脚行走在广阔的天地间,行走在无人走过的蛮荒之路上。他毕生弘法,度化众生,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娑罗双树下入大涅槃。农历二月十五日恭逢释迦牟尼佛涅槃日,让我们再次追寻佛陀的足迹,以此学习佛陀的智慧,感恩佛陀的教诲。
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人死去以后,“识”也就会离开人体,而进入另一个新生命体内,这个新生命体可能是人类,也可能是动物、鬼、神。只有到达涅槃的境界,方可摆脱轮回的过程。
说到涅槃,“涅槃”本是梵文,后来就多用作佛教用语,寓意烦恼不现,众苦永寂,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一种成佛的境界。
也就是说,已经具足一切功德,断尽了一切烦恼,身心达到了清净和平的境界。也可以说是烦恼和业障永远“不生”,而智慧与功德圆满不灭。达到这个“不生不灭”的境界,才是人生离苦得乐的目标。
但在佛陀涅槃之前,人们对“涅槃”这个词义的理解并不是那么准确。所以当佛陀宣布他将要涅槃时,他的众弟子都很难过。佛陀安慰他们说:“你们不用悲伤,我一生所说的教法,已经很多,只要你们能依照着去实行 ,就是我法身永远在人间了!”
佛陀涅槃前教导我们:应常常思慕佛陀的生处,佛陀的悟处,佛陀的说法处,佛陀的涅盘处。要紧的是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
特别是以下三段话,更是道出了佛法传承的关键所在:
“诸比丘弟子!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以心为主,大家要好好制心,心的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好像人的手中拿着蜜器,动转轻躁,观看到蜜,不见前面举步就有陷坑。放纵心意,好像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能够丧失一切善事,所以你们要精进修道,把心栖于安静的境界。
诸比丘弟子!在生死的大海中,你们要撑好智慧的法船,渡过愚痴爱执的浊流,燃着智慧的灯光,走过无明闇冥的世间。常以闻思修的智慧,才能进入三摩地。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记好我说的法,不要忘失。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咎不在医;我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者不行,过不在导。 ”
佛教重在精神内涵,释迦佛陀的出生,涅槃,并不是多么重要,丝毫不妨碍他的精神。 佛陀在这个世间来投胎,示现八相成道,最后的涅槃也是一相,这都是佛的大威德力所示现的。生也是示现,灭也是示现,生实不生,灭实不灭。
佛陀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是怜悯我们众生,因为佛陀如果继续住世的话,众生堕落的比解脱的要多,这样的缘故,所以世尊显现了涅槃。然后留下方法来,这方法里充满了佛的智慧和悲心,这是佛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人间。如果我们大家有这样的善根相信,按照这个方法去做,个个还都可以解脱。如果佛陀在世间,亲口告诉我们方法,我们不按照方法去做的话,也是没有用的。但是世尊把方法留下了,众生如果能按照方法去奉行的话,尤如佛陀住世一样,也是可以得到解脱的。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閱讀更多 鳳凰網華人佛教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