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革命党裁撤民军引兵变,孙中山力挺心腹陈炯明,压制大哥孙眉

辛亥革命之后,清廷倒台,南方革命阵营迎来了一个很现实、很棘手的问题:裁撤民军的问题。


革命党裁撤民军引兵变,孙中山力挺心腹陈炯明,压制大哥孙眉


在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中,各地秘密会党、民军揭竿而起,风起云涌,而清廷倒台如此容易,这些会党、民军顿时也无所适从,原先他们之中的许多人都是生活无所着落的底层百姓,其中不少甚至是江湖绿林人士,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如何解散这些数额庞大的会党、民军,是个足够让人头疼的问题。

其中,孙中山的心腹陈炯明,在广东采取了雷厉风行,甚至是暴力的手段裁撤会党和民军,并因此闹出了问题。担心被裁撤的会党、民军首领们,找了孙中山的哥哥孙眉(孙眉和他们私交较好),民军们希望孙眉能借助他弟弟孙中山的影响,取代陈炯明,当上广东的督军,进而孙眉可以关照民军,民军们才可能逃避被裁撤的命运。当时的民军,打的是这个算盘。

当时的事件亲历者胡汉民,是这样回顾此事的:


革命党裁撤民军引兵变,孙中山力挺心腹陈炯明,压制大哥孙眉

……我离开广东之后,民军石锦泉等人越来越不听指挥,陈炯明派魏邦平去把他给杀了,这样一来,王和顺、关仁甫、杨万夫等民军人士唇亡齿寒,感到害怕,他们于是说服了孙眉,孙眉于是带上黄仕龙等一帮人来了南京。

我看他(孙眉)说话的语气,无非就是为那些不听指挥的民军人士(如王和顺等)说话,孙中山先生一向知道王和顺这些人的为人,于是他当场对他的兄长孙眉说:不要被王和顺这种人利用。当时的民军拥戴孙眉的电报纷纷发到南京,孙中山先生回复各界:我的哥哥不能担当广东都督的大任,不要让他误了广东的大局。于是,孙眉怏怏不乐地走了。果然,事后,王和顺、关仁甫就和陈炯明打了起来……

同盟会老革命冯自由,也是这样回顾此事的:

……辛亥革命广州光复之后,胡汉民、陈炯明先后出任广东都督,一部分同盟会员和华侨讨厌这两个人,于是他们推举(孙中山的哥哥)孙眉为小帮派的首领,以此来和广东的军政当局抗衡。


革命党裁撤民军引兵变,孙中山力挺心腹陈炯明,压制大哥孙眉

孙眉为人老实、被人利用,其实他只不过是一个傀儡,孙眉于是带上黄士龙等几十个失意(民军)军人去了南京,批评胡汉民、陈炯明。孙眉则找孙中山要广东都督的官职,孙中山叫他不要干涉政治……

梳理胡汉民、冯自由这两个人互相基本吻合的回忆和自述,似乎可以得出以下有趣的事实:

在清廷倒台之后,广东一些会党、民军面临着被广东都督陈炯明裁撤的命运。为了保住自己部队的地位,这些民军人士通过个人关系,说服、利用了孙中山的大哥孙眉。民军人士的算盘是:推举傀儡孙眉当广东都督,取代陈炯明,以保住民军的地位(职位和军饷)。


革命党裁撤民军引兵变,孙中山力挺心腹陈炯明,压制大哥孙眉


孙眉不知道自己被利用,去南京找了弟弟(孙中山),索要官职,并在言辞中攻击陈炯明。而陈炯明在当时,恰恰是孙中山的最得力助手之一,是孙中山麾下难得的一员猛将。

孙眉被人利用,要把陈炯明搞下台,其实就是要砍掉孙中山的一只手。孙中山不能同意兄长孙眉这样的要求,因为这与自己的政治工作相冲突。孙中山于是对外界公布:拒绝孙眉出任广东都督一职。在清廷倒台之后,各地裁撤会党民军的问题,波及到了孙中山、孙眉的兄弟关系,这只是当时南方形势的一个缩影,说明了当时南方裁撤民军问题的棘手和难为。自古以来,毁人饭碗,都不是一件容易办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