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最终我们都会活成自己讨厌的模样”,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张一二


其实,

并非我们活成了最终自己讨厌的样子,

而是,

我们慢慢活成了自己舒服的样子。


因为,人的本能,都是能够更多地探求生命的内涵和外延...


我们可以试着,换一个方式来提问:

①、3岁的你,喜欢玩泥巴,现在还喜欢吗?

②、6岁的你,喜欢奥特曼,现在还喜欢吗?

④、12岁时,喜欢隔壁桌的ta,现在还喜欢吗?

...


或许,现在你明白了一些,喜欢与讨厌,是非常的主观的。而我们的主观意识,是受环境/物质影响的,也就是所谓的物质决定意识。


世间万物,只有变化,是不变的。


或许你曾经,坚定的认为,自己只喜欢诺基亚手机,实体键盘的敲击感,的确让人欲罢不能,但苹果4s来了。然后你发现虚拟键盘原来这么好用。同样,当年固执的Iphone,也不曾想,不愿推出大屏手机(相比较其它品牌,iPhone大屏推出较晚),但你看看现在,max都出来了。我们能说iPhone活成了自己,活成了大家讨厌的样子吗?它的市值,可摆在那了。


所以,与其说“最终我们都会活成自己讨厌的模样”
不如说,“最终,我们舍弃了自己讨厌的样子,只是曾经误以为是喜欢”


套用

《我的前半生》中,唐晶一针见血地指出她闺蜜(罗子君)婚姻失败的原因:两个人在一起,进步快的那个人总会甩掉那个原地踏步的人,因为人的本能,都是希望能够更多地探求生命的内涵和外延。


那么

现在进步比较快的自己,只是甩掉了那个原地踏步、曾经的自己而已。


祝好。


村长维安vlog


虽然我还没正式的进入社会,但这句话我有自己的理解。小的时候,我们肯定有一些心中的榜样,梦想能过上他们一样的生活和状态,或者我们都说将来要成为什么什么家的,但随着慢慢的长大,渐渐的发现生活永远不是一个人的事,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很多,父母,家庭,孩子等等,生活远没有想象中的简单,而是充满了变数与无常。生活迫使我们要去选择一些我们不喜欢的工作,不喜欢的东西等等,渐渐的我们也就向生活妥协了,活成了另外一种样子。我想每个人从小的生活必定都是自由的,只是后来我们被迫要去与不喜欢的人应酬,交流,这其中可能会有巴结,奉承,说一些套话等等,这是自己讨厌的。你这情况有点儿自暴自弃的感觉。


欲何如



浪淘沙1785


可能是因为自己太讨厌那种人,总会不自觉的去关注,关注的多了就发现对方有些事处理的比自己好,如果自己也跟对方处理方式一样呢?慢慢的去学习对方的处理方式,时间长了就会偏向对方,也就成了自己讨厌的人了。没必要纠结太多,如果自己都讨厌自己了,还指望谁喜欢自己呢


雅痞v


我们最终都活成了自己讨厌的那一类人。

社会就是一个大染缸,以前的你比现在的你更纯真,未受侵染,满脑子天真的想法,眼睛里只有黑白两色。

你觉得社会无节操,尔虞我诈,虚伪,价值观扭曲…………后来你在时间的冲刷下,自我世界与外界的边界不断模糊,三观开始符合外界的标准。学到了“处世之道”,开始有了灰色地带。哪里不仅是容纳他人的地方,也是容纳自己所作所为的地方。

现在你吃炒田鸡,不会说这个东西吃害虫不能吃,换了以前就是罪大恶极之事。不是你变得罪大恶极了,是你知道现在有农药除虫不用田鸡,也有人工养殖肉蛙,在一定限度内,人类是可以控制并改变食物链的,大家都吃你不吃你是异类!

以前你恶心那些人际关系能处理好的人,你觉得他们就是马屁精,会巴结人,你觉得他们很虚伪,自己才不要那样。可慢慢你才明白,这是社会生存法则,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副面具,不是虚伪,只是为了生活!

以前你觉得爱一个人就要负责,或者有人对你好就不可辜负。可没想到你却是被背叛哭得撕心裂肺,痛苦万分的那一个。慢慢你也开始渣了,再也不愿意做个卑微的舔狗来作践自己,你想要洒脱!

。。。。。。。

所以说,我们终究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不然,只是你为了想要的东西适应了这个世界。





卿大爺


第一,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在探讨什么东西?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我们讨论它有什么意义?


