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道德经》第五十章:元精是人体的德一能量——脱离生死的根基

《道德经》第五十章:元精是人体的德一能量——脱离生死的根基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白雪乾金飞琼苑,黄芽坤土发玉园。” 今天继续跟韩金英老师学习《道德经》第四十九章,本章阐述摄生者如何出生入死,打破阴阳二的生死局限,如何去阴留阳,成为纯阳之人,自然无生死制约。

《道德经》第五十章:元精是人体的德一能量——脱离生死的根基

第五十章 贵生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避 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道德经》第五十章:元精是人体的德一能量——脱离生死的根基

这一章讲外其身形,求身外之真身,无生也无死。生死一阴一阳盈虚消长,进退存亡,如昼夜运行不息。凡有生必死,生者死之门,死者生之户,生之徒十有三。出生入死,出的是什么生,入的是什么死?出离有心之生,进入无心之死,生死指的是心。如果你的后天意识心还活跃,你的生命的元精就被消耗,叫“生者死之门”。如果你的后天意识心消失,完全用元神当家,元神是与德一在一起的,你的元精人体的德一能量就会生生不息,叫“死者生之户”。

《道德经》第五十章:元精是人体的德一能量——脱离生死的根基

三生万物,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生也因为三,死也因为三。遇阳气而生者十有三,遇阴气而死者十有三。有阴阳就有生死,只有返本从生万物的三回到阴阳二再返还到德一,才是绝死地。归一离三,不受阴阳制约就可以无声无死。“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人纵情肆欲,竭精耗神,总是把生命置放在有心、有为上,因此就时时刻刻在走向死地。

《道德经》第五十章:元精是人体的德一能量——脱离生死的根基

生生者,生一气之真,忘其生,即忘其死,不待穿凿,归于自然。三个十之有三,三三之数,老阳之体,去九而归一,乾卦纯阳之体。九指阳,指金,阳金之数,返而归一,叫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用有为的方法求长生,妄作九转之行功,不能归一,而返闭阳金。凡落于有为,必然伤生就死。什么原因?生生之厚,求生之心切,以有为意识心的参与,反而更耗费元精,死得更快。民指气,气生则生,气动则地见,气见阳金生,金生而动,动则九数纯纯而返一,不厚生而生金矣。没有意识参与,纯元神运作,才能生金。

《道德经》第五十章:元精是人体的德一能量——脱离生死的根基

盖闻善养生者,忘其生亦忘其死,俱从无心无意中而长生。有心则铅耗,元精能量损耗,有意则汞竭,元神能量枯竭,铅耗汞竭则死矣。因有为求生反死。“善摄生者,陵行不避兕虎”,真龙真虎见,有为之兕虎则不遇,因其无心也。军指性。入于性,则不避兵戈。兵戈指刀圭,己土、戊土。性定真心见,二土自然归中,哪里用有为,连身也忘了。

《道德经》第五十章:元精是人体的德一能量——脱离生死的根基

身心忘,天地自然交泰,兕无所以投其角,虎无所以措其爪,兵无所以容其刃,因其忘我忘形,凝神定性,气和而得命,人体内天地清静。返于虚,归于空,神灵气息,惟有存性。兕虎兵戈,安能得害?没有死地,因为不入于术而常虚。有术必死,无术必生,修道者不能行术。圣人炼性立命,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日月随我幹旋,风雷仁其驱使。猛兽、兵器怎能伤害无形?只有无形者能制有形,有形怎会制约无形?

《道德经》第五十章:元精是人体的德一能量——脱离生死的根基

我们每个人身国当中,就是一个生死的培养场,随时随地在产生着形形色色的生与死。心念的起与灭,是生与死;情欲的起与消,是生与死;身根的起与缩,是生与死;阴阳和合中同样存在着出则生,入则死。先天精与后天精的转化,精化牵动气功和神动,心神动又引起气动和精动,精动又泄真气与损耗心神,其中所出现的出生入死几人知啊!先天与后天之间的出生入死,精气神三宝本身的出生入死,它们这种相互之间的出生入死,它们每一环节的出生入死,都是人类最常见的“百姓日用却不知”。虽在生命活动中历尽了出生入死之常,频繁地在导演着、表演着出生入死,却浑然不知。

《道德经》第五十章:元精是人体的德一能量——脱离生死的根基

一个念头的生灭,你无法阻止它,但是可以做到不提供死地。元神为阳,后天意识心的识神为阴。关掉了意识心,阴阳二把阴拿掉了,就剩下一个阳,就绝了死地。道的上面是不自生的、无生的、不生不灭的。回归德一,跳出阴阳二的制约,就是断了生。进入无极,沐浴先天无为的至道和淳厚的德一能量,性体与命体才能脱生离死。

《道德经》第五十章:元精是人体的德一能量——脱离生死的根基

生死对不修道的人来说是大事。元神得不到最低的元气能量支持时,就会离开肉体,就是一般人的死。元神在头顶泥丸宫,俗人的元神一动就不妙,就是告别人世。而真人则是利用有限的人生提供的物质元精能量,将元神锻炼得可以自由出入肉体。大功告成,这个肉胎不再需要了,才从夬卦到乾卦,阳神出窍,聚则成形,散则成气。

《道德经》第五十章:元精是人体的德一能量——脱离生死的根基

吕洞宾是唐朝末年人,到明末还有人记载他亲子传道给张三丰。这些神仙、真人就是善摄生者。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你看观世音骑龙骑虎,说得就是道高德重。我们能虚静守身,开玄关沐浴先天一炁,养虚神是人生最大的意义。如此就可以自由掌控生死,十分之一的人可以进入不生不死的永生,每个人都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