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創業不是科學,是遵循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的量子力學

在大學有一們學科叫工商管理。我遇到不少學數學,學機電等專業的朋友向我抱怨,他們說自己的專業是在是太難了,各種機械製圖,各種繁瑣的數學推導,面對這些難題,嘔心瀝血,絞盡腦汁,即使把自己的頭髮都扒光了,很多時候任然是束手無措,最後他們都不約而同的說了一句:早知道當初就選工商管理了,背背書,考試時儘可能瞎扯淡一下就可以過了。我們有句俗話叫”專挑軟柿子捏“,工商管理這種專業在很多人眼裡就很”軟“,不像機電,數學,物理那麼硬,很多人在硬專業碰壁後,總想到’軟‘專業裡尋求慰藉。

很難理解’工商管理‘到底想培養什麼樣的人。它能培養優秀的創業者或管理者嗎?我能確定的是,不能。因為創業不是科學,無法通過某種固定流程培養出來,要是真能培養的話,工商管理專業那些教授早就出來自己創辦公司掙大錢,何苦在學校裡拿那點死工資。無論是創業還是管理,它們都是藝術而不是科學,藝術沒有固定流程,依靠發散式思維進行的創作。很多了不起的創業家和管理者就從未學過’工商管理‘。例如管理學的創始人德魯克,他搞過哲學,政治學和法學,通用電氣的傳奇式CEO,傑克韋爾奇,他學的是化學。成功的創業者就更沒學過’工商管理‘,劉強東搞的是社會學,馬化騰,雷軍學的是計算機,李彥宏學的是圖書情報,馬雲學的是英語,由此’工商管理‘教出來的也就是那些只會操作些流程化程序的行政人員。

科學的第一要務就是確立邊界,得承認自己’不知道‘。但現在的管理學大師跟成功學大師一樣,都是’無所不知‘,在商學院的課堂上滔滔不絕,指點江山,各種案例分析,口沫橫飛的講來講去,好像那些失敗案例中的企業家或管理者按照他的方案執行就能成功一樣,他們總是想賣給你一攬子的創業解決方案。現在很多商學院幾乎沒有什麼學術氛圍,他們更像風月場所,很多人過去不是為了上課,而是為了”認識人“,”擴張人脈“,為了”資源整合“,也有很多精明的女人花大錢進去”釣金龜婿“。

創業不是科學,是遵循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的量子力學

最新一期的《哈佛商業評論》有一篇雪城大學教授卡爾.施拉姆寫的文章叫”do entrepreneurs need a strategy” 。他在論文中承認創業沒有任何現成的”方案“或”戰略“可供模仿。施拉姆教授在論文中論述的跟那些商學院傳授的各種創業方案相反,他認為創業者除了在”做中學“外,沒有任何課程可教會他們如何處理創業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難題。他認為創業的本質就是”creating something and start selling it”,創業就是你做出一些東西,然後想辦法在市場上賣掉,僅此而已。說白了商學院只不過是研究公司,有點類似於生物學上的解刨青蛙,但商學院根本無法知道公司是怎麼來的,它也無法把握公司的動態運轉過程。

施拉姆教授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根本沒有“培訓企業家”這種課程。研究管理都是研究大企業的原則流程,並培訓中層幹部,因為那時候沒有多少人“創業”,現在各個商學院都五花八門有關於創業的理論,講起來頭頭是道,而且還幫你制定各種計劃,之所以“創業培訓”風生水起,主要還是市場需求使然。比如說,有些創業方案講創業者要有套路,並且提出一個“24步創業流程”;有些則強調要突出重點,例如怎麼利用現有供應鏈,怎麼保護知識產權,怎麼幹擾競爭對手等。這些人說的口沫橫飛,但自己就不去拿自己提出的理論去創業。

關鍵問題在於,這些套路全是人為編造,沒有一點科學基礎。試想你是一個站在十字路口,正在猶豫不決的企業家,你辛辛苦苦打造了一個平臺,你覺得產品足夠完善,是時候推出市場了,拉投資時,投資方說你的產品還需要再打磨三個月,並且只有你提出非常細緻的,可執行的市場推廣方案後,他們才願意投資你。施拉姆教授認為,這類要求純粹是強人所難,如果你沒有找到跟你一樣的初創公司做研究,看他們以前是怎麼做的,那麼在沒有前車之鑑的情況下,你根本無法拿出可以證明是可行的推廣方案。

施拉姆教授在論文中認為,初創企業推廣產品的最好辦法是與客戶一起共同設計產品。每個初創企業最要緊的任務是找到一個可擴展的機會,這種機會是一種學習改進過程,你先儘快拿出一個最小可用的產品,儘管產品很醜陋,運行不穩定,但它是可用的,可以解決主要問題的,然後你把產品儘快提交給客戶試用,客戶使用後會給你提交反饋,你根據客戶反饋儘快的完善產品,這種方式比任何套路或商業計劃書都有效,對軟弱無力的初創企業而言,任何宏大的商業計劃或戰略都是無謂的扯淡。