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关于人们对教育和成长的探讨。


它出现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在这方面出了某些问题,人们对现状感到很失望。


讨论它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认识到哪里出了问题,以便做出最好的选择。


教育的目的不是将人培养成某个特定的产品,而是让你学会独立的判断与思考,成长为真实的、完美的自己。


完成了,就是好的教育,也是一件好事,反之亦然。


你若是变成了你所讨厌的人,不论这是怎样的人,都不是你认为的真实的、完美的自己,与真正教育的目的也相违背。


第二,我将从现在的教育现状来分析一下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我们是如何变成自己讨厌的人。


我们的教育注重知识,而忽略智慧。


我们教育我们的孩子思考什么,而不是如何思考。


当我们向我们的孩子传递知识,我们是在告诉他们去思考什么。


也就是说,我们正在对我们的孩子说他们应该知道些什么,我们希望他们明白什么是真相。


这样就将人培养成了某种特定的产品。


当我们向我们的孩子传授智慧,我们不会告诉他们去认识什么,或者真相是什么,而是告诉他们如何找到他们自己的真相。


这样才能让他们成为真实的、完整的自己。


具体举例说,我们的学校高度重视知识,极少关注智慧。


许多父母认为各种有关批判式思考、问题解决和逻辑的课程是有害的。他们希望课程表不要安排这些课。


如果这些父母想要保护他们的生活方式,这种做法倒也无可厚非。


因为孩子若是得到允许去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他们非常有可能会放弃父辈的道德伦理和整个生活方式。


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创建了一套教育系统,着重于培养儿童的记忆力,而不是能力。


我们教导儿童记出各种事实与谎言(每个社会都传的关于自身的谎言),而不是让他们有能力去发现和创造他们自己的真相。


有些培训班倒是注重开发儿童的能力和技巧,而非记忆力。


可是有人认为这样的培训班很荒唐,因为他们自以为知道儿童需要学习什么知识。


然而我们对后代的教育已经将我们的世界引向无知,而不是让我们世界远离无知。


我们社会上大多数人甚至不希望他们的孩子认识各种关于生活的基本事实。


假如学校开始教孩子认识人类的生理机制,人们就会抓狂。


现在你们认为不应该告诉孩子生命是如何诞生的,男女有什么不同。



当然如果我们是站在某个特定的立场上,告诉他们这些,那就另当别论。那样话就可以对他们说。


但只是告诉他们事实,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做决定?我们死活都不肯。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失去独立批判性思考的孩子们该怎么办?他们别无选择,只好效仿它。


没有别的路可走时,他们便成为了它。他们这么做是错了,然而从来没有人教他们别的做法。


他们不允许批判分析长辈的作为。


他们只被允许记住长辈做过的事。


凡是你们记住的,你们就会将其供奉起来,视其为神圣不可侵犯。于是,我们终将成为这样讨厌的人。


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


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幸生


每一个普通人都在成为自己讨厌的人的路上:

1、小学阶段,我们讨厌大点的孩子,总是瞧不起小的。默默的想着:有什么了不起,辣鸡!

后来,自己长大后,觉得一二年级的都是小毛孩,打心里鄙视他们

2、中学阶段,讨厌那些为了父母老师赞赏,和遥遥无期的未来起早贪黑学习的人,处处和自己作对。默默给他们几个字:死读书的傻子!

后来,顿时醒悟,熬夜学习,废寝忘食,只为考个好大学

3、大学阶段,别人朋友圈大秀旅游、证书、恋爱!自己大心里讨厌他们,暗暗给他们两个字:虚伪!

后来,自己也遇到了真爱,接着就是各种秀!

4、结婚生子,你打心里看不起那些被生活所迫,找人抱团取暖,接着就是房贷,车贷,养老,育儿……心想:此生不会过得这么不堪

后来,自己漂泊累了,也选择了自己最讨厌的安定!

5、年轻时鄙视老人是消化食物的机器,什么都做不了,迂腐,落伍,讨厌至极,唠唠叨叨,为何不自食其力?

后来,自己老了,也开始抱怨儿女不孝。想做什么事都力不从心!自己也成为了一架老旧的机器,腐朽,落伍,遭人嫌弃!

事实上,1000人里面有99%个普通人,0.5%天才.0.5%白痴 ,作为大多数的普通人,难免要在固定的生活模式中踉跄前进!变成自己讨厌的人,或许是一种长大、一种成熟!





星座推特


这叫做“社会塑造人”。作为人类的个体,我们的力量渺小,不能改变世界,只能适应世界。


用户8639973894448


我做到了...自已讨厌的模样😈😈



七夕59557019


并不会,只所以活成自己讨厌的人,是因为以前懒散,努力的方向或者努力的方法错误。当别人在睡觉的时候,你也在睡觉。这是对的,但是当别人在玩王者荣耀的时候,你在努力,三五年后就会感谢自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