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20年,全国第一个限价放松的城市,来了

2020年,全国第一个限价放松的城市,来了


东莞限价放松,让我想起了一句广告词:


温和不刺激。


1


3月4日,东莞发布了“限价调整”的政策:


2020年,全国第一个限价放松的城市,来了


大家最关注有5点:


1、价格申报,直接向市住建局申报;

2、一房一价明码标价,不得加价销售;

3、成交价不得高于申报价,也不得低于申报价的90%;

4、再次申报时,调高幅度不超过5%,调低幅度不限;

5、交付标准上相一致,不允许合同。


除了1/2/5属于常规政策外,最受市场关注的是3/4两条政策。


2020年,东莞是第一个涉及到备案价调整的城市。


19年的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非常两极的分化态势,一二线与三四线,涨势凶猛的城市跟跌不到底的城市,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旱的旱死:马鞍山、赣县发布了止跌令;

涝的涝死:苏州、大连出台了5%的限涨令。


这一次,东莞采取了最平衡的一种手段:


最高涨幅5%,跌幅不限制。


2


如何解读“3/4”政策?


这里牵扯到两个阶段,以项目取得预售180天为界限:


180天内,属于第一阶段:

180天外,属于第二阶段。


1、第一阶段:成交价不得高于申报价,也不得低于申报价的90%;


东莞之前的政策是,“房价不能高于当地镇街前6个月同类型均价的10%”,现在“不再限制具体的涨幅了,放松了。”但是,180天仍然有限制。


项目的实际成交价,只能介于(9折申报价-申报价)之间。


2、第二阶段:再次申报时,调高幅度不超过5%,调低幅度不限;


针对“未售出房源”。


也就是说,取消之前“备案后不能涨价”,同一套房,半年后最高可涨5%,跌幅不限。


因此,对于很多项目而言,第一次申报价格就显得很重要,价格不会很高,因为下一次最多涨5%。同时,半年后的价格报备,可涨(最多5%)可跌(不限)。


除此以外,你还能品到其他含义:


在这个备案价平衡术中,也能看出东莞对于半年的市场期:


谨慎乐观。现在是3月,6个月的价格稳定期,至少要到10月。


2020年,东莞的账面涨幅,很有可能锁定在10%左右。


当然了,这是账面涨幅,实际涨幅,你懂的。


3


解读“东莞随便降”,都是SB。


拜托,东莞不是三四线,哪怕是19年,你见过全国哪个城市随便降价?没有,更不要说抱住深圳大腿的东莞。


1、东莞市场非常坚挺。


2月,东莞跌成狗,新房、二手房跌了9成。


但是没关系啊,疫情这只黑天鹅,对全国都造成了冲击,2月不能代表基本盘。


19年的东莞市场,土拍收入从240亿增到304亿,楼面价从1万变成1万4,长安、虎门、松山湖、凤岗等多个片区,全都涨了一波:


2020年,全国第一个限价放松的城市,来了


长安攀升到3万;虎门也在2-3万之间;凤岗四季花城的备案价超过3万。一周前长安新区某盘开盘,一个小时卖出了6个亿,单价甚至超过32500。3万2什么概念?郑州北龙湖。


松山湖,楼面价28000、华为拿地、新房二手极为稀缺,万科天空之城从3万涨到3万-3万5,碧桂园天钻从年初的2万3涨到2万7,二手房涨幅甚至超过20%。更重要的是,松山湖楼盘极少,挂着松山湖名义的楼盘超过40个,其实都不在松山湖。


2、东莞市场复苏非常快。


1、2月最后6天的成交,是整个2月的70%。

2、网签量上涨,仍反映楼市在慢慢复苏。

3、类似卓越弥敦道等个别楼盘上调备案价。


2020年,全国第一个限价放松的城市,来了


再联系到这次的东莞新政,5%以内的涨幅非常有限,相当于设定了涨停板,这一点没有任何异议。


至于跌幅不限,你信吗?


东莞这么坚挺的市场,哪怕碰到疫情,无非是暂停、调整,价格基本稳定,或者降一点价走量,扛一扛就过去了,用得着大降价、大促销?


最核心的是,就算项目想随便降价,比如说7折,那你先过政府这一关再说。项目可以无底线的降价,住建局会批吗?


这一点,东莞还是很自信的。


4


我很佩服东莞:


每一次的政策,都是温和不刺激。


非常灵活,力度很准。


加上这次“备案价政策”,东莞这两年针对市场的政策,大概有5个:


1、3月4日,东莞宣布:楼市限涨5%,但不限跌。


2、2月25日,东莞公积金贷款期限最长为30年,贷额度可上浮20%,本地申请二套房及异地最高可申请贷款比例为60%。


3、疫情期间,东莞对楼市没有出台政策,更多的是企业扶持,包括“助企撑企15条”、“专项再贷款”、“十六条金融措施”、“员工企业复工10条”等。


4、19年3月,东莞也将二手房个人所得税由差额的20%,改为也可按全额的2%。小幅刺激,180万的房子可省十几万。


5、东莞的限购不严。东莞的限购政策,本地两套、外地6个月-2年的社保/个税,不过本科学历仅需6个月就可以了,还是比较简单的。


东莞的很多救市政策,都很适度,既不会引起全国的过度解读,也不会引起市场的强烈反弹。


这些都是大刺激政策吗?会造成市场的强烈反弹吗?会冲击本地的产业实力吗?


不会,救市但不刺激,这才是高明之处。


反观其他城市,被捶的不再少数:


驻马店的2成首付,被省政府约谈,随后撤下政策;

建行针对“二套首付7成变3成”,深圳分行连夜撤回;

广州出台新政后,赶紧删掉有关商业类的限购内容;


降低首付,放松限购,放开公寓,这已经不再是救市,反而是赤裸裸的刺激楼市,想要重新启动新一轮的暴涨。


被捶的,都是救市变了味。


5


说回郑州。


不管是东莞的新政,还是其他城市的新政,都释放出非常强烈的市场信号:


可以救市,但要有度。


落户可以,备案价可以,土地出让金可以……


别碰限购,别碰首付比,别碰商业类……


迄今为止,郑州还未出台一个救市政策。


但是,我们已经能从一些市场的基本面中,获取到一些蛛丝马迹:


1、郑州价格很稳定。


很明显,价格非常稳定,虽然我们也看到有恒大悦龙台的降价,有正商家河家的降价,有很多项目的特价房,但是你没发现,整个市场的价格、态势,跟19年没什么区别吗?


对,不温不火。


2、基本面才是实力。


东莞为什么敢降价不限制?


因为人家自信啊!


19年的市场这么好,东莞基本面这么好,要产业有产业,有人口有人口,还临着深圳这么粗的大腿,深圳的投资客、自住客这么多,只要挺过疫情,市场会慢慢复苏,大部分的片区、大部分的楼盘,价格还是非常稳定,谁还会大幅度真降价呀?


让你降价,你还真降呀?


3、自住要下手,投资再等等。


节点才是买房的一切。


城市对不对?时间对不对?


对于自住而言,新房价格这么稳定,二手房基本上见底,想要自住的赶紧看,看完赶紧买,自住还有啥亏的。投资还是要谨慎点,80万以内可以看郑州,80万以外郑州等级不够,多看一线、准一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