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11支球隊退出,天津天海0元轉讓,中國足球的錢呢?

由於疫情的影響,國內三級職業足球聯賽目前全部暫停,何時開賽還是未知數。與疫情相比,2020年的中國職業足球聯賽面臨的更大難題是多傢俱樂部退出。中甲、中乙兩級職業聯賽已經有多達11傢俱樂部正式宣佈退出,還有幾家中甲、中乙俱樂部則面臨“疑似解散”甚至遼足這樣的老牌球隊和中超天海也命懸一線。職業俱樂部的興衰本是常事,但如此多的俱樂部同時退出確實非常罕見的。

11支球隊退出,天津天海0元轉讓,中國足球的錢呢?

職業足球的基礎是中小俱樂部,在目前中國足球的三級職業聯賽中,中超16隊、中甲16隊、中乙32隊。中國足協的聯賽治理規劃中,未來5年三級聯賽都要擴軍,即到2025年中超擴軍至18隊、中甲擴軍至20隊、中乙擴軍至48隊。但面對這一地雞毛的現狀,中國足協還有信心麼?

11支球隊退出,天津天海0元轉讓,中國足球的錢呢?

說到底,目前中國足球的窘境都是沒錢惹得禍!在2019年的轉會市場上各支俱樂部總花費突破1億歐元,上海上港創下新的轉會費記錄的中國足球怎麼突然就沒錢了呢?

11支球隊退出,天津天海0元轉讓,中國足球的錢呢?

2019年夏季轉會費排名

中國足球俱樂部長期處於虧損,俱樂部收緊銀根。

當然這個問題並不是中國足球特有的現象,根據歐足聯官方統計,每年有接近60%的職業足球俱樂部處於虧損之中。中國足球更加嚴重,幾乎所有的球隊都在虧損,中超霸主恆大虧損超10億!

資本都是逐利的,在俱樂部經營上得不到任何回報的投資人為什麼還投資足球呢?這個背後的原因更值得深思。

值得學習的目標就在我們的近鄰日本:40支J聯賽球隊當中,僅有8支球隊輕微虧損,並且沒有任何一支球隊出現連續3年虧損的狀況。

投資人沒有話語權。

縱覽世界職業足壇,負責經營職業體育賽事的幾乎都是專門的商業集團,是高度市場化、商業化的職業聯盟。比如我們熟悉的NBA、英超、德甲、西甲都是如此,權責利分明—既然是投資人在花錢投入,那麼聯賽的運營權、推廣權等,理應要讓真金白銀投入的投資人有更多話語權,必須要讓代表俱樂部利益的職業聯盟得到獨立運營的權利。

而中國足協的很多決策和政策常常都是象徵性的討論甚至直接就是紅頭文件通知。如此對待合作伙伴和投資人,投資

中國資本向海外輸出,分流了部分資金

從2014年年開始,中國資本開始逐步進軍海外市場。到如今已經收購了英超沃特福德狼隊、阿斯頓維拉隊,意甲國際米蘭等等重量級球隊,還控股了一些比如荷蘭海牙這樣的小型球會。

11支球隊退出,天津天海0元轉讓,中國足球的錢呢?

2017年的資料圖

曾經投資中國足球3年而後轉向英超南安普頓的鏡湖資本創始人吳幽曾說過“中國足球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在那之前,投資中國足球,並不是最佳選擇。”中國足球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恐怕足協沒有人跟他溝通過吧?

如何才能吸引投資,讓每一分錢都有去向和產出,這個問題不單單是紅十字會需要面對的,中國足協也要想辦法解決。但願這次資本的冬天是中國職業聯賽寒冬的終點,也能成為希望的起點!

11支球隊退出,天津天海0元轉讓,中國足球的錢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