創業不是科學,是遵循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的量子力學

很多創業培訓,企業家培訓,以及層出不窮各種‘工商管理’,’MBA’,’EMBA’,幾乎都是脫離實際的空談。施拉姆教授認為這些培訓的重大缺陷在於,試圖用一種固定不變的流程方案去應對千變萬化的市場環境,這就像在數學上搞出一個“萬能公式”,不管你面對怎樣的題目,你把條件代入“萬能公式”就可以得出結論。此類培訓大多基於以往企業的成功經驗,但是如今的市場環境跟以前大相徑庭,而這類培訓並不能與時俱進的研究當下市場環境,並研究足夠多的初創企業樣本,從這些樣本中研究出當下市場條件的創業方案,他們始終拿老黃曆來指導新時代,這種刻舟求劍的辦法註定是行不通的。

要想對某個領域提出一套可行方案,你必須深入該領域長期跟蹤並收集數據。要研究創業,你就必須長期跟蹤足夠多的初創企業,細心觀察並收集足夠多的研究數據。問題在於這種長期跟蹤數據根本無法收集,沒有人會在你們公司創業之初就定期過來考察你們都在做什麼,而且企業家自己也不會做什麼忠實記錄。

結果就是,所謂的創業研究得到的全是一些名人軼事。這些故事往往不準確,而且還存在各種誇張扭曲。例如喬布斯性格如何暴躁混蛋,比爾蓋茨如何年紀輕輕就英明果斷,FaceBook如何不忘初心,這些說法根本不靠譜,商學院教授無法像生物學家研究動物群落那樣研究企業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商學院教授無法實地考察研究就得出一系列結論,那不就是誇誇其談嗎。

創業研究或培訓存在一個嚴重偏誤就是‘倖存者偏差’。各種研究案例往往只關注成功的企業家怎麼做,很難把這些做法跟失敗的企業家做對比,因為失敗者都已經消失了。同樣一個做法,例如堅持自身特色,不管消費者想要什麼,這招對喬布斯好使,可是很多學喬布斯做法的公司都死了,如果把這種套路交給學員,那麼他們創業時,大概率是死路一條。

創業不是科學,是遵循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的量子力學

施拉姆在論文中還提出一個問題是,創業者是否需要一個好的“商業計劃書”。學院派最擅長的是教你如何寫出花花綠綠非常炫酷的創業計劃書,而且有些風險投資人很吃這套,因為你的商業計劃書過於簡陋,在視覺上沒有足夠的衝擊力,那麼投資人就覺得你考慮不周全,於是不肯把錢給你。對創業實幹派而言,他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他們都是先幹再說,你看那些做實事的商業大佬,像馬雲,馬化騰,任正非,宗慶後等,無不雷厲風行,他們都是儘快弄出一個基本產品,放到市場看客戶反應如何,他們奉行“有棗沒棗摟一杆子再說”,客戶用了產品後,可能不滿意,提了一大堆意見,那我再慢慢改,生產和銷售過程中有很多問題是事先根本無法想象的,此時我遇水搭橋,見招拆招就是。

學院派喜歡“頂層設計”,實幹派喜歡“摸著石頭過河”。本質上學院派喜歡擺姿勢然後通過表演贏得掌聲,實幹派則直接動手,他要的是實實在在的結果,不是虛無縹緲的掌聲。施拉姆是學院派裡的人,但他更傾向實幹派的做法,因為他見過太多華而不實的商業計劃書。

在施拉姆看來,現在很多“創業大賽”與跑男那種綜藝節目差不多。比賽就是看誰計劃書寫得好,PPT漂亮,就給誰獎金,這些比賽的優勝者很少有人真的去創辦公司。施拉姆遇到一個商業學院的學生,參加了三個“創業大賽”,贏得十幾萬獎金,外加免費讀MBA機會,結果問他要創辦什麼公司啊?他的回答是:我最多辦一個教人怎麼寫商業計劃書的公司。

施拉姆考察發現,很多偉大的公司,例如google,蘋果,IBM,通用電氣,迪斯尼,寶潔,沃爾瑪等,創業時根本沒有計劃書。偉大的公司是自底向上生長出來,而不可能自頂向下設計出來,他們都是走一步算一步,不斷試錯和不斷迭代出來,是從暴風雨中歷練出來,這種忍受命運群毆過來的創業者怎麼可能是那些文縐縐的MBA們學的了的。

創業最需要的一個信息是,消費者對你的反應,這一點什麼計劃也預測不了。想創業就不要坐在教室裡搞些華而不實,紙上談兵的計劃,而是趕緊把產品推向市場,在實踐中摸索,這個哲學有個名字叫‘現象學’,現用現學,學著學著就像了。你不難發現,那些成功的企業家都是“社會人”,他們或許有很多“江湖氣”,但絕不會有學院派那種迂腐味。

美國有個連續創業者叫泰德.法恩斯沃斯,創辦了電影院包月套票服務”MoviePass”。他提出一個關於創業的洞見是:第一,我的產品有沒有客戶;第二,客戶原意出多少錢。這兩個問題你需要不停的問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反覆修改答案,你不需要花三個月準備計劃書,進而失去試錯的寶貴時間。

人們創業往往有三個理由。一“我想創業”,有人創業主要是不想打工,他想自己說了算;二,“我懂創業”,有人覺得自己有商業天賦,我這麼懂商業的人不創辦一個公司就浪費了人才;學院派那些套路就是為了妝點這兩種理由。第三個理由是”我有一個東西要賣“,只有這個理由才是對的,實幹派正是衝著這個去的!

如此我大膽的得出一個結論,那些搞NBA或ENBA的大多都是不幹實事的表演家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